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,每到春夏之交,村边的小河里就会游来一群群细鱼。那些小鱼身子细细长长,银闪闪的,捞上来装在竹篮里,蹦跶着透着新鲜劲儿。那时候外婆总说,细鱼虽小,却是顶鲜的食材,做法简单还下饭。如今离开老家多年,偶尔在菜市场看到鲜活的细鱼,总会买上一些,循着记忆里的味道做起来,才发现细鱼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,其实关键就在几个家常步骤里。
首先得把细鱼处理干净,这是做好菜的基础。新鲜的细鱼买回家,先倒在清水里养上半小时,让它们吐吐泥沙。然后准备一个小碗,装上清水,左手捏着细鱼的头部,右手用指甲轻轻刮去鱼身上的细鳞,虽然细鱼鳞不多,但刮干净了吃起来更爽口。接着用剪刀从鱼腹处剪开一个小口,把里面的内脏取出来,注意不要弄破鱼胆,不然会有苦味。处理好的细鱼放在流水下冲洗两遍,沥干水分后,用厨房纸把鱼表面的水分彻底吸干,这样后续烹饪的时候不容易溅油,也能让味道更好地附着在鱼肉上。
最常做的就是香煎细鱼,这做法简单又能最大程度保留细鱼的鲜味。准备一块生姜,切成薄片,再切几小段葱段。把处理好的细鱼放进大碗里,加一勺料酒、少许盐,放入姜片和葱段,用手抓匀,静置十分钟腌制入味。腌制的时候可以准备淀粉,取一个平盘,倒入适量的玉米淀粉,把腌制好的细鱼一条一条放进淀粉里,均匀地裹上一层薄淀粉,抖掉多余的淀粉放在一旁备用。接下来热锅冷油,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,把裹好淀粉的细鱼一条一条放进锅里,中小火慢慢煎。煎鱼的时候不要急着翻动,等一面煎到金黄酥脆了,再用筷子轻轻翻面,煎另一面。整个过程要保持中小火,避免火太大把鱼煎糊。等两面都煎好后,关火,把煎好的细鱼盛出来,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蘸着番茄酱吃,外酥里嫩,鲜香可口,每次做这道菜,家里的孩子都能多吃一碗饭。
除了香煎,红烧细鱼也是不错的选择,酱香浓郁,鱼肉入味,配米饭再合适不过。先按照之前的方法把细鱼处理干净并腌制好,这次腌制的时候可以少放一点盐,因为后续红烧的调料里也有咸味。准备好葱、姜、蒜,葱切段,姜切片,蒜拍碎,再准备两个干辣椒,剪成小段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几个。热锅倒油,油热后先放入葱姜蒜和干辣椒爆香,爆出香味后,把腌制好的细鱼放进锅里,稍微煎一下,让鱼身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硬膜,这样煮的时候鱼肉不容易散。然后加入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,少许白糖,用铲子轻轻翻炒几下,让每一条细鱼都均匀地裹上酱汁。接着倒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刚好没过细鱼的一半就行,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,盖上锅盖焖煮五分钟。焖煮的过程中,厨房飘满了酱香和鱼鲜混合的味道,让人忍不住想快点尝尝。五分钟后打开锅盖,转大火收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时地用铲子轻轻推动细鱼,避免糊锅。等汤汁收得差不多,变得浓稠的时候,关火,撒上一把葱花,一道香喷喷的红烧细鱼就做好了。夹起一条细鱼,鱼肉吸满了酱汁,咸甜适中,细嫩无刺,连鱼骨都带着香味,让人回味无穷。
其实细鱼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,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注意。比如细鱼的肉质比较细嫩,烹饪的时候动作要轻,不管是煎还是炒,都不要用铲子用力翻动,以免把鱼弄碎。腌制细鱼的时候,料酒和姜片是必不可少的,它们能有效去除鱼的腥味,让鱼肉更鲜美。如果家里没有玉米淀粉,用面粉代替也可以,但玉米淀粉煎出来的鱼会更酥脆一些。另外,在红烧细鱼的时候,加入少许白糖不仅能提鲜,还能中和调料的咸味,让味道更有层次感。如果喜欢吃鲜一点的味道,可以在焖煮的时候加一勺蚝油,鲜味会更足。
有时候不想做太复杂的菜,还会做清炖细鱼豆腐汤,清淡爽口,营养丰富。把细鱼处理干净后,在鱼身上划两刀,方便入味。锅里放少许油,把细鱼煎至两面微黄,加入开水,放入姜片和葱段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,然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,继续煮五分钟,最后加盐和少许胡椒粉调味,撒上香菜碎就可以了。这道汤汤色奶白,细鱼的鲜味融入汤里,豆腐吸满了汤汁,喝一口汤,吃一块鱼,暖胃又暖心,特别适合天气冷的时候喝。
每次做细鱼,都会想起外婆在厨房忙碌的身影,那时候没有复杂的调料,就是用最简单的做法,却做出了最难忘的味道。现在自己做菜,也喜欢用这种朴实的方式,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步骤,只要食材新鲜,做法得当,就能做出好吃的菜肴。细鱼虽小,却藏着生活里的小确幸,简单的烹饪,就能让这小小的鱼儿变成餐桌上的美味,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得开心又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