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里总有些时候,想做点小甜点解解馋,可打开冰箱发现没有牛奶,这时候别着急,蛋挞无奶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其实有不少妙招。很多人觉得蛋挞必须得有牛奶才能香滑,其实不然,用家里常见的食材替换,照样能做出外皮酥脆、内馅嫩滑的蛋挞,而且步骤一点不复杂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。
先说说食材准备,做无奶蛋挞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材料,都是平时做饭会用到的。挞皮部分,低筋面粉200克、黄油100克、白糖20克、清水60毫升就够了。这里的黄油最好选无盐黄油,要是家里只有有盐黄油也没关系,白糖的量可以适当减少一点。挞液部分是关键,鸡蛋3个、白糖50克、清水150毫升,要是喜欢蛋香味浓一点,可以多放一个鸡蛋,清水相应减少20毫升。这些食材的量大概能做8到10个中等大小的蛋挞,刚好够一家人当下午茶。
先做挞皮,把黄油提前从冰箱拿出来软化,软化到用手指能轻松按出一个小坑就行,可别化成液体,那样做出来的挞皮就不酥脆了。把软化好的黄油放到大碗里,加入白糖,用打蛋器或者筷子搅拌均匀,不用打发太久,白糖融化、黄油颜色稍微变浅就可以。接着倒入清水,继续搅拌到水和黄油完全融合,然后把低筋面粉过筛进去,过筛能让面粉更细腻,挞皮口感也会更好。用刮刀或者手把面粉和黄油糊翻拌均匀,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,这个过程要轻一点,别过度揉搓,不然面团起筋,挞皮就会变硬。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起来,放到冰箱冷藏醒面30分钟,醒面能让面团里的面筋松弛,后续擀皮的时候不容易回缩。
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挞液,把鸡蛋打到大碗里,加入白糖,用筷子或者打蛋器充分搅拌,直到白糖完全融化,这里要注意别把鸡蛋打发,不然挞液烤出来会有很多气孔,影响嫩滑的口感。然后慢慢倒入清水,边倒边搅拌,让蛋液和水充分融合,搅拌好的挞液需要过筛2到3次,过筛后的挞液会特别细腻,烤出来的蛋挞内馅也会更光滑。过筛后的挞液可以静置10分钟,让里面的气泡沉淀一下,要是着急的话,也可以用勺子把表面的气泡撇掉。
面团醒好后取出来,在案板上撒一点干面粉防粘,把面团擀成厚度约0.3厘米的薄片,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尽量擀成圆形。然后用比蛋挞模大一圈的圆形模具或者杯子,把擀好的面片压出一个个圆片,要是没有模具,直接用手把面团分成小剂子,每个剂子搓圆后再擀成圆片也可以。把压好的圆片放到蛋挞模里,用手轻轻按压,让面片和蛋挞模贴合紧密,底部要薄一点,边缘可以稍微厚一点,这样烤的时候边缘会更酥脆。把所有的蛋挞模都铺好面片后,用叉子在挞皮底部扎一些小孔,这是为了防止烤的时候挞皮底部鼓起来。
接下来就可以装挞液烤蛋挞了,把静置好的挞液倒入挞皮里,倒到八分满就行,别倒太满,烤的时候挞液会膨胀,容易溢出来。烤箱提前预热,上下火200度预热10分钟,预热好后把蛋挞放到烤箱中层,上下火200度烤25分钟左右。具体的烘烤时间要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来调整,烤到最后5分钟的时候要多留意,看到挞皮变成金黄色,挞液表面凝固并且有一点点焦斑就可以了。烤好的蛋挞拿出来,稍微放凉一点再吃,刚烤好的蛋挞很烫,小心烫嘴,放凉后的蛋挞外皮还是酥脆的,内馅也依然嫩滑。
这样做出来的无奶蛋挞,一点也不比用牛奶做的差,外皮层层酥脆,咬一口掉渣,内馅嫩滑香甜,蛋香味十足,而且做法简单,食材也都是家里常见的,不需要特意去买牛奶。平时周末休息的时候,花上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好一炉,配上一杯热茶或者咖啡,就是一份惬意的下午茶。要是喜欢吃甜一点的,可以适当增加一点白糖的量,要是喜欢吃水果味的,也可以在挞液里加一点切碎的水果丁,比如芒果丁、蓝莓丁,味道也会很特别。蛋挞无奶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按照这个方法做,保证每次都能成功,而且家人朋友都会喜欢。
其实做无奶蛋挞的关键就在于挞皮的揉制和醒面,还有挞液的过筛,只要掌握好这几个步骤,就能做出美味的蛋挞。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擀皮、压模有点麻烦,多做几次就熟练了。而且这种无奶的做法也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,不用因为不能喝牛奶就错过蛋挞的美味。平时家里来客人的时候,端上一盘自己做的无奶蛋挞,既好吃又有面子,大家都会夸你手巧。这种简单又实用的做法,值得每个喜欢甜点的人试试,不用复杂的工具,不用稀有的食材,就能享受到自制蛋挞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