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馍这东西,打小就是街头巷尾最勾人的香味之一。刚出锅的炸馍外皮酥脆,咬下去咔嚓一声,内里却软乎乎的,带着面香和油香,不管是空口吃还是夹点小菜,都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。可不少人在家做炸馍时总犯愁,要么炸出来吸了一肚子油,吃着腻得慌,要么外皮不脆,内里也干巴巴的,完全没有外头卖的那股劲儿。其实想做出不喝油又好吃的炸馍,关键不在油多油少,而在做法上的几个小细节,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,用最家常的方法,做出香酥不腻的炸馍。
首先得选对馍,这是炸馍好吃的基础。很多人习惯用刚蒸好的热馒头来炸,觉得新鲜,可这样做出来的馍特别容易吸油。因为热馒头内部水分足,结构松软,下锅后油很容易渗透进去。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放凉的老面馒头,要是家里没有老面馒头,用普通的白面馒头也行,但一定要提前晾上大半天,让馒头表面稍微有点干硬,内部水分也挥发一部分。这样的馒头炸的时候不容易吸油,而且炸出来外皮更容易形成酥脆的壳。选馒头的时候还要注意,不要选那种特别松软、气孔很大的,紧实一点的馒头炸出来口感更扎实,也更耐嚼。
选好馍之后,处理馍的步骤也不能马虎。把放凉的馒头切成厚片,厚度大概在1.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,太薄了炸出来容易干,太厚了又不容易炸透。切的时候刀要快,切得平整一些,这样炸的时候受热均匀。切好的馍片不要直接下锅,这里有个小技巧能让馍片更少吸油——用厨房纸巾把馍片表面的水分轻轻吸干,然后在馍片两面都刷上一层薄薄的清水。可能有人会疑惑,刷水不是更容易吸油吗?其实不是,刷上一层薄水之后,馍片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,下锅炸的时候,水膜先受热蒸发,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油脂渗透进去,而且还能让外皮更快变脆。要是喜欢吃带点味道的,也可以在清水里加一点点盐或者花椒粉,这样馍片炸出来会带着淡淡的底味,吃起来更有层次。
接下来就是炸制的关键环节了,油温的控制直接影响炸馍的吸油量和口感。很多人炸东西的时候习惯冷油下锅,觉得这样食材不容易糊,可炸馍片一定要等油温够了再下锅。先把锅烧干,然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不用太多,能没过馍片的一半就行,因为等下还要翻面。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就可以下馍片了,怎么判断油温到了六成热呢?可以把筷子插进油里,筷子周围会冒出细小的气泡,或者扔一小块馒头碎进去,馒头碎能快速浮起来,并且表面开始冒泡,那就说明油温差不多了。下馍片的时候要一片一片地放,不要一次放太多,不然馍片会粘在一起,而且油温会突然下降,导致馍片吸油增多。
馍片下锅后,先用中小火炸1分钟左右,等底面变成金黄色,就用筷子把馍片翻面,再炸另一面。炸的时候要不时地用筷子拨动一下馍片,让它受热均匀。很多人觉得炸的时间越长越酥脆,其实不然,炸馍片的时间不用太长,总共大概2-3分钟,只要两面都变成金黄色,外皮酥脆就可以捞出来了。捞出来的时候不要直接放在盘子里,而是放在铺了厨房纸巾的盘子上,让厨房纸巾吸掉馍片表面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觉得油腻了。要是喜欢更酥脆的口感,可以等馍片稍微放凉一点后,再把油温升到八成热,把馍片放进去复炸10秒钟,复炸能让馍片表面的油脂进一步逼出来,外皮也会更脆,而且不会吸更多的油。
炸好的馍片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搭配不同的蘸料,风味更独特。最经典的就是蘸椒盐,椒盐的咸香能衬托出馍片的麦香,简单又好吃。要是喜欢酸甜口的,可以蘸番茄沙司,或者自己调一碗甜面酱,加点蒜末和葱花,抹在炸馍片上,一口下去,香、酥、咸、香,特别开胃。家里有孩子的,还可以把炸好的馍片掰成小块,和鸡蛋、蔬菜一起炒,做成炒馍花,也是一道不错的家常菜。其实不管怎么吃,只要掌握了选馍、处理馍片和控制油温这几个技巧,就能做出不喝油又好吃的炸馍。
可能有人会说,外面卖的炸馍都是用很多油泡着炸的,自己在家做能不能达到那个效果?其实完全可以,而且自己做的更健康,油也能控制得更到位。关键就是不要怕麻烦,多注意那些小细节。比如选凉馒头、刷薄水、控制好油温,这些步骤看起来简单,但每一步都影响着炸馍的最终口感。有时候在家做饭,差的就是那一点点耐心和技巧,只要多试几次,掌握了其中的门道,就能轻松做出比外面卖的还好吃的炸馍。周末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次,当金黄酥脆的炸馍端上桌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咬下一口咔嚓作响,那种满足感,是任何外卖都比不了的。
另外,炸馍剩下的油也不要浪费,可以过滤一下,用来炒菜或者做其他小吃,只要保存得当,不会影响口感。不过要注意,炸过馍片的油不要反复使用太多次,不然里面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,对健康不好。总的来说,炸馍怎么做不喝油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秘诀,就是从选料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多用心一点,用家常的方法,做出口感和健康兼具的美味。下次再想吃炸馍的时候,就别想着去外面买了,自己在家动手试试,相信你也能做出香酥不腻的炸馍,让家人吃得开心又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