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眼里,“臭”和“好吃”似乎是一对反义词,但在美食的世界里,这两者往往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就像臭豆腐、臭鳜鱼一样,有一种菌包也是靠着独特的“臭味”圈粉无数,闻着上头,吃着却鲜到骨子里。不少人尝试在家做这种菌包,却总也做不出那股子地道的臭香味道,要么臭得发腻,要么香得寡淡。其实想做出又臭又好吃的菌包,关键不在复杂的调料,而在对食材和发酵过程的把控,今天就把这份家常做法分享给大家,材料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,步骤也不繁琐,照着做保准成功。
做菌包,选对菌种是基础,也是决定味道的第一步。很多人会跟风买一些稀有菌种,反而容易失败。对于新手来说,平菇菌种就是最好的选择,不仅成活率高,而且发酵后能自然产生一种醇厚的香气,和“臭”味搭配得恰到好处。菌种可以在当地的农资店买,也能在靠谱的网上店铺订购,买的时候要选那种菌丝洁白、没有杂色斑点的,用手摸起来干爽不发黏,这样的菌种活性强,发酵效果才好。除了菌种,培养基的搭配更是重中之重,这直接关系到菌包能不能发出那股独特的“臭”味。
培养基的核心是“粗料打底,细料提味”。粗料首选玉米芯,新鲜的玉米芯要先晒干,再用粉碎机打成1厘米左右的碎块,这样既能保证透气性,又能为菌丝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。然后搭配麦麸和米糠,麦麸选带点麸皮的,蛋白质含量高,米糠则要选新鲜的,避免有霉变味。另外,一定要加上少量的棉籽壳,这是让菌包产生“臭”味的关键材料之一,棉籽壳本身带有一种特殊的油脂味,发酵后会转化成独特的香气,而且能让菌肉更加肥厚。比例方面可以灵活调整,一般来说玉米芯50%、麦麸20%、米糠15%、棉籽壳10%,再加上5%的生石灰调节酸碱度,这样的配比既科学又实用。
材料准备好后,就要进行预处理,这一步不能马虎。玉米芯和棉籽壳要先用温水浸泡,浸泡时间至少8小时,让它们充分吸饱水分,用手攥紧能滴出少量水就刚好。泡好后捞出来沥干,然后和麦麸、米糠混合均匀,再加入生石灰,一边加一边搅拌,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能沾到。接下来是灭菌,这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,很多人做的菌包发臭发苦,就是因为灭菌不彻底。可以用家里的高压锅,把混合好的培养基装进去,上汽后压30分钟,如果没有高压锅,用普通的蒸锅也行,就是要蒸1个小时以上,确保彻底杀灭里面的杂菌。灭菌完成后不要急着用,要放在阴凉处冷却到常温,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。
接种环节要讲究“无菌操作”,虽然是家常做法,但细节不能省。先把冷却好的培养基放进干净的塑料袋里,袋子选专用的菌包袋,透气性好,不容易破。装的时候要边装边压实,避免里面有空气,装到袋子的三分之二处就可以了,然后在中间扎一个小孔,方便接种。菌种在接种前要先掰成小块,大小和指甲盖差不多,然后用干净的筷子把菌种放进小孔里,再用湿毛巾把洞口封住,这样既能保持湿度,又能防止杂菌进入。接种完成后,把菌包放在温暖避光的地方,温度控制在25到28摄氏度之间,这个温度最适合菌丝生长。
发酵过程是菌包“臭香”味道形成的关键时期,也是最需要耐心的阶段。前3天不要打开袋子,让菌种在里面充分定植,3天后可以每天打开袋子通风10分钟,让菌丝呼吸新鲜空气。大概7天左右,就能看到白色的菌丝开始蔓延,这时袋子里会慢慢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酸味,这是正常的现象。15天左右,菌丝就会布满整个菌包,这时“臭味”就会越来越明显,这种臭味不是那种刺鼻的异味,而是一种混合着鲜香的味道,闻着就让人有食欲。如果发酵过程中出现黑色的斑点,说明有杂菌污染,要及时扔掉,避免影响其他的菌包。
当菌包表面出现小小的菌蕾时,就说明可以进行出菇管理了。这时要把菌包袋的口打开,每天往菌包表面喷一次水,保持湿润,但不要喷太多,避免积水。同时要注意温度,白天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,晚上可以适当降低温度,形成温差,这样能促进菌菇快速生长。大概5到7天,菌菇就会长到七八成熟,这时就可以采收了,采收的时候要从根部轻轻掰下,不要用力拉扯,以免损伤菌包,采收后还能再长一茬。
做好的菌包,无论是炒着吃还是炖着吃,都非常美味。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清炒,把菌菇撕成条,焯水后捞出,锅中放少许油,放入蒜末爆香,然后把菌菇放进去翻炒,加一点盐和生抽调味就可以了。炒好的菌菇,口感肥厚有嚼劲,那股独特的“臭味”转化成了浓郁的鲜香,一口下去,鲜汁四溢,越吃越香。也可以用来炖鸡汤,把菌菇和鸡肉一起放进砂锅里,慢炖一个小时,鸡汤会变得非常醇厚,菌菇吸收了鸡汤的营养,味道更加鲜美,连汤都喝不够。
很多人一开始会对这种“臭”味望而却步,但只要尝过一口,就会被它的味道征服。其实做菌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关键是选对材料、做好灭菌和发酵,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又臭又好吃的菌包。在家做菌包,不仅干净卫生,而且充满了乐趣,看着菌菇从小小的菌蕾长成饱满的菌包,那种成就感是买现成的菌包无法比拟的。闲暇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次,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份独特的美食体验,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种独特的味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发酵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菌包的情况,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发酵时间,温度低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发酵时间,温度高的时候则要缩短,避免发酵过度。另外,培养基的水分也要控制好,水分太多容易腐烂,水分太少则会影响菌丝生长。只要掌握了这些小技巧,就能轻松做出地道的臭香菌包,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招待朋友,都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,让大家在“臭”味中感受到美食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