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平时在家做面圈,总容易遇到面不够光滑、口感发柴或者形状塌软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出外面早餐店那种表皮光滑、内里松软的面圈,关键不在复杂的工具,而是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。很多人觉得做面圈得靠“手艺”,但其实只要掌握对方法,普通人也能轻松做出好吃的面圈。今天就从选料到操作,一步步说说面圈怎么做才光滑好吃窍门,都是日常能用到的朴实方法,新手也能跟着学。
先说说选面粉,这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做面圈不用选特别贵的高筋面粉,中筋面粉就刚刚好,就是咱们平时包饺子、做馒头用的那种普通面粉。高筋面粉筋度太高,做出来的面圈容易发硬;低筋面粉又太松散,撑不起形状。买面粉的时候看一眼配料表,蛋白质含量在11%左右的就是中筋面粉,家里常备的那种就行。有些朋友会问要不要加全麦粉,其实纯全麦粉做出来的面圈口感会偏粗糙,要是喜欢健康口感,可以加10%左右的全麦粉,太多了就会影响光滑度,这点得注意。
和面的时候水温是个关键。很多人直接用冷水或者开水和面,这都不对。冷水会让酵母活性低,发酵慢;开水会把面粉烫熟,揉不出光滑的面团。最好用30到35度的温水,这个温度就像咱们手摸起来不烫又有点温乎的感觉,刚好能激活酵母。酵母不能直接撒进面粉里,得先用温水化开,加一小勺白糖搅拌均匀,静置5分钟,看到水面上有细小的泡沫,说明酵母已经醒发好了,这时候再倒进面粉里。和面的时候别一次把水加完,面粉的吸水性不一样,先倒大部分水,剩下的根据面团的干湿程度慢慢加,直到面粉能揉成一个初步的面团。
揉面是决定面圈是否光滑的核心步骤,这一步不能偷懒。刚揉好的面团肯定是粗糙的,这时候要用上“揉搓摔打”的方法。把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根部用力揉搓,揉一会儿就把面团提起来,使劲往案板上摔,摔完再接着揉。这样反复操作15到20分钟,面团的筋性就会慢慢出来,表面也会越来越光滑。要是揉累了,就把面团盖上湿布醒5分钟,再接着揉,这样能省不少力气。判断面团揉好的标准很简单,用手摸一下面团表面,像婴儿的皮肤一样光滑细腻,而且能轻松拉出一层薄薄的膜,这时候面圈怎么做才光滑好吃窍门就掌握了一半。
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也得把控好。揉好的面团要放在一个干净的盆里,表面刷一层薄油,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,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冬天温度低,可以把盆放在温水里(水温别超过40度),或者放在暖气片旁边;夏天温度高,直接放在室温下就行。发酵时间一般是1到1.5小时,具体看面团的状态。发酵好的面团体积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蘸点面粉在面团中间戳一个洞,洞不会塌陷也不会回弹,说明发酵刚好。要是发酵过度,面团会有酸味,做出来的面圈口感发黏;发酵不足,面圈会发硬,形状也不好看。
发酵好的面团要先排气,这一步能让面圈的组织更均匀。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轻轻按压,把里面的空气排出来,然后揉成长条,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。每个小剂子都要单独揉圆,揉的时候用手把剂子往一个方向搓,底部收紧,这样揉出来的小面团表面也是光滑的。揉好的小剂子要盖上湿布醒10分钟,这叫“二次醒发”,能让面团放松一下,后面塑形的时候不容易回缩。醒好的小面团用手掌按扁,再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饼,然后用筷子在圆饼中间戳一个洞,再把洞慢慢拉大,拉成一个圈状,面圈的雏形就做好了。塑形的时候要注意,面圈的大小要均匀,接口处要捏紧,不然煮的时候容易散开。
煮面圈和煎烤的步骤也不能马虎。锅里烧一锅水,水开后转小火,把做好的面圈放进锅里,煮到面圈浮起来,再煮1到2分钟,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。煮面圈的时候要用小火,火太大容易把面圈煮烂;而且一次别煮太多,避免面圈粘在一起。煮好的面圈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煎或者烤。煎的话,锅里放适量食用油,油温六成热的时候放进面圈,用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,捞出控油;烤的话,把面圈放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,表面刷一层蛋液,撒点芝麻,放进预热好的烤箱,上下火180度烤15到20分钟,直到表面金黄。不管是煎还是烤,都要注意火候,别烤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