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总想来点暖身又下饭的硬菜,腌黄鸡就特别合适。这道菜不用复杂的调料,也不用长时间守在灶台前,家常做法简单易学,做好后鸡肉紧实入味,连骨头缝里都透着鲜香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就着小酒,都能让人吃得满足。很多人觉得腌肉麻烦,其实腌黄鸡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调料比例和腌制时间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做腌黄鸡,选对鸡是第一步,这直接影响最终的口感。最好选农村散养的三黄鸡,这种鸡生长周期长,肉质紧实有弹性,不像速成鸡那样松散无味。如果买不到散养的,菜市场新鲜的肉鸡也可以,但尽量选鸡龄在半年左右的,重量控制在两斤到两斤半之间最合适,太大的鸡不易入味,太小的又没什么肉。买鸡的时候让摊主帮忙处理干净,去掉内脏、鸡头和鸡爪上的指甲,回家后再用清水仔细冲洗几遍,尤其是鸡肚子里的血水和杂质,一定要冲干净,不然会有腥味。冲洗干净后,把鸡表面的水分擦干,或者用厨房纸巾吸干,这样后续腌制的时候更容易挂住调料。
接下来就是腌料的准备,家常做法不需要太多花哨的调料,家里常用的几样就能调出好味道。首先是盐,这是腌制的灵魂,能让鸡肉入味还能起到保鲜的作用,两斤左右的鸡大概需要五十克盐,也就是平时吃饭用的勺子两勺左右。然后是料酒,主要用来去腥增香,用普通的黄酒或者料酒都可以,大概三十毫升就够了。生姜和大蒜是必不可少的,生姜切片,大蒜拍碎,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喜欢姜蒜味浓一点的就多放一些。如果家里有八角、桂皮和香叶,也可以放一点,能增加香味的层次感,但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鸡肉本身的鲜味。另外,还可以准备一小把花椒和干辣椒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些干辣椒,不吃辣的话只放花椒提味就行。
腌黄鸡的腌制过程很简单,但一定要有耐心。先把处理好的鸡放在一个大盆里,然后把盐均匀地抹在鸡的表面,包括鸡肚子里、鸡皮下面和鸡腿的缝隙处,抹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按摩一下,让盐更好地渗透进去。接着放入姜片、蒜碎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花椒和干辣椒,再倒入料酒,用手把调料和鸡充分揉搓均匀,确保每一处都沾满腌料。如果有时间的话,最好把鸡皮稍微拨开一点,把腌料塞到鸡皮下面,这样腌制出来的鸡肉会更入味。揉搓好之后,在盆上面盖上一层保鲜膜,或者把鸡放进保鲜袋里密封好,放入冰箱冷藏腌制。腌制时间很关键,最短不能少于八个小时,最好是腌制十二个小时以上,这样鸡肉才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,吃起来才够香。如果是晚上准备,腌一整晚,第二天中午或者晚上做正好。
腌制好的腌黄鸡,烹饪方式也很简单,蒸或者炖都可以,蒸出来的鸡肉更紧实,炖出来的则更软烂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。这里推荐蒸的做法,能最大程度保留鸡肉的鲜味。先把蒸锅烧开,然后把腌制好的鸡连同腌料一起放进蒸盘里,鸡肚子里可以塞一些葱段,增加香味。如果鸡比较大,可以把鸡切成两半再蒸,这样更容易熟。把蒸盘放进蒸锅里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,蒸四十到五十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鸡的大小调整。蒸到二十分钟的时候,可以把蒸盘拿出来,给鸡翻个面,让两面都能均匀受热,蒸出来的鸡肉口感更好。
判断腌黄鸡是否蒸熟,可以用筷子戳一下鸡的大腿部位,如果筷子能轻松戳进去,没有血水渗出来,就说明已经熟了。蒸熟后不要马上开盖,让鸡在蒸锅里焖五分钟,这样鸡肉会更嫩。取出蒸好的腌黄鸡,稍微放凉一点再切块,这样切的时候不容易散。切好后可以把蒸出来的汤汁淋在鸡肉上,或者用汤汁拌米饭,味道特别鲜。如果喜欢吃重口味的,可以准备一些蘸料,比如用生抽、醋、蒜末和香油调成的蘸料,蘸着鸡肉吃,味道更丰富。
做腌黄鸡还有几个小技巧,大家可以记一下。第一,腌制的时候盐的用量要合适,太少了鸡肉不入味,太多了又会太咸,按照每斤鸡二十五克盐的比例来放,基本不会出错。第二,腌制的时候一定要密封好,放在冰箱冷藏,这样既能防止串味,又能让鸡肉更好地吸收腌料的味道。第三,蒸鸡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火,中火慢蒸,这样鸡肉才会嫩,不会柴。第四,如果家里没有蒸锅,用高压锅也可以,高压锅盖阀后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够了,速度更快,但口感会比蒸的稍微差一点。
秋冬季节,家人围坐在一起,端上一盘香喷喷的腌黄鸡,配上热气腾腾的米饭,暖心又暖胃。这道菜做法简单,食材也容易买到,平时在家做完全没问题。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自己家人吃,都是一道不错的选择。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试试,相信你也能做出好吃又简单的腌黄鸡,让家人都爱上这道家常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