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做饭的日子里,醋是少不了的调味品。不管是凉拌黄瓜、炒土豆丝,还是做汤的时候滴上几滴,都能让饭菜的味道一下子鲜亮起来。不少人觉得做醋是件复杂的事儿,得靠专门的厂子才能弄,其实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醋,而且步骤不算难。只要准备好常见的原料,跟着简单的步骤来,就能酿出带着家常味道的醋,比买的更合自己的口味。
做醋怎么做法好吃又简单,首先得选对原料。最常见也最容易成功的是用粮食来做醋,比如糯米、大米或者高粱。糯米做出来的醋会更醇厚绵柔,大米做的醋清爽一些,高粱醋则带着点独特的谷物香气。家里要是有剩下的大米或者糯米,用来做醋正好不浪费。除了粮食,还需要酒曲和醋曲,这两种曲是发酵的关键,能让粮食转化成醋。另外,干净的水和无油无生水的容器也不能少,容器最好是陶瓷或者玻璃的,这样不会影响醋的味道,也更容易发酵成功。
第一步先处理粮食。如果用的是大米,就把大米淘洗干净,然后用清水浸泡。浸泡的时间要看米的种类,大米一般泡2-3个小时,直到用手能轻松捏碎米粒就行。糯米的话浸泡时间要长一点,大概4-6个小时,因为糯米更难泡透。泡好的粮食捞出来,沥干水分,然后放到蒸锅上蒸。蒸的时候要铺均匀,中间可以扎几个小孔,让蒸汽能流通,这样粮食才能蒸得熟透又不夹生。大米蒸到开花变软就可以了,糯米则要蒸到晶莹剔透,用筷子一夹能轻松断开的程度。蒸好的粮食不能马上用,得放到干净的容器里晾凉,降到30度左右,摸起来不烫手就行,温度太高会把曲里的菌种杀死,影响发酵。
接下来是糖化和酒精发酵。把晾凉的粮食放到准备好的大容器里,按照比例加入酒曲和适量的温水。酒曲的用量一般是每斤粮食加3-5克,具体可以看酒曲包装上的说明。温水的量要没过粮食2-3厘米,搅拌均匀,让每一粒粮食都裹上酒曲。然后在容器口盖上干净的纱布,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。温度控制在25-30度最合适,这个温度下菌种繁殖得快,发酵效果也好。每天可以打开纱布搅拌一次,让发酵更均匀。大概过个5-7天,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,这说明酒精发酵已经差不多了,液体表面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小的气泡,这都是正常的现象。
酒精发酵完成后,就进入醋酸发酵阶段,这一步是让酒精变成醋酸的关键。这时要加入醋曲和足够的凉开水,醋曲的用量和酒曲差不多,每斤粮食加3-5克,凉开水的量要比之前的温水多一些,大概是粮食的2-3倍,具体可以根据自己想要醋的浓稠度来调整。搅拌均匀后,继续用纱布盖上容器口,还是放在温暖的地方,温度保持在28-32度。醋酸发酵的时间会比酒精发酵长一些,大概需要15-20天。在这个过程中,每天都要搅拌两次,让空气充分进入,因为醋酸菌是好氧菌,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更好地工作。搅拌的时候要注意用干净的筷子或者勺子,不能沾油沾生水,不然容易让醋变质。随着发酵的进行,醋的味道会越来越浓,颜色也会慢慢变深,从开始的乳白色变成浅棕色,最后变成深棕色。
等醋的味道变得浓郁醇厚,颜色也稳定下来后,发酵就基本完成了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过滤和陈酿。准备一个干净的纱布,把发酵好的醋液倒进去过滤,把里面的粮食残渣过滤掉,得到清澈的醋汁。过滤后的醋汁可以装到干净的玻璃瓶里,密封起来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陈酿。陈酿的时间越长,醋的味道就越香,口感也越柔和。一般陈酿1-2个月就可以吃了,要是能陈酿半年以上,味道会更好。陈酿的时候要注意,刚开始的一两周可以偶尔打开瓶盖放放气,因为里面可能还有少量的发酵气体,之后就可以完全密封了。
用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醋,没有添加剂,味道纯粹,带着粮食的天然香气。平时用来凉拌菜,醋香浓郁,能让菜的口感更清爽;炒菜的时候加一点,能去除食材的腥味,提升鲜味;做饺子蘸料更是少不了,一口下去,酸香可口,让人胃口大开。做醋怎么做法好吃又简单,其实关键就是掌握好发酵的温度和时间,还有就是全程保持干净卫生,只要注意这几点,新手也能做出美味的家常醋。自己酿的醋,不仅吃着放心,还带着一份自己动手的成就感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给亲戚朋友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,比如发酵的时候没有香味,或者出现异味,这大多是因为温度不合适或者容器不干净导致的。如果温度太低,发酵速度会变慢,甚至不发酵;温度太高,容易滋生杂菌,让醋变质。所以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,保持容器和工具的清洁。还有就是水的用量,水太少醋会太浓,味道太烈;水太多醋会太稀,味道不够浓郁,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。只要多尝试几次,掌握了其中的技巧,就能轻松做出好吃又简单的家常醋,让每一顿饭都因为这自制的醋而多一份独特的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