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餐桌上总少不了几道清爽解腻的凉菜,肉皮冻就是其中很受欢迎的一道。它不仅口感Q弹爽滑,还带着肉皮本身的鲜香,不管是配着蒜泥醋汁吃,还是直接当下酒菜,都特别合适。很多人在家做肉皮冻,总觉得要么口感发黏,要么味道寡淡,其实想要做好这道家常小菜,关键在于细节的把控,怎么做肉皮冻又好吃,今天就来慢慢说。
首先得选好肉皮,这是做肉皮冻的基础。最好选那种新鲜的猪后肘皮,这种肉皮厚度适中,胶原蛋白含量高,而且上面带的肥膘不多不少。如果选了太瘦的肉皮,熬出来的冻可能不够浓稠;要是肥膘太多,处理起来麻烦,吃着也容易腻。买肉皮的时候可以看看,新鲜的肉皮颜色呈淡粉色,没有异味,摸起来也比较有弹性。要是买不到新鲜的,冷冻的也可以,但解冻后一定要仔细检查,有没有变质的迹象。
选好肉皮接下来就是处理,这一步可不能偷懒。先把肉皮上残留的猪毛拔干净,用镊子一根根挑,或者用刀背刮一刮,确保表面光滑。然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去肥膘,用刀把肉皮内侧的肥油仔细刮掉,刮得越干净越好。这一步关系到肉皮冻的口感,要是肥膘没去干净,熬出来的冻会油腻腻的,放凉后表面还会浮一层油花。处理干净的肉皮切成宽约一厘米的条,切的时候尽量切得均匀些,这样熬煮的时候受热均匀,凝固后看起来也整齐。
切好的肉皮不能直接熬,得先焯水去异味。锅里加足量的冷水,放入肉皮条,再加点姜片和料酒,大火烧开。水开后会浮起一层浮沫,这些浮沫都是肉皮里的血水和杂质,一定要撇干净。撇完浮沫后再煮个两三分钟,然后把肉皮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。这里要注意,不能用冷水洗,不然肉皮遇冷会收缩,里面的杂质就不好洗出来了。焯水后的肉皮闻起来没有腥味,只有淡淡的肉香,这样后续熬煮出来的肉皮冻味道才纯正。
接下来就是熬煮的环节,这是决定肉皮冻是否Q弹的关键。把焯好水的肉皮放进砂锅里,加入足量的清水。肉皮和水的比例很重要,一般是1:3或者1:4,水太多的话冻不起来,水太少又会太硬。然后放入几片姜片、一段葱段,要是喜欢香料味,还可以放一个八角和一小块桂皮,但不要放太多,以免掩盖肉皮本身的香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熬,这个过程要有耐心,不能着急。小火熬煮的时候,要时不时地搅拌一下,防止肉皮粘在锅底烧糊。
熬煮的时间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,具体要看肉皮的软烂程度。煮到肉皮用筷子一夹就能轻松夹断,汤汁变得浓稠,用勺子舀起来会挂壁,这时候就差不多了。然后把锅里的姜片、葱段和香料挑出来扔掉,接着加入适量的盐调味。盐不能放太早,不然肉皮不容易煮烂,也不能放太多,清淡一点更能突出肉皮冻的鲜香。调味后再煮个五六分钟,让盐充分融化,然后就可以关火了。
关火后,把熬好的肉皮和汤汁一起倒进一个干净的容器里。容器最好提前洗干净擦干,这样肉皮冻凝固后容易脱模。倒进去后,稍微搅拌一下,让肉皮条分布均匀。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放凉,等温度降下来后,再放进冰箱冷藏。冷藏时间至少要四个小时以上,最好是冷藏过夜,这样肉皮冻才能完全凝固紧实。冬天的时候,如果室内温度不高,也可以直接放在窗外自然凝固,口感和冰箱冷藏的一样好。
等肉皮冻完全凝固后,就可以取出来享用了。把容器倒扣在案板上,轻轻一拍,肉皮冻就能完整地脱模。然后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装盘即可。吃的时候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个蘸料,最经典的就是蒜泥醋汁,把大蒜捣成泥,加入适量的香醋、生抽、少许香油和白糖,搅拌均匀后淋在肉皮冻上。一口下去,肉皮冻Q弹爽滑,蘸料的酸香开胃,让人越吃越想吃。要是喜欢辣味,还可以在蘸料里加一点辣椒油,味道更丰富。
有时候家里人多,还可以在熬煮肉皮的时候加入一些配菜,让肉皮冻的口感更丰富。比如切一些胡萝卜丁、青豆、香菇丁,在肉皮快熬好的时候放进去,煮个几分钟,然后一起倒进容器里凝固。这样做好的肉皮冻五颜六色的,不仅好看,吃起来还有蔬菜的清爽和香菇的香味。不过要注意,加配菜的时候不要加太多水分多的蔬菜,不然会影响肉皮冻的凝固。
怎么做肉皮冻又好吃,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选好料、处理干净、掌握好熬煮的火候和时间。只要每一步都做好,就能做出Q弹爽滑、鲜香可口的家常肉皮冻。每次家里做肉皮冻,刚端上桌就被大家抢着吃,尤其是老人和小孩,都特别喜欢这个味道。闲暇的时候,花点时间做上一盆肉皮冻,不管是作为日常的凉菜,还是招待客人的小菜,都是不错的选择,简单又美味,充满了家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