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饮食里,馒头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。刚出锅的热馒头,咬一口扎实又带着麦香,配着炒菜或者咸菜都特别下饭。很多人自己在家做馒头时,总容易遇到馒头蓬松度不够或者口感发黏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出密实好吃的馒头,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在于把每一个步骤都做细致。
首先得说说食材的选择,这是做好馒头的基础。做馒头用的面粉,不用选那些特别精细的高筋面粉,普通的中筋面粉就刚刚好。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既能保证馒头有足够的筋性,又不会因为筋度太高导致口感过硬。很多人可能会纠结要不要用自发粉,其实还是建议用普通面粉搭配干酵母来做,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发酵的过程,也更容易做出密实的口感。酵母的话,要选活性好的,用之前可以先拿温水激活一下,这样发酵效果会更稳定。另外,水的用量也很关键,一般来说,面粉和水的比例大概是2:1,但具体还要看面粉的吸水性,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可能会有差异,所以加水的时候要一点点加,边加边搅拌,避免一次性加太多水导致面团太稀。
接下来是发面环节,这一步直接影响馒头的口感和质地。先把面粉倒在盆里,中间挖一个小坑,把激活好的酵母水倒进去,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少量盐。白糖能给酵母提供养分,让发酵更充分,盐则可以增加面粉的筋性,让馒头更有嚼劲。然后用筷子把面粉和液体搅拌成絮状,接着就可以开始揉面了。揉面的时候要用上力气,把面团里的空气都揉出去,一直揉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,不粘手也不粘盆为止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发酵的温度很重要,一般在28到30摄氏度之间最合适,这个温度下酵母活性最高。可以把面团放在阳光下,或者放在温暖的厨房角落里,发酵时间大概需要1到2个小时,具体要看面团的状态。当面团涨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戳一个洞,洞不塌陷也不回缩,就说明发酵好了。
发酵好的面团不能直接用来做馒头,还需要进行排气。排气这一步是让馒头变得密实的关键,很多人做的馒头里面有大孔洞,就是因为排气不彻底。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撒上少量干面粉,然后用手掌用力按压面团,把面团里的空气都挤出来。按压之后再反复揉面,揉的时间可以长一些,大概揉10到15分钟,直到面团重新变得光滑有弹性,而且切开面团后,里面没有明显的气孔。揉好之后,把面团搓成一个长条,然后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馒头坯。切的时候要注意,刀要锋利,切下去要干脆利落,避免馒头坯变形。切好的馒头坯不要马上上锅蒸,还要进行二次醒发。把馒头坯摆放在蒸笼里,每个馒头坯之间要留一些空隙,避免蒸的时候粘在一起。然后盖上蒸笼盖,静置15到20分钟,让馒头坯再次涨大一点。二次醒发很重要,这能让馒头在蒸的时候更好地定型,而且口感也会更松软密实。
最后就是蒸制环节了。蒸馒头要用冷水上锅,把蒸笼放在火上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。蒸制的时间要根据馒头的大小来定,一般来说,中等大小的馒头蒸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。蒸的时候要注意,蒸笼盖一定要盖严实,不能漏气,否则会影响馒头的口感。蒸好之后不要马上开盖,要先关火,焖3到5分钟再开盖。这一步叫做“虚蒸”,虚蒸可以防止馒头因为突然遇到冷空气而塌陷。开盖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让蒸笼盖上的水珠滴到馒头上,以免馒头表面变得湿黏。刚蒸好的馒头,表皮光滑,摸起来很有弹性,咬一口下去,密实又有嚼劲,满满的麦香味,这样的馒头才好吃。
其实馒头怎么做才密实好吃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,就是把选料、发面、排气、醒发和蒸制这几个步骤都做好。只要多尝试几次,掌握好每个步骤的要点,就能做出家里人都爱吃的密实馒头。每次自己蒸馒头,看着白白胖胖的馒头从蒸笼里拿出来,那种成就感是买现成馒头比不了的。而且自己做的馒头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也更健康放心。平时早餐的时候,热上两个馒头,配一碗粥和一个鸡蛋,简单又营养;晚上不想做饭的时候,蒸几个馒头,再炒个简单的青菜,就是一顿美味的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