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圆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,不管是红烧、清炖还是煮汤,软嫩鲜香的肉圆总能让一家人吃得满足。但很多人自己做肉圆时,常常遇到肉圆松散不成形、口感发柴的问题,明明步骤都对,可就是做不出外面餐馆那种紧实又多汁的味道。其实啊,做肉圆看着简单,里面藏着不少家常小技巧,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到位,在家也能做出不松散又好吃的肉圆。
要做好肉圆,选肉是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很多人图方便会直接买现成的肉馅,但外面的肉馅往往肥瘦比例不均匀,有的太瘦容易柴,有的太肥又腻口,而且绞得太细会失去肉的颗粒感。自己选肉剁馅才是王道,最好选猪前腿肉,这个部位的肉肥瘦相间,大概是三分肥七分瘦的比例,做出来的肉圆既不会太油腻,又能保持软嫩的口感。买回来的肉先切成小块,然后用刀慢慢剁,剁的时候可以时不时把刀提起来,让肉馅透气,这样剁出来的肉馅更有弹性。剁到肉馅变得细腻但还能看到细小的肉粒时就可以了,不要剁成泥,否则口感会发死。
调馅的时候,调料的添加顺序和用量也不能马虎。先往肉馅里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白糖,白糖能提鲜,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甜腻。然后加入少许生抽和料酒,生抽增加风味,料酒可以去腥,但料酒的量要控制好,太多会让肉馅水分过多,容易松散。接下来是葱姜水,这是让肉圆鲜嫩多汁的秘诀。把生姜和大葱切成末,用温水浸泡十分钟,然后过滤出葱姜水,分多次少量加入肉馅中,每次加入后都要朝一个方向搅拌,直到肉馅把葱姜水完全吸收。这样做不仅能去除肉的腥味,还能让肉馅更水润,吃起来不会干柴。
搅拌肉馅是让肉圆不松散的核心步骤,这一步一定要有耐心。葱姜水加完后,继续朝一个方向搅拌肉馅,直到肉馅变得粘稠有弹性,能粘在筷子上不掉下来,这个过程就是给肉馅“上劲”。只有肉馅上劲了,做出来的肉圆才能紧实不松散。然后可以加入一个鸡蛋,鸡蛋能起到粘合的作用,让肉圆更容易成型。把鸡蛋打散后倒入肉馅中,还是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。接下来加入淀粉,淀粉最好选玉米淀粉或者土豆淀粉,这两种淀粉粘性适中,不会让肉圆口感变硬。淀粉的量不要太多,大概每斤肉馅加两到三汤匙就可以了,加太多会影响肉的鲜味。把淀粉和肉馅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少许香油,增加香味,最后搅拌几下就可以了,不要过度搅拌,以免淀粉起筋。
肉馅调好后,就可以开始做肉圆了。手上沾少许清水或者食用油,这样肉馅就不会粘手。取适量肉馅放在手心,用双手轻轻揉搓成圆形,大小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,一般像乒乓球大小就差不多。搓肉圆的时候不要太用力,以免把肉馅里的空气挤出去,导致肉圆口感紧实过头。搓好的肉圆放在盘子里,注意不要叠放,以免粘在一起。如果一次做的肉圆比较多,可以先放入冰箱冷藏十分钟,让肉馅的粘性更好,这样煮的时候不容易散。
烹饪肉圆的方式不同,技巧也略有区别。如果是红烧肉圆,先把锅烧热,加入适量食用油,油温六成热时放入肉圆,用中小火慢慢炸,炸到肉圆表面金黄酥脆后捞出控油。然后锅中留少许底油,加入葱姜蒜爆香,再加入适量的生抽、老抽、白糖和清水,煮开后放入炸好的肉圆,用小火慢炖二十分钟左右,让肉圆充分吸收汤汁,最后开大火收汁就可以了。如果是清炖肉圆,先把锅中的水烧开,然后转小火,把搓好的肉圆一个个放入锅中,不要搅动,以免肉圆散掉。等肉圆浮起来后,再煮五分钟左右,加入适量的盐、葱花和香油,就是一碗鲜美的清炖肉圆汤了。
其实怎么做肉圆不松散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选对肉、调好馅、搅上劲,每一步都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家人喜欢的家常肉圆。有时候做不好也不用着急,多尝试几次,慢慢调整调料的用量和搅拌的力度,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做好的肉圆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用来烧菜、煮汤,不管怎么吃,都是满满的家的味道。每次家里做肉圆,孩子们都会围着锅边转,等着第一时间尝到刚出锅的肉圆,那种热闹又温馨的场景,就是家常菜最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