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来不想费太多事,又想让家人吃上热乎可口的早餐,烙饼绝对是个好选择。很多人觉得烙饼要么做出来硬邦邦,要么层次不够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,怎么做烙饼简单又好吃一点都不难。我在家做烙饼的次数多了,慢慢摸索出一套省事又出效果的方法,不管是配粥还是就着炒菜,都特别受欢迎。
首先得准备材料,都是家里厨房常见的东西,不用特意去买。中筋面粉500克就够一家三口吃了,这种面粉平时包饺子、蒸馒头都能用,做烙饼口感刚好,不会太筋道也不会太松散。温水大概280到300毫升,水温很关键,不能太烫,不然会把酵母烫死,也不能太凉,酵母活性不够醒发慢。用手摸一下,感觉温温的不烫手就行。然后放3克酵母、2克盐,盐能稍微提味,让烙饼吃起来不那么寡淡。如果喜欢带点甜味,也可以加一小勺白糖,不过我家更爱原味的,所以一般不加糖。
接下来是和面,把面粉倒在面盆里,中间扒个小坑,把酵母和盐放进去,先加少量温水搅和一下,让酵母化开。然后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,这里不用一次把水加完,因为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水性不一样,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等盆里没有干面粉了,就可以下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把絮状的面团揉在一起,揉到表面光滑就行,不用揉出膜什么的,烙饼没那么高要求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。冬天家里冷,我就把面盆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找个大一点的盆,里面倒点温水,把装面团的盆放进去,这样醒发得快。大概醒40分钟到1小时,面团会发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按一下,凹陷处能慢慢回弹,就说明醒好了。
醒好的面团拿出来,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,稍微揉几下排气,把里面的空气赶出来,这样烙出来的饼不会有大孔洞。然后把面团擀成一张大薄片,厚度大概3毫米左右,不用太薄,不然烙的时候容易破。接着在薄片上刷一层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均匀刷满就行。如果想让烙饼层次更丰富,可以撒一点点干面粉在油上,这样卷的时候更容易分层。然后从一边开始卷,把薄片卷成一个长条,卷得紧一点,但也别太用力,免得把面皮弄破。卷好后,把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50克左右,像做馒头剂子那样就行。
拿一个剂子,用手把两头捏紧,防止里面的油流出来,然后把剂子竖起来,用手掌按一下,按成小面饼。接着用擀面杖把小面饼擀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饼坯,擀的时候要轻一点,别把层次擀没了,厚度大概5毫米就行,太厚烙不熟,太薄容易硬。擀好的饼坯放在一边,盖上保鲜膜再醒10分钟,这一步叫二次醒发,能让烙饼更松软。趁着醒饼坯的时间,把平底锅烧热,不用倒油,先空烧一下锅。
饼坯醒好后,平底锅转中小火,刷一层薄油,把饼坯放进去。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,等底面变成金黄色,就用铲子翻个面,翻面后再刷一层薄油,继续烙另一面。中间可以用铲子轻轻按压饼身,这样能让烙饼受热更均匀,也更容易鼓起来。大概每面烙3到4分钟,直到两面都变成金黄色,用筷子敲一下饼身,听到清脆的声音,就说明烙熟了。把烙好的饼拿出来,放在盘子里,盖上干净的纱布,这样能保持烙饼的软乎劲儿,不会凉了就变硬。按照这个方法做,就能轻松做出简单又好吃的烙饼,层次分明,外酥里软,咬一口还带着淡淡的麦香。
有时候我会在烙饼里加点葱花,就是在刷油的时候撒上切碎的葱花,这样烙出来的葱花烙饼更香。或者把剂子擀开后,包上一点调好的肉馅,做成肉夹馍的饼坯,烙熟后夹上卤肉,味道也特别好。不管是哪种做法,基础的步骤都是一样的,关键就是和面的水温、醒发的时间和烙制的火候。以前我也做过失败的烙饼,要么硬得像石头,要么没层次,后来慢慢调整这些细节,就越来越顺手了。现在每次做烙饼,家里人都抢着吃,早上配一碗小米粥,再切点小咸菜,简单又暖胃;晚上烙几张饼,就着炒好的青菜和肉丝,比吃米饭还香。其实怎么做烙饼简单又好吃,真的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多做几次,掌握住窍门,人人都能做出美味的家常烙饼。
记得刚开始学做烙饼的时候,总是急着翻面,结果饼还没定型就翻,导致饼皮破了,里面的油都流出来了,烙出来的饼一面焦一面生。后来才知道,一定要等底面定型变黄了再翻面,这样饼皮才不容易破。还有一次醒面时间不够,面团没发起来,烙出来的饼硬邦邦的,嚼着都费劲。从那以后,我都会耐心等面团发好,哪怕多等十几分钟,也不想影响口感。现在做的时间久了,不用看时间,用手一按就能知道面团醒没醒好,烙的时候看颜色就能判断熟没熟。这种家常的小手艺,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慢慢熟练起来的。家里人都爱吃这口简单又好吃的烙饼,每次做的时候,厨房里都飘着麦香和油香,那种温暖的感觉,比什么都让人觉得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