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下班回家,最想喝上一碗热乎的汤,暖了胃也解了乏。但不少人觉得做汤要么费钱,要么做不出餐馆里的鲜味儿,其实只要摸对了门道,家常汤也能好吃又实惠。咱们普通人过日子,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在,做汤也不例外,不用追求那些名贵的食材,身边常见的蔬菜、肉类搭配好了,照样能熬出一锅鲜掉眉毛的好汤。
要想汤好吃又实惠,第一步就得在食材上花心思。应季蔬菜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,春天的荠菜、菠菜,夏天的冬瓜、丝瓜,秋天的萝卜、菌菇,冬天的白菜、冬笋,这些当季菜不仅价格便宜,口感和营养也都是最好的。就拿冬瓜来说,夏天几块钱就能买一大个,用来做冬瓜虾皮汤、冬瓜丸子汤,清爽解腻,煮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清甜。肉类方面,不用非得选排骨、牛腩,像鸡胸肉、猪瘦肉、冻带鱼段这些就很实惠。鸡胸肉剁成泥做丸子,或者撕成丝煮紫菜蛋花汤,鲜嫩不柴还便宜;冻带鱼段性价比高,用它做豆腐带鱼汤,鱼肉的鲜和豆腐的嫩融合在一起,汤味特别浓郁。
食材选对了,处理方法也很关键,这直接影响汤的口感和味道。肉类下锅前最好先焯水,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、一勺料酒,煮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,这样能去除肉的腥味,让汤更清亮。比如做瘦肉汤,焯水后的瘦肉再用温水冲洗干净,煮出来的汤就不会浑浊,鲜味儿也更纯粹。蔬菜的处理则要根据种类来,像番茄可以先用开水烫一下去皮,这样煮出来的汤更细腻,番茄的酸甜味也能更好地释放出来;菌菇类要提前用温水泡发,泡菌菇的水过滤后留着煮汤,那可是天然的鲜味来源,一点都不浪费。还有虾皮、紫菜这些干货,虽然量少,但提鲜效果特别好,而且价格便宜,家里常备着,做汤的时候撒一点,汤的味道立马就丰富起来。
熬煮的火候和时间是汤好喝的灵魂,不同的汤品需要不同的火候把控。清汤类的汤,比如蔬菜汤、蛋花汤,适合用中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十几分钟,这样能让食材的味道慢慢渗透到汤里,又不会把食材煮烂。浓汤类的汤,像排骨汤、鸡汤,则需要先用大火煮沸,然后转小火慢熬一两个小时,让骨头和肉里的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到汤中,熬的时候可以加一两片山楂或者萝卜,不仅能去腥味,还能让肉质更软烂。不过要注意,加水量要一次加足,尽量不要中途加水,如果实在需要加水,也要加开水,不然汤的温度突然下降,会影响汤的口感和鲜味。另外,盐和调味料不要加太早,最好在汤快煮好的时候再加,这样能保持食材的鲜嫩,也能避免汤过咸。
其实怎么做汤好吃又实惠,还有很多小窍门可以摸索。比如家里剩下的米饭,可以煮成米汤,用来做汤羹类的食物,像米汤青菜汤,清淡养胃,还能利用剩余食材,不浪费。还有做鱼丸汤的时候,往鱼泥里加一点淀粉和蛋清,鱼丸会更Q弹;煮豆腐汤的时候,把豆腐煎一下再煮,豆腐会更香,汤也更浓郁。平时买菜的时候,可以多留意一下打折的食材,比如新鲜的边角料肉,用来熬汤完全没问题;快收摊时的蔬菜,价格便宜,回家及时处理好,做汤也一样新鲜。只要肯花点心思,利用身边的普通食材,就能做出一碗碗既好喝又实惠的家常汤。
就拿最常见的番茄金针菇肥牛汤来说,食材简单,做法也不复杂。番茄去皮切块,金针菇去根洗净,肥牛卷提前解冻。锅里放少许油,把番茄炒出汁,加适量开水煮沸,然后放入金针菇煮五分钟,再放入肥牛卷煮到变色,最后加盐、少许生抽和香油调味,撒上葱花就能出锅。这道汤酸甜可口,肥牛的鲜嫩和金针菇的爽滑搭配在一起,口感丰富,而且成本不高,十几块钱就能做一大锅,全家都够喝。还有冬瓜虾皮汤,冬瓜切薄片,虾皮用温水泡一下,锅里放适量水烧开,放入冬瓜片煮软,再加入虾皮,加盐、少许胡椒粉调味,最后撒上香菜末,简单几分钟就能做好,清爽又实惠,夏天喝再合适不过了。
家常汤品不需要多么华丽的食材和复杂的做法,关键在于用心。从选料到处理,再到熬煮,每一个步骤都多花一点心思,利用好身边的实惠食材,就能熬出一碗碗充满家的味道的好汤。无论是早餐搭配主食,还是晚餐解腻开胃,一碗热乎的家常汤都能给生活增添一份温暖。所以不用羡慕餐馆里的汤品,自己在家动手做,既健康又实惠,还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