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家常菜里的万能搭配,家常肉酱绝对能占一席之地。不管是拌面条、夹馒头,还是浇在米饭上,一勺浓郁的肉酱总能让简单的主食瞬间变得有滋有味。不少人在家做肉酱时,总想着怎么才能让它既香又甜,口感还不柴,其实家常肉酱怎么做才香甜好吃,关键就在食材选对、步骤做细,不需要复杂的技巧,用心就能做出让人难忘的味道。
做家常肉酱,肉的选择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很多人图省事随便买块猪肉就剁馅,结果做出来的肉酱要么太柴要么太腻。其实最适合的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或者前腿肉搭配少许肥肉。五花肉的脂肪分布均匀,炒的时候能逼出温润的油脂,让肉酱充满香润的口感,不会干巴巴的;前腿肉带点筋,吃起来更有嚼头,搭配肥肉一起处理,香味也能更足。如果实在不爱吃太肥的,用里脊肉也行,但一定要加一小部分肥肉,不然肉酱炒出来会发紧,香味也跟不上。切肉的时候不用剁得太碎,切成黄豆大小的丁最好,这样既能保证口感,又能让肉丁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,吃起来每一口都有肉香。
调料的搭配直接决定了家常肉酱的香甜度,这一步可不能马虎。甜面酱是灵魂调料,它不是单纯的甜,而是带着发酵后的酱香和柔和的甜味,比直接放白糖要有层次得多,买那种老牌子的甜面酱,味道更正宗。除了甜面酱,冰糖也是增加香甜味的关键,别用白砂糖代替,冰糖熬化后甜味更绵长,还能给肉酱上一层漂亮的光泽。另外,葱姜末是去腥增香的必备,再加点八角和一片香叶,香味会更丰富,但香料别放多了,不然会盖过肉酱本身的味道。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料酒去腥,这些基础调料也得备齐,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但老抽别放太多,以免颜色太深发苦。
准备好食材和调料,接下来就是制作步骤了。先把切好的肉丁用少许料酒和生抽腌10分钟,这样能让肉提前入味,还能去掉一部分腥味。炒肉酱最好用铁锅,受热均匀,炒出来的香味更足。锅里放少许油,油热后先下葱姜末和八角、香叶炒出香味,火别太大,不然葱姜容易糊。然后把腌好的肉丁倒进去,转中火慢慢炒,这一步要有点耐心,得把肉丁里的水分炒干,让油脂充分逼出来,这样肉酱才会香而不腻。等肉丁炒到表面微黄,油脂都出来了,就可以把香料挑出来,然后加入甜面酱,转小火翻炒均匀,让每颗肉丁都裹上酱色。这时候再放入冰糖,继续翻炒,直到冰糖完全融化,酱的香味也炒出来了,就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刚好没过肉丁就行。
熬制是家常肉酱变得香甜好吃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,急不得。开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最小火慢慢熬,锅盖留个小缝,防止汤汁扑出来。熬的时候要时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,避免锅底糊掉,尤其是锅底边缘,容易粘酱。熬制的时间至少要20分钟以上,时间越长,肉丁越软烂,调料的香味也能充分融入肉里,汤汁也会慢慢收浓,甜味和酱香会融合得特别好。如果喜欢带点颗粒感的,熬到汤汁浓稠,肉丁软烂就可以;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,喜欢更细腻的口感,可以用勺子把部分肉丁压碎,这样酱的口感会更绵密,拌面条的时候也更容易挂在面上。熬到最后,尝一下味道,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微调整一下咸淡,因为甜面酱和生抽都有咸味,一般不用再额外加盐了。
做好的家常肉酱,刚出锅的时候香气能飘满整个屋子,红褐色的酱体裹着饱满的肉丁,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。早上煮一碗清汤面,舀两勺肉酱拌进去,面条裹着浓郁的酱汁,每一口都是酱香和肉香的结合,简单又暖胃;中午蒸几个热馒头,夹上一勺肉酱,馒头的麦香和肉酱的香甜融合在一起,一口下去特别满足;晚上还能用来做肉酱茄子、肉酱豆腐,把茄子或者豆腐炖软后,浇上一勺肉酱,又是一道下饭的硬菜。家里有孩子的,用肉酱拌米饭,能多吃小半碗饭。做好的肉酱放凉后,可以装进干净的密封罐里,放进冰箱冷藏,能保存三四天,每次吃的时候挖一勺加热一下就行,方便又美味。
其实家常肉酱真的没有那么复杂,不需要什么高超的厨艺,只要选对食材,掌握好炒和熬的火候,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香甜好吃的肉酱。每次在家熬肉酱,闻着满屋子的香味,就觉得特别有生活气息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家常味道,不管什么时候吃,都能让人感受到家常菜带来的温暖和幸福,这大概就是家常美食最动人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