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平凡的日子里,总少不了一些软糯香甜的点心来慰藉味蕾,白糕子就是这样一款让人满心欢喜的家常美味。它没有复杂的食材,也不需要精湛的手艺,只要跟着步骤慢慢来,就能做出蓬松暄软、带着淡淡米香的味道。很多人都想知道怎么做白糕子好吃又简单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要点,在家就能轻松复刻出记忆里的那份香甜。
首先得准备好做白糕子的食材,都是家里厨房常见的东西,不用特意去超市采购。需要粘米粉三百克,糯米粉五十克,这样的比例能让白糕子既有软糯的口感,又不会过于黏牙。白糖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加,一般一百克左右就差不多了,喜欢甜一点的可以适当多放几克,但也别太多,免得掩盖了米香。还要准备温水一百八十毫升,温水能更好地融化白糖,也能让后续的面糊更均匀。另外,准备一小勺酵母粉,这是白糕子蓬松的关键,要是没有酵母粉,用老面肥也可以,但酵母粉更方便快捷,适合新手操作。
接下来处理食材,先把粘米粉和糯米粉倒在一个大盆里,用筷子搅拌均匀,让两种粉充分混合。然后把白糖倒进去,继续搅拌,确保白糖颗粒能和粉类分布均匀。这时候就该加温水了,加的时候别一次性倒完,要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粉类搅成絮状。这里要注意,温水的温度不能太高,大概三十五度左右最合适,摸起来不烫手就行,温度太高会把酵母烫死,影响发酵效果;温度太低又不利于酵母活性发挥。把酵母粉撒在絮状的面糊上,然后用手把面糊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,这个过程不用揉太久,只要没有干粉颗粒就行,揉好的面团应该是稍微有点黏手,但能成团的状态。
揉好面团后,在盆上盖上一层保鲜膜,或者用干净的湿毛巾盖好,然后把盆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发酵的温度很重要,一般二十五到三十度的环境下发酵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比较合适。要是天气冷,可以把盆放在温水里,或者放在烤箱里,烤箱里放一碗热水,保持温度。发酵好的面团体积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撕开面团,里面会有很多细密的蜂窝状气孔,这就说明发酵成功了。要是发酵时间到了,但面团没有明显变大,可能就是温度不够或者酵母失效了,这时候就需要重新调整。
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,案板上可以撒一点干的粘米粉防粘,然后用手把面团揉一揉,排出里面的空气。揉好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小剂子大概五十克左右,这样做出来的白糕子大小一致,蒸的时候受热均匀。把每个小剂子揉成圆形,然后用手掌轻轻按扁,按成厚度大约一厘米的圆饼状。要是喜欢有花纹的,可以在白糕子表面用刀划几道浅痕,或者用模具压出好看的图案,这样看起来更有食欲。
准备好蒸屉,在蒸屉上铺上一层油纸,或者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防止白糕子粘在上面。把做好的白糕生坯放在蒸屉上,每个生坯之间要留一点距离,因为蒸的时候白糕子还会膨胀,避免粘在一起。然后盖上锅盖,静置十分钟进行二次发酵,二次发酵能让白糕子更加蓬松。二次发酵好后,开火蒸,先用大火把水烧开,水开后转中火蒸十五到二十分钟。蒸的过程中不要随便掀开锅盖,以免蒸汽跑掉,导致白糕子塌陷或者蒸不熟。
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,先关火焖五分钟,这样可以防止白糕子因为温差过大而回缩。焖好后打开锅盖,一股浓郁的米香就会扑面而来,这时的白糕子看起来白白胖胖的,非常诱人。用筷子轻轻戳一下,感觉有弹性,就说明已经蒸好了。把蒸好的白糕子取出来,放在盘子里晾凉一点就可以吃了。刚蒸好的白糕子有点烫,放凉两分钟后口感更好,软糯香甜,入口即化,带着淡淡的米香和白糖的清甜,让人越吃越想吃。
其实怎么做白糕子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在于食材的比例、发酵的程度和蒸制的火候。只要把这几点掌握好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做出美味的白糕子。平时在家做的时候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点葡萄干、蔓越莓干或者桂花之类的,让白糕子的口感更丰富。早上搭配一杯豆浆或者牛奶,就是一份营养又美味的早餐;下午当点心吃,也能缓解疲劳,带来好心情。
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,端上一盘自己做的白糕子,既实惠又有心意,客人们都会夸好吃。而且自己做的白糕子没有添加剂,食材安全卫生,给老人和孩子吃也放心。这款好吃又简单的白糕子,做法虽然不复杂,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心,从准备食材到发酵,再到蒸制,每一步都承载着对美食的热爱。当咬下第一口软糯香甜的白糕子,那种满足感是买现成的点心无法比拟的。
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尝试各种家常美食,白糕子就是这样一款值得一试的点心。它不需要昂贵的食材,也不需要复杂的工具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美味。按照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白糕子,蓬松暄软,香甜可口,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。不管是闲暇时光自己解馋,还是给家人做一份爱心点心,这款简单又好吃的白糕子都是不错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