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想让羊皮软烂好吃,需从选料到炖煮多环节把控。选料优先新鲜羊皮,颜色呈淡粉色或乳白色、无异味为佳,冷冻羊皮需自然解冻避免破坏组织结构。前期处理要彻底,先将羊皮清水浸泡2-3小时去血水,泡好后刮净表面残毛污垢,剔除内侧附着油脂以去膻减腻。

处理后的羊皮需冷水下锅焯水,加生姜、大葱、料酒去腥,水开后撇净浮沫再煮5-8分钟,捞出立即过冷水让肉质紧实有弹性。炖煮用砂锅最佳,将焯好水的羊皮切成5-6厘米见方块,放入砂锅加足量热水,再放八角、桂皮等香料及姜葱蒜、生抽、老抽、冰糖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-3小时。炖至1个半小时时可加萝卜、土豆或黄豆等配菜,继续炖至羊皮能用筷子轻松戳透。

调味需在出锅前半小时左右加盐,避免蛋白质凝固影响软烂度,喜辣可加小米辣或辣椒油,出锅撒葱花或香菜即可。整体关键在于前期去净血水杂质、后期小火慢炖足够时间,这样做出的羊皮软烂入味、无膻味,且富含胶原蛋白,是秋冬暖身美味。

#

在不少人的印象里,羊皮似乎不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,总觉得处理起来麻烦,做不好还容易又硬又膻。但其实只要掌握对方法,羊皮也能变成一道软糯鲜香的美味。尤其是秋冬季节,一碗炖得软烂的羊皮,既能暖身又能补充营养,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。咱在家做羊皮,想让它软烂好吃,可得从选料和前期处理就多费点心思,每一步都不能马虎。

首先得选新鲜的羊皮,最好是刚宰杀不久的,这样的羊皮口感更嫩,膻味也相对较轻。买的时候要注意看羊皮的颜色,新鲜的羊皮颜色呈淡粉色或乳白色,质地均匀,没有异味。如果是冷冻的羊皮,解冻的时候要自然解冻,不能用热水快速解冻,不然容易破坏羊皮的组织结构,影响后续的口感。选好羊皮后,第一步就是彻底清洗,这可是去除膻味和杂质的关键。先把羊皮放在清水中浸泡,至少泡2-3个小时,中间可以换几次水,让羊皮里的血水充分渗出来。泡好后,用刀仔细刮掉羊皮表面的残毛和污垢,尤其是边缘部位,可能会有一些细小的绒毛,得耐心刮干净。刮完之后,再翻到羊皮的内侧,把上面附着的油脂也尽量剔除干净,这些油脂不仅会让成品口感油腻,还容易产生膻味,所以这一步一定要细致。

处理干净的羊皮还需要焯水,这一步能进一步去除膻味和杂质,让羊皮的口感更紧实。准备一口大锅,倒入足量的冷水,把羊皮放进去,再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大葱和少许料酒。冷水下锅能让羊皮里的血水慢慢煮出来,而生姜、大葱和料酒都是天然的去腥调料,能有效压制羊皮的膻味。大火把水烧开,煮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浮沫,这些浮沫主要是血水和杂质,一定要及时撇干净,不然浮沫煮进羊皮里,膻味就很难去除了。等水烧开后再煮5-8分钟,就可以把羊皮捞出来了,捞出来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,这样能让羊皮的肉质收缩,变得更有弹性,后续炖煮的时候也更容易软烂。

接下来就是炖煮羊皮的关键步骤了,想要羊皮软烂好吃,火候和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。通常来说,用砂锅炖煮是最好的选择,砂锅保温性好,受热均匀,能让羊皮慢慢吸收汤汁的味道,炖出来也更软烂。把焯好水的羊皮切成大小合适的块,块不用太小,不然炖久了容易碎,大概切成5-6厘米见方的块就可以。然后把羊皮块放进砂锅里,加入足够的热水,热水的量要没过羊皮,因为炖煮时间较长,避免中途加水影响口感。接着放入准备好的调料,比如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草果、干辣椒等,这些香料能增加香味,中和膻味,但也不要放太多,以免掩盖了羊皮本身的味道。再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大葱和几颗大蒜,然后放入适量的生抽、老抽和冰糖,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冰糖能让汤汁更浓郁,还能中和咸味。

一切准备就绪后,就可以开始炖煮了。先用大火把砂锅里的水烧开,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,小火慢炖才能让羊皮的纤维逐渐软化,变得软烂。炖的时候要盖上锅盖,这样能让热量更好地保留在砂锅里,加速羊皮的软烂。炖煮的时间一般需要2-3个小时,具体时间要看羊皮的老嫩程度,如果羊皮比较老,就需要炖更长的时间。在炖煮的过程中,可以偶尔打开锅盖搅拌一下,防止羊皮粘在锅底。大概炖一个半小时的时候,可以加入一些配菜,比如萝卜、土豆或者黄豆,萝卜和土豆能吸收汤汁的香味,也能让羊皮的口感更丰富,黄豆则能增加营养,让汤汁更浓稠。加入配菜后再继续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,直到羊皮变得用筷子一戳就能轻松戳透,这样就说明羊皮已经炖软烂了。

在炖好之前,还需要进行调味,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盐,盐不能加太早,太早加盐会让羊皮的蛋白质凝固,不容易炖软烂,所以最好在快出锅前半小时左右加盐。如果喜欢吃辣的,可以再加入一些小米辣或者辣椒油,增加风味。炖好后,撒上一把葱花或者香菜,一道香气扑鼻的软烂羊皮就做好了。这样做出来的羊皮,颜色红亮,汤汁浓郁,吃起来软烂入味,一点膻味都没有,每一口都充满了香料的香味和羊皮本身的鲜美。无论是配米饭还是配馒头,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,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,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羊皮汤,吃几块软烂的羊皮,浑身都暖和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