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想要做出不黄又好吃的包子,关键在各步骤细节把控。面粉要选中筋的,蛋白质含量适中,能让包子既保形又松软有嚼劲,且需新鲜无过期受潮,避免蒸后颜色发暗发黄,买回家后要密封干燥保存。和面用30到40摄氏度温水,这个温度能让酵母充分发挥活性,500克面粉搭配5克左右酵母即可,酵母溶于温水静置后倒入面粉,搅成絮状再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,之后盖保鲜膜或湿纱布在温暖处醒发1到2小时,直到面团涨至两倍大。醒发好的面团要充分排气,擀成长条切大小均匀面剂子,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。馅料无论荤素都要控制水分,肉馅选肥瘦相间的肉,加调料朝一个方向搅拌并分次加水,素馅先加食用油拌匀锁水再放其他调料。包好的包子需二次醒发15到20分钟,蒸锅水烧开后放入包子,留空隙防粘连,大火上汽后计时,肉馅蒸20分钟、素馅蒸15分钟,蒸好关火焖3到5分钟再开盖,防止温差大导致塌陷和发黄。整体而言,怎么做的包子不黄又好吃,就是选对食材、掌握好和面醒发温度时间、做好馅料调配及蒸制火候焖制步骤,细节做到位就能蒸出白白胖胖、松软可口的家常包子。

在家做包子,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蒸出来的包子要么发黄,要么口感不够松软好吃。其实想要做出不黄又好吃的包子,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技巧,关键在于每个步骤都做到位,从食材选择到操作细节,一点点留意就能成功。平时家里人爱吃包子,我也是做了很多次之后才慢慢摸透了其中的门道,今天就把这些家常做法分享出来,不管是新手还是常做饭的人,照着做都能蒸出香喷喷的包子。

首先得说说面粉的选择,这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做包子不能随便抓一把面粉就用,得选对种类。一般来说,中筋面粉是最合适的,这种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蒸出来的包子既能保持形状,又能松软有嚼劲。要是用了高筋面粉,包子皮容易发硬;用低筋面粉的话,又会软塌塌的没型。另外,面粉一定要新鲜,不能用过期或者受潮的,不然不仅影响口感,还可能让蒸出来的包子颜色发暗发黄。买面粉的时候可以看看生产日期,尽量选近期生产的,回家后密封好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,避免受潮结块。

接下来是和面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包子发得好不好,颜色亮不亮。和面的时候水温很关键,不能用太烫的水,也不能用凉水,温水最合适,大概30到40摄氏度,用手摸起来不烫手背就行。这个温度能让酵母充分发挥活性,让面团发得更均匀。酵母的用量也要注意,一般500克面粉搭配5克左右的酵母就可以了,不用放太多,不然酵母味太重会影响包子的香味。把酵母放到温水中,搅拌均匀让它溶解,静置几分钟,然后慢慢倒入面粉中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搅成絮状后再用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要耐心,一直揉到面团表面光滑、不粘手为止,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才会细腻,不会有粗糙的口感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保鲜膜或者湿纱布,放到温暖的地方醒发,比如冬天可以放到暖气片旁边,夏天就放在常温下,醒发时间大概1到2个小时,具体要看环境温度,直到面团涨到原来的两倍大。

面团醒发好之后,不能直接就包包子,还要进行揉面排气。这一步很重要,要是排气不彻底,蒸出来的包子里面会有大孔洞,口感不好,颜色也可能不均匀。把醒发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,撒上少许干面粉,然后用力揉,把面团里面的气体都揉出来,直到面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,表面重新变得光滑。揉好后把面团搓成长条,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30到40克,具体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。切好的面剂子用手掌按扁,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、边缘薄的包子皮,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露馅,蒸出来的包子形状也好看。擀皮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擀得太薄,不然包子皮容易破,也不要太厚,不然口感会硬。

馅料的调配也会影响包子的整体效果,不管是肉馅还是素馅,都要注意调味和水分。肉馅的话,要选择肥瘦相间的猪肉,比如五花肉,这样做出来的馅料更香。把猪肉剁成肉末,加入姜末、葱花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盐、鸡精和少许香油,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,然后分几次加入少许清水,每次加入后都搅拌到水分被吸收,这样肉馅会更嫩滑。素馅的话,比如韭菜鸡蛋馅,韭菜要洗干净晾干水分,切碎后加入少许食用油拌匀,这样可以防止韭菜出水,然后再加入炒好放凉的鸡蛋碎,以及盐、鸡精等调料,搅拌均匀即可。馅料不能太湿,不然包的时候容易流出来,蒸的时候也会让包子皮变得湿软发黄,影响口感和外观。

包包子的时候,取一张包子皮放在手心,中间放上适量馅料,然后用手指沿着边缘捏褶,捏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褶子要捏得整齐,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不仅好看,也能防止馅料漏出来。包好的包子不要马上蒸,还要进行二次醒发,把包子放到蒸笼里,盖上盖子,静置15到20分钟,让包子皮再次松弛膨胀,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会更松软。二次醒发的时候要注意,蒸笼里的水不要烧开,保持常温即可,不然温度太高会让包子皮提前凝固,发不起来。

最后就是蒸包子了,这一步是决定包子是否发黄的关键。蒸锅要提前加水,水烧开后再把醒发好的包子放进去,包子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,防止蒸的时候粘在一起。蒸包子的火候也要注意,要用大火蒸,上汽后开始计时,肉馅包子蒸20分钟左右,素馅包子蒸15分钟左右。蒸的时间不能太短,不然包子没熟,也不能太长,不然包子皮会变老发黄。蒸好之后不要马上开盖,要先关火,焖3到5分钟,然后再慢慢开盖,这样可以防止包子因为温差太大而塌陷,也能让包子的颜色保持洁白。焖好后开盖,就能看到一个个白白胖胖、松软可口的包子了,闻着香味就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。

其实怎么做的包子不黄又好吃,总结下来就是选对食材、掌握好和面醒发的温度和时间、做好馅料调配,还有蒸制时的火候和焖制步骤。这些步骤看起来简单,但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,只要多做几次,熟悉了每个环节的要点,就能轻松做出不黄又好吃的家常包子。每次我蒸好包子,家里人都抢着吃,刚出锅的包子热气腾腾,咬一口下去,松软的皮裹着鲜香的馅料,别提多满足了。平时周末有空的时候,多做一些包子,放到冰箱里冷冻起来,早上加热一下就能当早餐,方便又美味,比外面买的还健康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