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秋冬季节,不少家庭都会想着做些腊肉,留着慢慢吃。腊肉香是香,但很多人做出来总觉得太油腻,吃几口就腻得慌,好好的食材浪费了不说,还扫了吃的兴致。其实啊,腊肉怎么做才不油好吃,这里面藏着不少家常小技巧,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实在法子,照着做,保准做出来的腊肉香而不腻,越嚼越有味道。
要想腊肉不油好吃,选肉是第一步,这步选对了,后面就成功了一半。很多人觉得做腊肉就得选纯肥肉多的,觉得那样香,其实不然。太肥的肉做出来的腊肉,油脂含量太高,吃起来肯定腻。咱们得选那种肥瘦相间的肉,比如五花肉或者后臀尖,这两个部位的肉,既有适量的脂肪能保证腊肉的香味,又有足够的瘦肉提升口感,不会一咬全是油。选肉的时候还要注意,肉的新鲜度很关键,要选那种颜色鲜红、纹理清晰、摸起来有弹性的新鲜猪肉,不要选冷冻时间太长或者看起来发暗的肉,那样做出来的腊肉味道会打折扣。另外,肉的厚度也有讲究,切成大概三到五厘米厚的长条比较合适,太厚了腌制的时候味道不容易进去,太薄了晾晒的时候容易晒干晒硬,口感不好。
选好肉之后,腌制环节是让腊肉不油好吃的关键。很多人腌制腊肉只放盐,那样做出来的腊肉不仅味道单调,油脂也不容易析出。其实咱们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调料,比如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,再加点料酒和少量的糖。先把花椒、八角这些香料放到锅里炒香,炒出香味后放凉,然后和盐、糖混合均匀。接下来把切好的肉条洗干净,沥干水分,用混合好的调料均匀地涂抹在肉的表面,尤其是肉皮和肥瘦相间的地方,要多抹几遍,确保每一块肉都裹上调料。涂抹好之后,把肉放进一个大盆里,盖上盖子或者用保鲜膜封好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腌制。腌制的时间不用太长,一般三到五天就可以了,每天还要把肉翻一次面,让调料更好地渗透进去,同时也能让肉里的一些油脂自然析出,这样后续做出来的腊肉就不会那么油了。
腌制好之后,就到了晾晒和熏制的步骤,这一步也会影响腊肉的油腻程度。很多人直接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太阳底下暴晒,其实这样不对,暴晒会让肉的表面很快变干,里面的油脂却锁在里面,吃起来还是会油。正确的做法是把腌制好的肉条用绳子串起来,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,不要暴晒。风干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,一般需要七到十天,期间要注意观察肉的状态,等到肉的表面变得干燥紧实,用手摸起来没有黏腻感,就差不多了。如果喜欢吃熏腊肉,风干之后可以进行熏制。熏制的时候,不要用太肥的柴或者容易产生浓烟的材料,最好用柏树枝、橘子皮、苹果木这些,这些材料熏出来的腊肉会带有一股特殊的香味,而且不会太油腻。熏制的时候要控制好火候,保持小火慢熏,熏到腊肉表面变成金黄色就可以了,不要熏太久,不然肉会变得干硬,口感不好。
做好的腊肉,在烹饪前的处理也很重要,这一步能进一步去除多余的油脂。很多人直接把腊肉切了就炒,那样做出来的还是会油。正确的做法是把腊肉先放进温水里浸泡一到两个小时,这样可以泡出一部分盐分和表面的油脂。浸泡好之后,把腊肉放进锅里,加入足够的冷水,再放几片生姜和几段葱段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十五到二十分钟。煮过之后,腊肉里的一部分油脂会煮出来,而且肉也会变得更软嫩,吃起来就不会那么油了。煮好的腊肉捞出来沥干水分,放凉之后再切片,切片的时候可以把肉皮和一些特别肥的部分去掉,这样口感会更好。
烹饪腊肉的时候,搭配的食材也能起到解腻的作用。比如可以把腊肉和青椒、蒜苗、芹菜这些蔬菜一起炒,这些蔬菜口感清爽,味道鲜香,和腊肉搭配在一起,既能中和腊肉的油腻感,又能提升整体的香味。炒的时候不用放太多油,因为腊肉本身还会析出一些油脂,先把腊肉片放进锅里煸炒一下,炒出一部分油脂后,再把切好的蔬菜放进去一起炒,加入适量的盐和生抽调味就可以了。除了炒,腊肉还可以蒸着吃,把腊肉切片后和土豆、红薯这些根茎类蔬菜一起蒸,蔬菜会吸收腊肉的香味,而腊肉的油脂也会被蔬菜吸收一部分,吃起来香而不腻。蒸的时候可以在腊肉上面放几片荷叶或者竹叶,这样能增加一股清香,让腊肉的味道更丰富。
其实做腊肉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掌握好选肉、腌制、晾晒、处理和烹饪这几个步骤的小技巧,就能做出不油好吃的腊肉。每到过年的时候,家里摆上一盘自己做的腊肉,无论是炒菜还是蒸着吃,都是一道受欢迎的家常菜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香而不腻的腊肉,聊着家常,那种温暖的感觉,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。所以下次做腊肉的时候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相信你也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不油好吃的腊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