面鱼是很多人记忆里的家常美味,软滑筋道的口感,配上不同的调味,总能让人胃口大开。不少人想知道面鱼怎么做形状多又好吃,其实只要掌握好面团的基础处理和形状塑造的小技巧,在家就能做出花样繁多又美味的面鱼。咱在家做面鱼,不用太复杂的工具,常见的食材和简单的手法,就能让普通的面鱼变得既好看又好吃。
首先得从面团说起,这是面鱼好吃的基础。做面鱼一般用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,要是想让口感更筋道些,可以加一点点盐。面粉倒在盆里,中间扒个小窝,慢慢往里加温水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形成絮状。这里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,不然面粉容易烫熟,揉出来的面团就不光滑了;水温也不能太低,否则面团不容易起筋。搅拌成絮状后,就可以下手揉面了,揉面的时候得有耐心,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,像婴儿的皮肤那样就差不多了。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醒发20到30分钟,醒面的时间不能太短,不然面团没松弛开,后续塑形的时候容易回缩,形状就不好看了。
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再揉几下排气,然后就可以开始做各种形状的面鱼了。想要形状多,就得琢磨不同的手法。最常见的柳叶状面鱼,做法很简单,把面团搓成长条,切成小剂子,每个剂子用手掌搓圆,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剂子的两端,往中间稍微用力,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在剂子中间按一下,慢慢向外推,就能做出两头尖中间宽的柳叶形,边缘还可以用手指捏出一点点纹路,看起来更精致。要是喜欢元宝形状的,就把小剂子搓成椭圆形,然后从中间对折,边缘捏紧,再把两个角稍微向外捏一下,一个小巧的元宝面鱼就做好了,煮在汤里像一个个小元宝,寓意也好。
还有麻花状的面鱼,做法也不复杂。把面团搓成细细的长条,然后像拧麻花一样把长条拧起来,再用手把两端捏紧,防止煮的时候散开。这种麻花面鱼因为表面有纹路,煮的时候更容易挂上汤汁,吃起来更入味。贝壳状的面鱼也很有意思,把小剂子擀成薄薄的圆形,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在边缘捏出贝壳的纹路,中间再用牙签压一道线,活灵活现的贝壳面鱼就成型了。要是家里有梳子,还可以用梳子压出花纹,把小剂子搓成短条,用梳子的齿在上面压出一道道横纹,看起来像小鱼的鳞片,煮出来也很有特色。这些形状做法都不复杂,多试几次就能熟练掌握,这样面鱼怎么做形状多又好吃的问题,在塑形这一步就解决了大半。
面鱼的形状做好了,煮制和调味也很关键,这直接影响到它的口感和味道。煮面鱼的时候,水要烧开,然后把做好的面鱼逐个下锅,下锅后要用勺子轻轻搅动一下,防止面鱼粘在一起。等面鱼浮起来之后,再煮个一两分钟就差不多熟了,煮的时间不能太长,不然面鱼会煮烂,口感就不好了。煮好的面鱼可以捞出来过一下凉水,这样口感会更爽滑筋道,尤其是在做凉拌面鱼的时候,过凉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
调味方面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搭配。喜欢清淡口味的,可以做清汤面鱼,锅里烧点水,放几片姜片、葱花,加点盐和少许香油,然后把煮好的面鱼放进去,撒上香菜末,一碗清淡鲜美的清汤面鱼就做好了,适合老人和小孩吃。要是喜欢浓郁口味的,那就可以做番茄鸡蛋面鱼或者肉末面鱼。番茄鸡蛋面鱼的话,先把番茄炒出汁,加适量水烧开,放入煮好的面鱼,再倒入打散的鸡蛋液,等鸡蛋凝固后,加盐、少许生抽和葱花调味,酸甜可口,特别开胃。肉末面鱼则是先把肉末炒香,加葱姜末、豆瓣酱炒出香味,再加水烧开,放入面鱼煮一会儿,最后勾芡收汁,撒上葱花,酱香浓郁,配着米饭吃也很下饭。
另外,面鱼还可以做成凉拌的,夏天吃特别爽口。把煮好的面鱼过凉水后沥干水分,加入蒜末、辣椒油、香醋、生抽、盐、糖和香菜段,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,酸辣开胃,是夏日餐桌上的一道好凉菜。不管是哪种调味方式,都要注意味道的均衡,不要太咸或太淡,让面鱼本身的香味和调料的香味融合在一起。其实面鱼怎么做形状多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个步骤,从面团的制作到形状的塑造,再到最后的煮制和调味,每一步都多花点心思,就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美味面鱼。
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,端上一盘形状各异的面鱼,既能体现主人的用心,又能让客人尝到不一样的家常味道。而且做面鱼的过程也很有趣,要是家里有孩子,还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塑形,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还能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。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各种形状的面鱼,煮好后端上桌,一家人吃得开心,那种满足感是买现成的面鱼无法比拟的。所以,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,你也能轻松做出形状多又好吃的面鱼,让这道家常美味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