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肉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就着馒头,那股子香嫩香甜的味道总能让人多吃两碗。不过不少人在家做面肉时,要么味道寡淡,要么肉质发柴,总达不到外面馆子的水准。其实想做出香甜好吃的面肉,关键不在复杂的调料,而在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怎么把家常面肉做得软糯香甜,让全家人都抢着吃。
要让面肉香甜好吃,选对肉是第一步,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很多人会纠结选瘦肉还是肥肉,其实最适合做面肉的是五花肉,而且得是带皮的三层五花肉。这种肉肥瘦相间,一层肥一层瘦层层分明,吃起来不会太腻也不会发柴。挑选的时候要注意看肉的颜色,新鲜的五花肉颜色是粉红色的,脂肪部分呈乳白色,摸起来有弹性,按压下去能很快回弹。如果肉的颜色发暗或者发灰,就说明不够新鲜,做出来的面肉味道会大打折扣。另外,不要选太肥或者太瘦的部位,太肥的话吃起来会腻得慌,太瘦了又容易炒干,失去那种软糯的口感。把选好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,大概两厘米见方就差不多,这样既方便入味,吃起来也有满足感。
切好肉之后,不能直接下锅炒,提前腌制一下才能让味道更好地渗进去,这也是面肉香甜好吃的关键步骤。先把切好的肉放进大碗里,加入适量的生抽、少许老抽、一勺料酒、一小勺白糖和几片姜片。生抽能增加鲜味,老抽主要是上色,让面肉看起来红亮有食欲,料酒可以去除肉的腥味,白糖则是让面肉带有一丝自然的香甜味,千万不能省略。然后用手把调料和肉抓匀,确保每一块肉都裹上调料,之后盖上保鲜膜,放进冰箱冷藏腌制至少一个小时,时间充裕的话腌制三个小时更好。这样肉不仅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,还能让肉质变得更松弛,后续烹饪的时候更容易软烂。腌制的时候不用放盐,因为生抽本身有咸味,后面烹饪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口味调整,避免一开始盐放多了导致味道过咸。
腌制好的肉就可以开始烹饪了,热锅凉油是炒面肉的小窍门。先把锅烧干,然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因为五花肉本身会出油。等油烧到六成热的时候,把腌制好的肉连同姜片一起倒进锅里,用中火慢慢翻炒。刚开始炒的时候会看到肉里的水分慢慢出来,这时候不要急着加水,继续翻炒,让肉里的油脂逐渐逼出来,这样炒出来的面肉会更香,而且不会腻。炒到肉的表面微微发黄,边缘有点焦香的时候,加入一小块冰糖,用铲子不停翻炒,让冰糖慢慢融化,并且均匀地裹在每一块肉上。冰糖融化后会形成一层淡淡的糖色,能让面肉的颜色更红亮,味道也更香甜。这里要注意火候,不要用大火,不然冰糖容易炒糊,会有苦味,影响整体口感。
等冰糖完全融化裹匀肉之后,加入适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肉,因为后面需要焖煮让肉软烂。然后放入一个八角、一片香叶和一小块桂皮,这些香料能增加面肉的香味,但不要放太多,不然会掩盖肉本身的鲜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。焖煮的时间根据肉的大小和火候来定,一般需要四十到五十分钟。在焖煮的过程中不要频繁开盖,以免香味和热量流失,影响肉的软烂程度和味道。煮到差不多的时候,可以打开锅盖看看,用筷子戳一下肉,如果能轻松戳透,就说明肉已经煮软烂了。这时候如果锅里还有较多的汤汁,可以转大火收汁,让汤汁慢慢变浓稠,紧紧裹在肉上,这样面肉吃起来会更入味,味道也更香甜。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炒,防止肉粘在锅底。
最后收汁完成,关火前可以撒上少许葱花或者香菜点缀一下,一道香甜好吃的家常面肉就做好了。刚出锅的面肉色泽红亮,闻起来香气扑鼻,夹一块放进嘴里,肉质软糯,入口即化,带着淡淡的香甜味,一点都不腻。不管是配着白米饭,还是就着刚蒸好的馒头,都是绝配。很多人做面肉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要么煮的时间不够,肉不够软烂,要么调料放得不对,味道不够丰富。其实只要掌握好选肉、腌制、炒糖色和焖煮这几个步骤,注意火候和调料的搭配,在家也能做出比馆子还好吃的面肉。面肉怎么做才香甜好吃呢?关键就是这些简单的小细节,只要多尝试几次,就能熟练掌握,每次都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美味面肉。
有时候家里人多的时候,我会多做一些面肉,不仅当天吃,剩下的面肉第二天加热一下,味道会更浓郁。加热的时候可以稍微加一点点水,不然容易干。也可以把剩下的面肉和土豆块一起炖,土豆吸收了面肉的汤汁,变得软糯香甜,也是一道非常好吃的家常菜。其实美食的魅力就在于这些简单的烹饪过程,用普通的食材,通过用心的制作,就能做出让人满足的美味。面肉作为一道经典的家常菜,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和家庭味道,用心做好每一步,就能让这道普通的菜肴焕发出不一样的香甜滋味,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那道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