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不少人都爱喝酸奶,觉得它酸甜可口还健康,不过市售的酸奶有时候要么太甜,要么口感不够浓稠,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。其实自己在家做酸奶也不难,关键是掌握对方法,这样才能做出好吃的酸奶,那酸奶怎么做才算好吃呢?很多人觉得在家做酸奶麻烦,或者担心做不好,其实只要把基础的环节把握好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做酸奶最基础的材料就是牛奶和菌种,这两样选对了,酸奶的口感就成功了一半。牛奶建议选全脂牛奶,全脂牛奶里的脂肪含量高,做出来的酸奶会更醇厚香浓,口感也更顺滑。要是怕胖,选低脂牛奶也可以,就是口感会稍微清爽一点,但不影响整体的风味。千万不要用脱脂牛奶,脱脂牛奶做出来的酸奶容易稀淡,少了那份绵密的感觉。菌种的话,新手可以先试试用市售的原味无添加酸奶,一定要选那种配料表干净,只有生牛乳和发酵菌种的,这样做出来的酸奶风味更纯粹。要是经常做,买专用的酸奶发酵菌种也不错,菌种活性稳定,发酵成功率更高,一般一小袋菌种配1升牛奶刚好,不用自己琢磨用量。
材料准备好就可以开始做了,先把牛奶倒进干净的锅里,小火慢慢加热,加热的时候要不停用勺子搅拌,别让牛奶糊底。等牛奶加热到40度左右就可以关火了,这个温度怎么判断呢?用手摸一下锅壁,不烫手刚刚好,就像洗澡水的温度差不多。这个温度既能杀死牛奶里的杂菌,保证酸奶的卫生,又不会破坏菌种的活性,要是温度太高,菌种就被烫死了,发酵就失败了。然后把加热好的牛奶放凉,等温度降到和体温差不多的时候,就把准备好的菌种倒进牛奶里,用干净的勺子轻轻搅拌均匀,一定要搅拌到位,让菌种和牛奶充分融合,不然发酵出来的酸奶可能会有结块,影响口感。
搅拌好的牛奶要倒进干净无油无水的容器里,容器一定要提前洗干净,最好用开水烫一下消毒,这样能避免杂菌污染。盖上盖子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夏天的时候室温就差不多,发酵6到8个小时就行;冬天天气冷,得找个温暖的地方,比如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用毛巾裹住容器,再放在温水里,发酵时间可能要延长到8到10个小时。发酵的时候别老打开盖子看,不然温度不稳定,会影响发酵效果。等发酵好的酸奶表面变得平整光滑,用勺子舀起来会有浓稠的状态,像嫩豆腐一样,轻轻晃动容器,酸奶不会轻易流动,那就说明发酵成功了。这时候的酸奶还不能直接吃,得先放进冰箱冷藏一段时间,冷藏后的酸奶会更浓稠,风味也更突出,这个过程叫“后熟”,一般冷藏4个小时以上就可以了。
刚发酵好的酸奶是原味的,有点酸,想要更好吃,就得适当调味。调味的东西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加,喜欢甜一点的,就加适量的细砂糖或者蜂蜜,加的时候要等酸奶稍微放凉一点,不然高温会破坏蜂蜜的营养。加完糖之后搅拌均匀,酸甜度刚好的时候吃起来最爽口,别加太多糖,不然会掩盖酸奶本身的香味。除了加糖,还可以加些新鲜的水果,比如洗干净的草莓切成小块,或者蓝莓、芒果丁,水果的酸甜和酸奶的醇厚结合在一起,口感特别丰富。要是喜欢有嚼劲的,还能加一把核桃碎或者燕麦片,咬起来咯吱咯吱的,不仅好吃,营养也更全面了。有时候我还会加一点点自制的果酱,比如草莓酱,这样酸奶的风味更浓郁,但要注意果酱本身有甜度,就不用再加糖了。
做好的酸奶要是一次吃不完,就得放进冰箱冷藏保存,冷藏温度控制在0到4度最好。保存的时候要盖好盖子,避免串味,一般冷藏可以保存3到5天,不过还是建议尽快吃完,新鲜做出来的酸奶口感最好,放久了风味会慢慢变淡。有时候做酸奶可能会失败,比如发酵出来还是稀稀的,可能是菌种活性不够,或者发酵温度太低、时间太短,下次调整一下这些因素,多试几次就能成功了。其实在家做酸奶真的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材料选对,步骤做对,再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微调整一下,就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好吃酸奶,慢慢摸索,你也能找到酸奶怎么做才算好吃的窍门,而且自己做的酸奶没有添加剂,喝起来也更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