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,家里总会剩下不少吃不完的水果,直接放着容易坏,扔了又可惜。这时候,做成果脯就是个特别好的办法,既能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,又能当作日常的小零食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给朋友都很合适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做果脯时,总会遇到粘手的问题,吃起来不方便,口感也打折扣。其实想要做好果脯怎么做不粘手又好吃,关键在于掌握几个简单的步骤和小技巧,这些方法都是家里长辈传下来的,试过好几次都很管用,今天就慢慢分享给大家。
首先选对水果是基础,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做果脯。一般来说,要选那些果肉饱满、水分含量适中、糖分相对较高的水果,比如苹果、梨、山楂、芒果、杏、桃这些常见的水果就很合适。像西瓜、草莓这种水分太多的水果,做出来容易软烂不成形;而柠檬、柚子这类酸度太高的,直接做果脯口感会比较涩,需要额外处理。选水果的时候还要注意成熟度,不能选太生的,生水果口感硬,味道寡淡;也不能选太熟的,太熟的水果煮的时候容易烂掉,不成块。最好选那种捏起来有点硬度,闻着有自然果香的,这样做出来的果脯口感和味道都能刚刚好。
接下来的预处理步骤很关键,这一步做好了,能为后续不粘手打下基础。先把选好的水果彻底清洗干净,像苹果、梨表面可能有蜡质,用温水加一点面粉浸泡几分钟,再用手轻轻搓洗,就能洗得很干净。然后根据水果的种类进行去皮去核处理,苹果、梨可以用去皮刀去掉外皮,切成厚度均匀的小块,大概1-2厘米厚就可以,切得太薄煮的时候容易碎,太厚又不容易入味和干燥。山楂要去掉果核和蒂,芒果可以沿着果核切成条状。处理好的水果块,很多人会直接加糖煮,其实中间少了一个重要步骤——浸泡去涩。把切好的水果块放进淡盐水里浸泡20-30分钟,盐水的浓度不用太高,大概一斤水加一小勺盐就行。这样不仅能去除水果的涩味,还能让果肉更紧实,后续煮制的时候不容易散,而且能减少果脯表面的粘性。
糖渍是决定果脯好吃与否的核心步骤,糖的用量和腌制时间都要把握好。很多人觉得糖放得越多越甜越好,其实不然,糖放太多会过于甜腻,掩盖水果本身的香味,而且也更容易粘手。一般来说,水果和糖的比例控制在3:1到4:1之间比较合适,比如3斤水果放1斤糖。先把浸泡好的水果块沥干水分,放入干净的盆里,加入一半的糖,用手轻轻搅拌均匀,让每块水果都裹上糖,然后盖上保鲜膜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腌制4-6小时,要是时间充裕,腌制过夜更好。腌制的过程中,糖会慢慢融化,形成糖水,水果会析出一部分水分。这样做能让糖分充分渗透到果肉里面,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,吃起来口感更均匀,也不容易粘手。等腌制好后,会发现盆里有不少糖水,这时候不要倒掉,把水果和糖水一起倒进不锈钢锅里,剩下的一半糖也加进去,开小火慢慢煮。
煮制的时候火候控制非常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果脯的口感和是否粘手。一开始可以用中小火把糖水烧开,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,整个过程要不停搅拌,防止水果粘在锅底烧焦。煮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水果的状态,当糖水变得浓稠,水果块变得透明,用筷子夹起来能看到拉丝的状态时,就差不多可以关火了。这时候一定不能煮太久,不然水果会煮烂,失去嚼劲,而且水分蒸发过多,糖分过于集中,也会导致粘手。关火后,不要马上把水果捞出来,让它在糖水里再浸泡10-15分钟,这样能让果肉充分吸收剩余的糖水,味道更浓郁。捞出来的时候,用筷子一块一块夹,沥干多余的糖水,避免多余的糖汁残留在表面,增加粘性。
最后一步干燥,这是让果脯不粘手的关键。很多人做完前面的步骤,直接把果脯放在盘子里晾干,这样不仅干燥得慢,还容易因为通风不好导致表面发粘。正确的做法是准备一个干净的网架,把煮好的果脯均匀地摆放在网架上,注意不要叠放,每块之间留一点空隙,这样通风更均匀。然后把网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让果脯自然晾干,一般需要2-3天,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,天气晴朗干燥的话,时间会短一些。如果天气比较潮湿,或者想快点吃到果脯,也可以用烤箱烘干,烤箱温度设置在60-70摄氏度,上下火,把网架放进烤箱中层,烤箱门留一条小缝,让水分能蒸发出去,大概烤3-4小时,直到果脯表面干燥,摸起来不粘手为止。烘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温度太高,不然果脯表面容易烤焦,影响口感和外观。
做好的果脯,颜色鲜亮,口感酸甜有嚼劲,摸起来干爽不粘手,不管是装在密封罐里当零食,还是搭配茶水一起吃,都特别惬意。其实果脯怎么做不粘手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选对水果,做好预处理,控制好糖的用量和煮制的火候,最后充分干燥,就能做出美味又不粘手的果脯。每次家里做果脯的时候,整个屋子都飘着水果和糖的香甜味,做好后装在漂亮的罐子里,放多久都不会坏。有时候周末没事,就会选几种不同的水果一起做,比如苹果和山楂搭配,酸甜可口;芒果做出来的果脯带着浓郁的芒果香,家里的孩子特别喜欢。这样的家常做法,没有复杂的工具和步骤,每个人都能轻松学会,让普通的水果变成不一样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