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春天的时令菜,笋绝对是绕不开的美味,尤其是做成辣笋,爽脆的口感配上鲜辣的滋味,不管是当下饭菜还是小零食都特别受欢迎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在家做辣笋,总容易出现口感发柴或者不够脆的情况,其实想要做出脆嫩好吃的辣笋,从选笋开始就有讲究,每一个步骤里都藏着小窍门。
选对笋是辣笋好吃的基础,不同季节的笋口感差别很大。春笋水分足、纤维较细,做出来的辣笋会更脆嫩;冬笋肉质紧实,但处理不好容易有涩味;而鞭笋则带着独特的清甜,适合喜欢清淡底味的人。买笋的时候要挑那些外壳鲜亮、笋尖饱满的,用手轻轻按压笋身,感觉硬实但有弹性的就是新鲜的。如果笋壳已经发黄发蔫,或者笋尖有点萎缩,那口感肯定会打折扣。另外,笋的大小也要适中,太大的笋芯可能会老,太小的又没什么肉,中等个头的笋做辣笋刚刚好。
新鲜的笋买回来后,处理步骤可不能马虎,这直接关系到辣笋的脆度和味道。首先要剥去笋的外壳,露出里面洁白的笋肉,然后用刀削去底部的老根,老根部分纤维粗硬,不管怎么煮都不会脆,一定要削干净。接下来把笋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,有人喜欢切成薄片,有人偏爱滚刀块,不过切的时候要注意顺着笋的纹理切,这样能更好地保留笋的纤维结构,吃起来更脆。切好的笋不能直接腌制,必须先焯水,焯水不仅能去除笋里的草酸和涩味,还能让笋的口感更脆。焯水的时候要冷水下锅,水量要没过笋,还可以加一小勺盐,大火煮开后再煮3-5分钟,然后捞出来立刻过凉水,让笋快速降温,这样热胀冷缩之下,笋的脆度会更突出。
过凉后的笋要充分沥干水分,这一步也很关键,如果水分没沥干,后续腌制的时候调料不容易入味,还可能导致辣笋变质。沥干的笋可以先放在通风处晾一会儿,让表面的水分稍微蒸发一下。接下来就是调味了,想要辣笋好吃,调料的搭配要合理。基础的调料有辣椒、大蒜、生姜、盐、糖、生抽和香醋。辣椒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,喜欢香辣的用小米辣,喜欢醇厚辣味的用二荆条,把辣椒切成圈或者末都可以。大蒜和生姜切成末,这样能更好地释放香味。把沥干的笋放入大碗中,加入切好的辣椒、蒜末、姜末,然后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,盐不能太少,否则容易坏,也不能太多,会掩盖笋的鲜味。再加入一小勺糖提鲜,一勺生抽增加底味,半勺香醋能让辣笋的口感更清爽,还能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。如果喜欢花椒的香味,还可以加一点花椒粒或者花椒油,味道会更丰富。
调料加好后,要用干净的筷子充分搅拌均匀,让每一块笋都裹上调料。然后把拌好的辣笋装入干净无水无油的玻璃罐中,密封好后放入冰箱冷藏腌制。腌制的时间也有窍门,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,太短调料没入味,太长笋的脆度会下降。一般冷藏腌制12-24小时就可以了,这个时候笋已经充分吸收了调料的味道,口感也还是脆嫩的。在腌制过程中,可以每隔几个小时把罐子倒过来晃一下,让调料分布更均匀,这样腌出来的辣笋每一块味道都一样。
做好的辣笋从冰箱拿出来后,可以再淋上一勺香油,搅拌一下,香味会更浓郁。吃的时候要注意,每次取食都要用干净的筷子,不能沾油沾水,否则剩下的辣笋容易变质。这样做出来的辣笋,笋肉脆嫩爽口,辣味适中,带着蒜香和姜香,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和醋香,不管是配粥、下饭还是当零食,都让人越吃越想吃。很多人觉得自己做辣笋麻烦,其实掌握了这些窍门,做起来并不难,而且比外面买的辣笋更健康,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放心。
另外,还有一些小细节能让辣笋的口感更好。比如在切笋的时候,如果是比较粗的笋,可以把笋芯部分单独切出来,因为笋芯更嫩,而笋的外层纤维稍粗一些,分开切后腌制,口感会更均匀。还有焯水的时候,不要煮太久,否则笋会变软烂,失去脆度。如果一次做的辣笋比较多,吃不完的要一直放在冰箱冷藏,保质期大概在3-5天,要尽快吃完,保证新鲜。不同品种的笋处理方式略有不同,比如冬笋的涩味更重一些,焯水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,或者在焯水时加入一小勺白醋,能更好地去除涩味。掌握了这些小窍门,就能轻松做出脆嫩好吃的辣笋,在春天享受这道时令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