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想要做出不软又好吃的土豆泥,关键在于几个家常小步骤。选土豆是基础,优先选黄心土豆,其淀粉含量适中,挑表皮光滑、无发芽、大小均匀且沉甸甸的,现买现做能保证新鲜口感,避免因土豆变质影响成品。

土豆去皮后切成3厘米左右方块,大小一致受热均匀,切好后泡十分钟洗去表面淀粉,沥干后放在蒸锅篦子上,不叠太密留蒸汽流通空间,水开后中火蒸20-25分钟,以筷子能轻松扎透但土豆块保持形状为准,蒸太久易软塌。

蒸好的土豆块放凉两分钟后手动捣泥,用木勺或土豆泥捣压器,保留细小颗粒避免软趴趴,接着加辅料:按中等土豆配10克黄油的量加入,利用余温搅拌融化,再少量多次加牛奶,一杯200毫升分四五次加至合适稠度,调味宜清淡,咸口加盐和黑胡椒,甜口加白糖或炼乳。

还可加一小勺玉米淀粉增加韧性,但不超过5克。辅料可替换,淡奶油口感浓郁,清水配橄榄油更清淡适合减脂。做好的土豆泥现做现吃最佳,吃不完冷藏,下次加一勺牛奶小火加热即可恢复口感,也能做成小饼等搭配烤鸡、牛排等食用。

很多人在家做土豆泥,总容易遇到一个问题——要么太稀软不成形,吃起来没嚼劲;要么干硬结块,口感不佳。其实想要做出不软又好吃的土豆泥,关键在于几个不起眼的小步骤,这些都是平时做饭时慢慢摸索出来的家常技巧。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说说,土豆泥怎么做不软又好吃,用最普通的食材和方法,做出香绵又带点扎实感的美味。

选对土豆是做好土豆泥的第一步,这可不是随便拿几个就行。市面上的土豆大致分黄心、白心和红心几种,做土豆泥最好选黄心土豆。黄心土豆的淀粉含量适中,既不像白心土豆淀粉太多容易蒸烂,也不像红心土豆水分过多口感偏硬。买的时候挑那种表皮光滑、没有发芽、大小均匀的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说明水分足、质地紧实,这样的土豆做出来的土豆泥才会有基础的好口感。之前我试过用发芽的土豆做,不仅味道有点发苦,蒸出来还特别容易软塌,后来才知道发芽土豆不仅口感差,还可能有有害物质,所以选土豆这一步千万不能马虎。要是赶上超市土豆打折,也别一次买太多,放久了容易发芽变味,现买现做的土豆最新鲜,做出来的土豆泥味道也更纯正。

选好的土豆去皮后,切块也是有讲究的。不能切得太大,不然蒸的时候内部熟不透,外面却已经软了;也不能切得太小,容易煮烂成泥。一般切成3厘米左右的方块就行,大小差不多一致,这样受热均匀。切好的土豆不要马上蒸,先放在清水里泡十分钟,把表面的淀粉洗掉一些,这样蒸出来的土豆块不容易粘在一起,后续捣泥也更容易控制质地。泡好后捞出来沥干水分,放在蒸锅的篦子上,注意不要叠得太密,留一些空隙让蒸汽流通。蒸锅加水烧开后,再把土豆放进去,盖上锅盖中火蒸20到25分钟。判断土豆是否熟了,用筷子扎一下,能轻松扎透但土豆块还保持形状,没有软烂到一碰就碎的程度,这样就刚刚好。要是蒸的时间太长,土豆一捏就成泥,那后续怎么做都容易软塌,这是我之前多次失败总结出来的教训,一开始总怕没熟蒸太久,结果做出来的土豆泥稀糊糊的,拌什么都没味道。

蒸好的土豆块放凉两分钟,趁着还有点温度开始捣泥。很多人喜欢用料理机打成泥,觉得方便又细腻,但其实料理机打出来的土豆泥太过于顺滑,容易失去颗粒感,吃起来就偏软。最好用木勺或者专门的土豆泥捣压器,手动慢慢捣。捣的时候不用捣得太细,保留一些细小的土豆颗粒,这样吃起来既有绵密感又有一点扎实的口感,不会软趴趴的。捣到差不多的时候,就可以加辅料了。先加一小块黄油,黄油能增加土豆泥的香味和顺滑度,注意不要加太多,不然会太腻,一般一个中等大小的土豆配10克左右的黄油就够了。黄油加进去后快速搅拌,让黄油在土豆泥的余温下融化,和土豆泥充分融合。然后少量多次地加牛奶,每次加一两勺,搅拌均匀后再加下一次,直到土豆泥达到自己喜欢的稠度。这里要注意牛奶不能加太多,不然土豆泥会变稀软,一般一杯200毫升的牛奶分四五次加就差不多了。如果喜欢咸口,可以加一点点盐和黑胡椒调味;喜欢甜口的,加一勺白糖或者炼乳也行,但调味都要清淡,不能盖过土豆本身的香味。我家孩子喜欢甜口的,每次我会加一勺炼乳,搅拌后香味特别浓,而且因为有之前保留的土豆颗粒,吃起来不会像甜品那样软腻,孩子每次都能吃一大碗。

其实还有一个小技巧,就是在捣泥的时候加一小勺玉米淀粉,搅拌均匀,这样土豆泥会更有韧性,不容易软塌。不过这个方法要注意淀粉的量,加多了会变硬,所以一定要少加,最多不能超过5克。做好的土豆泥可以搭配很多食物一起吃,比如配烤鸡、牛排,或者夹在三明治里,都特别美味。早上我有时候会把做好的土豆泥做成小饼,裹一层面包糠煎一下,外酥里嫩,比外面买的还好吃。而且这种不软的土豆泥做小饼的时候也不容易散,形状保持得很好。记得有一次家里来客人,我做了土豆泥小饼当开胃菜,大家都问怎么做的,说比平时吃的土豆泥更有口感。还有一次用它搭配红烧排骨,土豆泥吸收了排骨的汤汁,味道更丰富,而且因为口感扎实,吃起来特别过瘾。

有时候家里没有牛奶,用淡奶油代替也可以,不过淡奶油脂肪含量高,口感会更浓郁,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。要是追求健康,不加黄油和牛奶也能做出好吃的土豆泥,用少量清水代替牛奶,加一点橄榄油和盐,味道也很清爽,而且更适合减脂期的人吃。我试过用清水做的版本,虽然香味不如加黄油的,但胜在清淡,搭配蔬菜沙拉吃,别有一番风味。不管加什么辅料,核心都是不能让土豆泥变得稀软,所以控制液体的量是关键。另外,做好的土豆泥最好现做现吃,放久了容易出水,口感也会变差。如果一次吃不完,放冰箱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可以加一勺牛奶重新搅拌加热,就能恢复原来的口感了,不过加热的时候要小火,不然容易糊底。

现在每次做土豆泥,我都会按照这些步骤来,再也没有出现过软塌的情况。很多人觉得做土豆泥简单,其实越简单的菜越要注意细节,这些朴实的家常技巧,都是从一次次做饭中积累出来的。不用复杂的工具,也不用昂贵的食材,只要在选土豆、处理土豆、捣泥和加辅料这几个步骤上多花点心思,就能轻松做出不软又好吃的土豆泥。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配菜,这样的土豆泥都能受到家人朋友的喜欢,让简单的家常菜也能充满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