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里不少人都喜欢吃那种脆爽的扒皮,不管是凉拌还是炒菜,一口下去嘎吱作响,带着鲜美的味道,特别开胃。但很多人自己在家做的时候,总容易遇到扒皮软趴趴、发腻或者没味道的问题,其实关键还是没掌握对方法。想要知道扒皮怎么做才脆好吃,首先得从最基础的选料开始下功夫,食材选对了,后续步骤才能事半功倍。
选扒皮的食材时,得挑新鲜度高的,就拿最常见的猪肉皮来说,要选那种刚从鲜肉上剥下来的,表皮摸起来光滑平整,没有斑点或者破损,而且皮下面的脂肪层要薄。要是脂肪太多,后续处理不干净,做出来的扒皮就会油腻腻的,脆度也上不去。有些人图方便买冷冻的,虽然也能做,但新鲜的皮纤维更紧实,做出来的脆感会更自然。另外,选的时候可以稍微捏一下,有弹性的皮说明品质更好,这可是不少常做饭的人总结出来的小经验,对后续口感影响很大。
选好食材后,处理步骤是决定扒皮脆不脆的关键。先把扒皮平铺在案板上,用刀仔细刮掉内侧的脂肪,刮的时候要顺着纹理,一点一点慢慢刮,直到看到干净的皮层为止。这一步千万不能偷懒,要是残留一点脂肪,煮的时候就会融化到皮里,让扒皮变得软塌塌的,完全没有脆劲。刮完脂肪后,再用清水冲洗几遍,然后用盐和白醋按照1:1的比例调成水,把扒皮放进去浸泡15分钟左右。盐能去除表面的杂质,白醋则能让表皮更紧实,还能去掉一些腥味,泡完后再用清水冲干净,这时候的扒皮摸起来就已经有点紧绷感了。
接下来是焯水环节,这一步既能去腥味,又能为后续的脆感打基础。锅里加足量的冷水,把处理好的扒皮放进去,再丢几片姜片、几段葱段,倒一勺料酒。水开后会浮起一层浮沫,这是扒皮里的血沫和杂质,一定要用勺子撇干净,不然会影响味道和口感。焯水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3到5分钟,看到扒皮稍微收缩、颜色变白就可以捞出来了。捞出来的瞬间,要马上放进提前准备好的冰水里浸泡,冰水的温度越低越好,这样冷热交替能让扒皮的纤维迅速收缩,变得更有弹性,后续煮制后也更容易形成脆爽的口感。很多人焯水后直接就煮,忽略了过冰水这一步,难怪做出来的扒皮不够脆。
焯水过凉后,就可以进入煮制阶段了。锅里重新加清水,水量要没过扒皮,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香料,一般放一颗八角、一小块桂皮、一片香叶就够了,香料太多会掩盖扒皮本身的香味。再放几片姜片、葱段,加适量的盐和少许生抽调味,生抽主要是提鲜,不要放太多以免颜色太深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煮,煮的时候要保持水面微微冒泡的状态,不能用大火猛煮,否则扒皮容易煮烂。煮的时间要根据扒皮的厚度来定,一般20到30分钟就差不多了,判断的方法是用筷子轻轻扎一下,能轻松扎透但又不会觉得软烂,这时候就可以关火了。
煮好的扒皮不要马上吃,这一步的冷却处理同样重要。把扒皮捞出来,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自然冷却,要是天气热,可以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1到2小时。冷却后的扒皮质地会变得更加紧实,表面也会有点微微发皱,这时候不管是切还是撕,都能保持很好的形状,吃起来脆感也更明显。很多人着急尝味道,煮好就直接切了吃,结果发现口感还是偏软,就是因为没给扒皮足够的冷却时间,纤维还没完全固定住。
冷却好的扒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烹饪了,不管哪种做法,都能保持脆爽的口感。比如做凉拌扒皮,把扒皮切成细条,加入蒜末、小米辣、香醋、生抽、香油,再撒点香菜和葱花,拌匀后静置5分钟让味道入味,一口下去脆嫩爽口,酸香开胃,特别适合夏天当凉菜吃。要是喜欢吃热菜,就把扒皮切成块,和青椒、木耳一起炒,炒的时候火候要大一点,快速翻炒几下,加入适量调味料就可以出锅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扒皮的脆感,不会因为炒太久而变软。甚至还可以把扒皮切成丁,和蔬菜、肉类一起做成馅料包饺子,咬开的时候能感受到扒皮的脆劲,让饺子的口感更丰富。
其实扒皮怎么做才脆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把选料、处理、焯水、煮制、冷却这几个步骤做到位。每一个步骤都有小细节需要注意,比如选新鲜的食材、刮净脂肪、焯水后过冰水、控制煮制时间和火候,还有最后的冷却,这些细节组合起来,就能做出脆爽好吃的扒皮。平时在家做饭的时候,多尝试几次,根据自己的口感调整步骤,很快就能掌握诀窍,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外面卖的扒皮好吃了,自己在家就能轻松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脆爽扒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