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的早餐记忆里,薄脆总是占有一席之地。刚炸好的薄脆金黄酥脆,咬上一口“咔嚓”作响,无论是配豆浆、豆腐脑,还是夹在烧饼里,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但想要在家做出正宗又好吃的薄脆,却不是随便调面糊炸一下那么简单,得在食材、手法和火候上都多下点功夫。
首先得选对食材,这是薄脆好吃的基础。面粉最好用中筋面粉,也就是平时做馒头、饺子的普通面粉,它的筋度适中,既不会因为筋度太高导致薄脆发硬,也不会因为筋度太低而缺乏韧性,炸出来的口感才会酥脆又带点嚼劲。水要用常温的清水,不能用热水,热水会让面粉中的蛋白质变性,影响面团的延展性;也不用冰水,冰水会延缓面筋的形成,揉面的时候不容易成团。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,能提升薄脆的底味,要是喜欢带点香气,还可以加一小勺白芝麻,白芝麻的香味和薄脆的酥脆搭配在一起,能让味道更有层次。食用油方面,炸薄脆要用烟点高的油,比如菜籽油、大豆油,这类油不仅耐高温,炸出来的薄脆还会带有独特的油香,比用橄榄油或者花生油更合适。
接下来是揉面,这一步决定了薄脆的口感是否均匀。把中筋面粉倒在案板上,中间挖个小坑,放入盐和白芝麻,然后慢慢倒入清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接着用手开始揉面,揉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松散的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这个过程不能太心急,要耐心揉,直到面团表面没有干粉,摸起来细腻光滑为止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湿布醒发,醒发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,醒发的目的是让面团中的面筋松弛,这样后续擀皮的时候才更容易擀得薄而均匀,不会因为面筋太紧而回缩。醒发的时候要注意保湿,湿布一定要盖严实,不然面团表面会变干,影响后续操作。
醒发好的面团就可以开始擀皮了,这是薄脆做得薄的关键步骤。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擀面杖先擀成一个大的圆饼,然后撒上少许干面粉防粘,再继续擀。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从中间向四周擀,不要只擀一个地方,不然面饼会厚薄不一。擀皮的过程中可以不时地把面饼提起来,换个方向再擀,这样能保证面饼各个部位的厚度一致。要把面饼擀得尽可能薄,理想的厚度大概和一张薄纸差不多,越薄炸出来的薄脆就越酥脆。擀好之后,用刀把面饼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,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,一般切成10厘米左右的方块就很合适。切好的薄脆胚上可以用刀划几道小口,这样炸的时候薄脆不会鼓起来,受热也更均匀,还能增加美观度。
然后就是油炸环节,火候的控制直接影响薄脆的成败。在锅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就可以下薄脆胚了。怎么判断油温到了六成热呢?可以用一根筷子插入油中,如果筷子周围有细小的气泡冒出,就说明油温差不多了。下薄脆胚的时候要一片一片地放,不要一次放太多,不然薄脆会粘在一起,影响炸制效果。薄脆胚下锅后,要用筷子轻轻拨动,让它受热均匀,避免炸糊。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薄脆的颜色变化,当薄脆变成金黄色的时候,就可以捞出来了。捞出来的薄脆要放在吸油纸上,吸掉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才不会油腻。炸好的薄脆要放凉后再吃,放凉后的薄脆会更酥脆,刚炸好的时候虽然也脆,但温度太高,口感会稍差一些。
其实薄脆怎么做正宗又好吃,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掌握。比如在揉面的时候,可以加入少许泡打粉,泡打粉能让薄脆炸出来更蓬松酥脆,但要注意用量,不能太多,不然会有异味。另外,炸薄脆的油温不能太低,油温太低的话,薄脆会吸很多油,变得油腻不堪;但油温也不能太高,太高的话薄脆表面容易炸糊,里面却还没熟。还有就是擀好的薄脆胚如果不能马上炸,可以用湿布盖起来,防止变干,变干的薄脆胚下锅后容易碎。如果一次做太多吃不完,剩下的薄脆要密封保存,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避免受潮,受潮后的薄脆会变软,失去酥脆的口感,要是受潮了,可以再放回油锅中复炸几秒,就能恢复酥脆了。
在家做薄脆虽然步骤多了一些,但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,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薄脆金黄酥脆地出锅时,那种成就感是买现成的薄脆无法比拟的。而且自己做的薄脆可以控制油和盐的用量,吃起来更健康。早上起来,煮一碗豆浆,配上几片自己做的薄脆,简单又美味的早餐就做好了。或者把薄脆夹在烧饼里,再加点生菜和酱料,就是一份可口的小吃。掌握了这些方法,就能轻松做出正宗又好吃的薄脆,让家人和朋友都能品尝到这份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