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一冷,就总想着喝口热乎的汤,暖融融地从喉咙滑到胃里,浑身都舒坦。在众多汤品里,龙骨汤是最家常也最讨喜的一种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就着馒头,都能让人吃得满足。要做好这道汤,不用太复杂的调料,关键在于食材的新鲜和步骤的细致,毕竟家常味讲究的就是那份原汁原味的鲜。
选龙骨是做好汤的第一步,这可是汤鲜不鲜的基础。去菜市场买的时候,得挑那种带着点瘦肉的龙骨,太瘦的炖出来汤寡淡,太肥的又容易腻。最好是让摊主给剁成块,块头不用太小,大概两指宽就行,这样炖的时候骨头里的骨髓能慢慢炖出来,汤的味道才够浓郁。挑的时候用手摸一摸,肉质紧实不松散,闻着没有异味,这样的龙骨才新鲜。要是当天吃不完,买回家后先分成小份装在保鲜袋里冻起来,吃的时候提前解冻,口感也不会差太多。
买回来的龙骨不能直接下锅,得先处理干净。第一步是泡血水,把龙骨放进大碗里,倒上足量的冷水,没过所有骨头,泡上一个小时左右。中间可以换一两次水,这样能把骨头里的血水充分泡出来,炖出来的汤才不会浑浊,也能减少腥味。泡好后,把龙骨捞出来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备用。接下来是焯水,这一步也很关键,能进一步去除杂质和腥味。锅里放冷水,放入龙骨,再丢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煮开。等水开后,会看到表面浮起一层灰褐色的血沫子,这时候要用勺子慢慢撇干净,撇得越干净越好。撇完血沫后,把龙骨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一下表面残留的杂质,千万不能用冷水,不然肉质会紧缩,炖出来就不软烂了。
处理好的龙骨就可以下锅炖了,家里有砂锅最好用砂锅,砂锅保温性好,受热均匀,炖出来的汤更香。把砂锅洗干净,放入龙骨,再加入足量的开水,水量要一次加够,没过龙骨还要高出两三厘米,中途最好不要再加水,实在要加也得加热水。然后放入几片生姜、一颗八角和一小块桂皮,不用放太多香料,不然会掩盖龙骨本身的鲜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炖,小火炖出来的汤才清亮,肉质也会更软烂。炖的时候不要盖严锅盖,留一条小缝,让里面的热气能散出去一些,避免汤溢出来,也能让一些腥味随着热气挥发掉。
炖龙骨汤的时候,可以加点配菜,让汤的口感更丰富,营养也更均衡。常见的配菜有玉米、胡萝卜、山药、莲藕这些,都是家常又好吃的食材。玉米要选甜玉米,切成段;胡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;山药去皮切成厚片,泡在水里防止氧化变黑;莲藕去皮切成块。什么时候加配菜要看食材的熟烂程度,玉米和胡萝卜比较耐炖,可以在龙骨炖了一个小时后放进去;山药和莲藕容易烂,要在出锅前半小时放进去。加了配菜后,继续用小火炖,让配菜的味道和汤融合在一起,这样既有肉香,又有蔬菜的清甜。
炖龙骨汤最讲究的就是火候和时间,小火慢炖是秘诀。从大火烧开转小火后,至少要炖两个小时,时间越长,龙骨越软烂,汤的味道也越浓郁。炖的时候可以偶尔搅拌一下,防止龙骨粘在锅底。等炖到差不多的时候,就可以调味了,加盐是关键,盐不能放太早,不然会让肉质变硬,汤的鲜味也会被抑制。一般在出锅前半小时左右放盐,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添加,搅拌均匀后再继续炖。如果喜欢喝稍微带点味道的,可以加点少许胡椒粉,提鲜又暖胃。要是喜欢香菜或者葱花,出锅前撒一把,翠绿的颜色点缀在汤里,看着就有胃口,闻着也更香。
等汤炖好后,关火焖上五分钟,让味道再融合一下。然后就可以盛出来享用了,一碗热气腾腾的龙骨汤,汤清亮浓郁,龙骨肉质软烂,一咬就脱骨,配菜吸收了汤的鲜味,也变得格外好吃。喝一口汤,鲜中带着甜,暖乎乎的,从胃里暖到心里。这样做出来的龙骨汤,没有复杂的步骤,也没有昂贵的调料,全靠食材本身的新鲜和耐心的炖煮,这就是家常龙骨汤最好吃的秘诀。不管是家人聚餐还是自己独食,这样一碗汤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,简单又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