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一吹,街头巷尾的糖炒板栗香就飘满了整条街,热乎乎的栗子捧在手里,剥开外壳咬一口,粉糯香甜的滋味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。可外面买的板栗总有些不尽如人意,要么糖放得太多齁得慌,要么炒得太干咬起来费劲,其实自己在家做,不仅干净卫生,还能根据口味调整,想知道板栗怎么做才很香好吃呢?今天就来分享几道家常又美味的板栗做法,新手也能轻松学会。
要说最经典的板栗吃法,糖炒板栗绝对排第一。以前总觉得这是街头小贩的专属手艺,后来跟着家里老人学了一次才知道,原来在家用铁锅就能做。做糖炒板栗,选栗子是关键,要挑那种外壳光滑、分量沉的,捏起来硬邦邦的,这样的栗子果肉饱满,炒出来才够香。买回来的栗子先泡上半小时,用干净的刷子把外壳缝隙里的泥垢刷干净,然后用刀在每个栗子的外壳上划一道深点的口子,这一步可不能省,既能让栗子受热均匀容易开口,还能让糖汁渗进去,吃起来更入味。划好口的栗子沥干水分,放在通风处晾一会儿,让表面的水分稍微收一收。
接下来准备一口干净的铁锅,先把锅烧干,然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能润锅底就行。油热后把晾好的栗子倒进去,转中小火慢慢翻炒,这时候要耐心点,不停翻动让每个栗子都均匀地裹上油。炒个五六分钟,看到栗子的外壳开始有点发亮,就可以加白糖了,白糖的量根据自己的口味来,一般一斤栗子配一两白糖刚好。加完白糖后继续翻炒,很快白糖就会融化,变成黏稠的糖浆,这时候要加快翻炒的速度,防止糖浆糊在锅底。等每个栗子都裹上一层薄薄的糖浆,就可以加一小碗清水,盖上锅盖焖十分钟。焖的过程中糖浆会慢慢渗透到栗子里面,让果肉变得更甜润。十分钟后打开锅盖,转大火快速翻炒,把锅里的水分炒干,直到栗子表面的糖浆变得干爽发亮,就可以关火盛出来了。刚炒好的栗子还很烫,别急着吃,晾个三五分钟再剥,外壳一剥就开,里面的果肉金黄饱满,咬一口又香又甜,比外面买的还好吃。
除了糖炒,板栗炖鸡也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,秋冬季节吃再合适不过了,暖身又滋补。这道菜做起来也不复杂,先把三黄鸡处理干净,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用清水泡出血水,然后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煮开撇去浮沫,把鸡肉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。板栗可以用之前炒好的,也可以用生板栗,生板栗的话要先煮熟,然后剥去外壳和内皮,露出淡黄色的果肉。锅里倒油,油热后放姜片、葱段和几颗八角炒出香味,然后把焯好水的鸡肉倒进去,大火翻炒至鸡肉表面微黄,逼出里面的油脂。接着加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和适量的冰糖,翻炒均匀让鸡肉上色,然后倒入没过鸡肉的热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。炖到鸡肉快熟的时候,把处理好的板栗倒进去,继续炖二十分钟左右,直到鸡肉软烂,板栗吸饱了汤汁变得粉糯。最后开大火收汁,汤汁浓稠的时候加少许盐调味,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道菜里的板栗吸收了鸡肉的鲜香和汤汁的浓郁,吃起来比鸡肉还受欢迎,每次做这道菜,栗子都先被抢光。
如果喜欢吃甜口的甜点,桂花糯米板栗绝对是不错的选择,做法简单,颜值还高。先把板栗煮熟剥壳,然后把糯米提前泡上两三个小时,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,加适量的白糖和少许清水,搅拌均匀后放进蒸碗里,铺一层糯米,放一层板栗,再铺一层糯米,这样层层叠加,最后在表面撒上一把干桂花。把蒸碗放进蒸锅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四十分钟,直到糯米变得软糯。蒸好后取出蒸碗,稍微放凉一点,倒扣在盘子里,一份香气四溢的桂花糯米板栗就做好了。糯米的软糯、板栗的香甜和桂花的清香融合在一起,每一口都让人觉得温暖又满足,不管是作为早餐还是下午茶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
很多人做板栗的时候会遇到剥壳难、内皮不好去的问题,其实有几个小技巧很实用。如果是生板栗,把它放进冰箱冷冻室冻上两三个小时,拿出来后用刀一削,外壳就很容易剥开;如果是煮熟的板栗,剥壳前先在热水里泡几分钟,或者用微波炉加热三十秒,内皮就会和果肉分离开,轻轻一撕就掉。另外,挑选板栗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买那种外壳有虫眼、有裂痕的,还有如果栗子的尾部有绒毛脱落,说明可能不新鲜了,这样的栗子果肉容易干瘪,口感不好。
其实板栗怎么做才很香好吃呢?关键在于选对食材和掌握小技巧,不管是炒、炖还是蒸,只要用心做,都能做出美味的板栗。秋冬季节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,价格实惠,营养也丰富,板栗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,适量吃对身体有好处。闲暇的时候,不妨买上几斤板栗,试着做一道自己喜欢的板栗美食,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和家人分享,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。热乎乎的板栗下肚,驱散了秋日的凉意,留下的都是香甜的滋味,这大概就是秋冬季节最温暖的美食记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