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,千层饼总算是个受欢迎的主食,刚烙好的饼端上桌,轻轻一掰就能看到层层分明的组织,咬一口软乎乎的,还带着淡淡的麦香和油香,不管是配粥还是就着炒菜吃,都特别下饭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在家做千层饼,要么烙出来硬邦邦的,要么层次不明显,吃起来口感差了一大截。其实想做出软又好吃的千层饼,不用什么复杂的工具,关键是把每一个步骤里的小细节做到位,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说说家常千层饼的做法,照着这些方法做,保证你也能做出外香里软、层次丰富的千层饼。
首先得从食材选起,做千层饼的面粉可不是随便拿一种就行。咱们平时做馒头包子用的中筋面粉就特别合适,这种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既不会像高筋面粉那样烙出来太有嚼劲,也不会像低筋面粉那样没筋道容易散。要是家里只有高筋面粉,也可以加一点玉米淀粉进去,按照4:1的比例混合,就能降低面粉的筋度,让饼更软。然后是水,和面的时候一定要用温水,水温大概在35到40度之间,就是摸着手不烫的程度。温水能更好地激活面粉里的蛋白质,让面团形成柔软的面筋网络,这样和出来的面团才会软和有韧性。另外,和面的时候加点盐和白糖也很有必要,盐能增加面团的筋性,让饼的口感更扎实,白糖则可以促进酵母发酵(如果用酵母的话),还能让饼带有一点淡淡的甜味,提升整体的风味。
和面的技巧直接影响着千层饼的软度。取适量中筋面粉放在盆里,中间挖个小洞,倒入准备好的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,然后下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絮都揉在一起,直到面团表面变得光滑细腻,不粘手也不粘盆。揉好的面团不能马上用,得醒面,这一步可千万不能省。把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面30分钟到1个小时,具体时间要看室温,夏天温度高醒30分钟就行,冬天冷的话可能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久。醒面的目的是让面团里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,这样后续擀面的时候面团才不容易回缩,擀出来的饼皮也更软。醒好的面团用手按压一下,会感觉特别有弹性,而且按压下去的坑能慢慢回弹,这就说明醒面成功了。
擀面和抹油撒料是做出千层饼层次和软度的关键步骤。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案板上撒点干面粉防粘,把面团揉匀后擀成一个又大又薄的长方形饼皮,尽量擀得薄一些,这样后续折叠出来的层次才会更多更均匀。擀好饼皮后,在表面均匀地刷一层食用油,油的量要适中,不能太少,太少的话层次容易粘在一起,也不能太多,太多了烙的时候会出油太多,吃起来腻。刷完油后,再撒上适量的盐,如果喜欢吃葱花味的,还可以撒上切碎的葱花,葱花要撒均匀,这样每一口都能吃到葱香。然后从饼皮的一端开始慢慢卷起来,卷的时候要卷得紧实一些,把油和调料都卷在里面,卷成一个长条状。卷好后,用刀把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,每一段的长度根据自己想要的饼的大小来定,一般切成10厘米左右的段就行。
切好的面段处理一下,就能变成饼坯了。取一个面段,用手把两端捏紧,防止里面的油漏出来,然后把面段竖起来,用手掌轻轻按压一下,再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圆形的饼坯,擀的时候力度要均匀,不要太用力,以免把层次擀破,饼坯的厚度大概在0.5厘米左右就可以。全部擀好后,把饼坯放在一旁,盖上湿布再醒10分钟,这二次醒面能让饼坯在烙制的时候更好地蓬松起来,口感也会更软。接下来就是烙饼了,平底锅烧热后,刷一层薄油,把醒好的饼坯放进去,用中小火烙制。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,等饼的一面烙到金黄变色后,翻面再烙另一面,翻面的时候可以在饼的表面再刷一层薄油,这样烙出来的饼外皮会更香脆,里面更软嫩。如果饼比较厚,烙的时候可以盖上锅盖,这样能让饼的内部更快熟透,还能保持水分,避免饼变干变硬。等到两面都烙成金黄色,用铲子按压饼的表面,感觉有弹性,就说明饼已经熟了。
很多人烙千层饼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,就是火候控制不好,要么火太大,饼的外皮很快就糊了,里面却还没熟;要么火太小,烙出来的饼干巴巴的,没有香味。所以中小火是最适合的,既能保证饼慢慢熟透,又能让外皮形成金黄香脆的口感。另外,烙饼的时候不要频繁翻面,翻一次面就够了,频繁翻面会破坏饼的层次和形状,影响口感。做好的千层饼刚烙出来的时候是最好吃的,外皮带着一点焦香,里面软乎乎的,层层分明,咬一口下去,麦香、油香和葱香混合在一起,味道特别棒。要是一次做太多吃不完,可以把剩下的千层饼放在保鲜袋里密封好,放进冰箱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再用平底锅加热一下,加热的时候可以在饼的表面喷点水,这样加热后的饼依然会软乎乎的,跟刚烙好的差不多。
其实怎么做千层饼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秘诀,就是把食材选对,和面、醒面、擀面、烙制这些步骤都做好,每个小细节都注意到,就能做出美味的千层饼。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做,按照这个方法,你也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家常千层饼,不管是作为早餐、午餐还是晚餐的主食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看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自己亲手做的软乎乎的千层饼,那种满足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