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一到,家里的灶台就总想着炖点暖身的东西,羊羔腿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比起羊肉片、羊排,羊羔腿骨带着点筋肉,炖出来骨头上的肉软烂脱骨,骨髓还能吸着吃,一口下去满是鲜香味儿,连汤都能喝上两大碗。很多人觉得做羊羔腿骨麻烦,要么担心膻味去不掉,要么怕肉炖不烂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,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羊羔腿骨。
首先得把选材这一步做好,好的食材是美味的基础。选羊羔腿骨的时候,要挑那种颜色鲜红的,看起来有光泽,用手摸上去肉质紧实,没有异味的。要是能看到腿骨上带着点筋膜和少量脂肪就更好了,这样炖出来的肉会更嫩,汤也更香浓。尽量别选颜色发暗或者发灰的,那种可能不新鲜,炖出来味道容易打折扣。买的时候可以让摊主帮忙把腿骨剁成小块,这样回家处理起来方便,也能让骨头里面的鲜味更好地炖出来。
买回来的羊羔腿骨不能直接下锅,预处理很关键,这一步能去掉大部分膻味。先把羊羔腿骨放进清水里泡,泡上一两个小时,中间可以换两三次水,把骨头里的血水充分泡出来。泡好后捞出来,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进锅里,加入足量的冷水,再放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。开火煮,等水烧开后会浮起一层血沫,这些血沫就是产生膻味的主要原因之一,要用勺子把它们撇干净,撇得越彻底越好。撇完血沫后,把羊羔腿骨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一下表面残留的血沫,可别用冷水,不然肉质会变柴。
接下来就到了炖煮的环节,这一步决定了羊羔腿骨怎么做才最好吃。家里有砂锅的话最好用砂锅,砂锅保温性好,受热均匀,能让羊羔腿骨慢慢炖透,味道更浓郁。把焯好水的羊羔腿骨放进砂锅里,加入足量的开水,水量要没过骨头,再放入几片生姜、一两段大葱、一小块桂皮和一两颗八角。要是喜欢香料味重点的,还可以放一小片香叶,但别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羊肉本身的鲜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炖,盖上锅盖,炖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。炖的过程中要注意,别随便开盖,避免热气跑掉,影响炖煮的效果。如果中途实在需要加水,一定要加开水,不能加冷水。
炖到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候,可以打开锅盖看看,这时候羊羔腿骨上的肉应该已经有点软烂了。这时候可以加入一些配菜,萝卜是和羊羔腿骨最搭的配菜之一,把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,放进砂锅里,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。盐别加太早,加早了肉不容易炖烂。然后继续盖上锅盖,小火再炖半个小时左右,直到萝卜变得软糯,羊羔腿骨上的肉轻轻一抿就能脱骨。这时候闻着砂锅里飘出来的香味,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,羊肉的鲜味和萝卜的清甜融合在一起,特别诱人。
如果喜欢吃重口味一点的,也可以做成红烧羊羔腿骨。预处理的步骤和清炖一样,都是泡血水、焯水。炒锅里放适量的油,油热后放入姜片、葱段、干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,然后加入两勺豆瓣酱,炒出红油。把焯好水的羊羔腿骨放进炒锅里,翻炒均匀,让每块骨头都裹上酱料。接着加入适量的生抽、老抽和一小勺冰糖,继续翻炒,让羊羔腿骨上色。炒出香味后,加入足量的开水,没过骨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锅盖炖一个半小时左右。炖到肉软烂后,转大火收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炒,避免糊锅,直到汤汁变得浓稠,裹在羊羔腿骨上,就可以关火出锅了。红烧的羊羔腿骨酱香浓郁,肉质软烂,用来下饭再合适不过了。
不管是清炖还是红烧,做好的羊羔腿骨都有各自的风味。清炖的清淡鲜美,汤汁浓郁,适合秋冬暖身;红烧的酱香浓郁,口感丰富,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。其实羊羔腿骨怎么做才最好吃,没有固定的答案,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做法。有的人喜欢原汁原味,就少放调料,突出羊肉本身的鲜味;有的人喜欢丰富的口感,就可以加入不同的香料和配菜。但不管怎么做,选材、预处理和掌握好火候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只要把这几步做好了,在家就能做出让家人都称赞的美味羊羔腿骨。
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,我就做了清炖羊羔腿骨,炖了满满一大砂锅。客人喝着鲜美的羊汤,吃着软烂的羊肉,都夸味道好,说比外面饭店做的还好吃。其实做羊羔腿骨真的不难,不需要复杂的步骤和昂贵的调料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美味。秋冬季节,炖上一锅羊羔腿骨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热气腾腾的羊肉,喝着鲜美的汤,那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,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。
有时候不想做太多菜,就炖上一锅羊羔腿骨,再搭配一碗米饭或者几个馒头,就是一顿丰盛又满足的饭。羊羔腿骨上的肉吃完了,还可以用吸管吸骨髓,骨髓滑嫩香浓,营养也丰富。剩下的汤第二天还可以用来下面条,羊汤面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主食。所以说,羊羔腿骨不仅好吃,还很百搭,是家庭餐桌上非常实用的一道菜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做法,就能经常在家吃到美味的羊羔腿骨,让家人在秋冬季节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和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