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在家做卤面时,总容易遇到要么面条煮得太硬,嚼起来费劲;要么煮软了却黏成一团,失去筋道口感的问题。其实卤面的口感好坏,从选面到煮制的每一步都有讲究,并不是单纯靠“多煮一会儿”或者“少煮一会儿”就能解决的。今天就来聊聊家常卤面怎么做软不硬又好吃,都是些日常能用到的小技巧,照着做,新手也能做出喷香入味、口感刚好的卤面。
首先得选对面条,这是卤面好吃的基础。很多人随便买一把挂面就开始做,其实挂面因为含水量低,煮出来容易硬芯,就算煮软了也容易坨。如果条件允许,尽量选新鲜的手擀面或者碱水面,这类面条含水量适中,筋性好,煮出来不容易散,也能更好地吸附卤汁。要是买不到新鲜的,也可以选那种细一点的鲜切面,比挂面更适合做卤面。选面的时候不用追求太贵的,普通超市里常见的鲜面条就够用,关键是看面条的颜色,要选那种略带微黄、看起来有光泽的,这种面条通常新鲜度比较高,做出来口感会更弹。
选好面条后,别急着直接煮,醒面这一步不能少。很多人觉得鲜面条已经够软了,不用醒,但其实醒面能让面条的筋性更稳定,煮的时候不容易断,也能让口感更均匀。把买回家的鲜面条放在案板上,撒上少许干面粉,用手轻轻抓匀,防止粘连,然后盖上一块干净的湿纱布,醒15到20分钟。醒面的时候温度也有讲究,夏天室温就可以,冬天可以把面条放在温暖的地方,比如靠近暖气片的位置,但别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,不然面条容易变干。醒好的面条用手摸起来会更柔软,而且拉伸的时候能感觉到明显的弹性,这时候再煮,就不容易出现外软内硬的情况了。
接下来是卤汁的制作,卤汁的味道和浓稠度直接影响卤面的整体口感。做卤汁没有固定的配方,家里有什么食材就用什么,最常见的就是五花肉卤面。先把五花肉切成小丁,用清水泡10分钟,去除血水,然后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、一勺料酒,煮开后撇去浮沫,捞出沥干水分。锅里倒油,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,接着放入五花肉丁翻炒,炒到肉丁表面微黄,出油后加一勺老抽上色,再放一勺生抽提鲜,少许冰糖增加甜味,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肉丁。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配菜,比如豆角丁、土豆丁、香菇丁,这些配菜能让卤汁更丰富。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,让肉丁和配菜充分入味,最后勾一点水淀粉,让卤汁变得稍微浓稠一点,这样卤汁才能更好地挂在面条上。这里要注意,卤汁不能太稀,不然面条拌起来没味道;也不能太稠,不然会把面条裹得太严实,吃起来腻。
煮面的时候火候和水量是关键,这直接决定了面条会不会软不硬。锅里加足量的水,水要多,这样面条煮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,不容易粘连。水烧开后加一勺盐,盐能让面条更筋道,也能防止面条煮的时候破皮。然后把醒好的面条慢慢下入锅中,用筷子轻轻搅动,防止面条粘在锅底。煮面条的时候要保持大火,让水一直处于沸腾的状态,但如果水溢出来了,可以稍微加一点凉水,也就是“点水”。一般煮鲜面条点两次水就可以了,第一次水开后加半碗凉水,等再次烧开,再加半碗凉水,第二次水开后面条就差不多熟了。判断面条是否熟了可以捞一根出来,用嘴咬一下,没有硬芯,且口感柔软有筋道就可以了。煮好的面条要立即捞出,过一遍凉开水,这样能让面条的口感更爽滑,也能防止面条继续加热变得太软。过凉水的时候不用太久,稍微冲一下就可以,不然面条会变凉,影响后续拌卤汁的口感。
最后一步就是拌卤汁了,把过好凉水的面条沥干水分,放入大碗中,然后舀入适量的卤汁,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,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卤汁。如果喜欢吃热一点的,可以把面条和卤汁一起放入锅中,稍微加热几十秒,这样卤汁的香味能更好地融入面条里。拌好的卤面,面条柔软但不烂,卤汁浓郁但不腻,每一口都能吃到肉丁和配菜的香味。很多人拌卤面的时候喜欢加很多卤汁,其实没必要,只要面条都裹上卤汁就可以了,剩下的卤汁可以下次再用,或者用来拌米饭也很香。有时候家里人多,做一大锅卤面,只要掌握了这些步骤,每一碗都能保持软不硬又好吃的口感,大人小孩都爱吃。
其实做卤面并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多注意选面、醒面、煮面这些小细节,就能做出美味的卤面。有时候第一次做可能会掌握不好火候,没关系,多试几次就能找到感觉。比如这次煮的面条有点硬,下次就多煮几十秒;如果面条太软了,下次就减少煮的时间或者少点一次水。家常做饭就是这样,慢慢摸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方法。卤面作为一道家常主食,做法简单又实惠,不管是早餐、午餐还是晚餐,煮上一碗,配上点小咸菜,就能吃得很满足。按照这些方法做,你也能轻松做出软不硬又好吃的家常卤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