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餐桌上,总有那么几道家常菜,不张扬却让人念念不忘,抱卷就是其中之一。刚做好的抱卷,外皮薄得能透光,咬下去软乎乎的,里面的馅料鲜香多汁,不管是当早餐还是配粥当小菜,都特别合适。很多人在家做抱卷,总觉得自己做的外皮厚,吃起来扎实不说,还没那么入味,其实想做好抱卷,从食材准备到制作步骤,每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抱卷怎么做又薄又好吃。
先说说食材的选择,这可是打好基础的关键。做抱卷的外皮,面粉得选对,不能用高筋面粉,高筋面粉筋度太高,摊出来的皮容易发硬,口感不软和。最好用中筋面粉,就是咱们平时做馒头、饺子的那种普通面粉,筋度适中,做出来的外皮既能保持薄度,又有一定的韧性,不容易破。要是家里有低筋面粉,加一点点进去也可以,能让外皮更松软。然后是鸡蛋,鸡蛋是让外皮更薄更滑的小秘诀,一般来说,500克面粉加3到4个鸡蛋刚刚好,既能增加面糊的黏性,又能让摊出来的皮颜色金黄,看着就有食欲。水的话,要用常温的清水或者温水,不能用刚烧开的热水,热水会把面粉烫熟,面糊容易起疙瘩,后续摊皮就不均匀了。
接下来是调面糊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抱卷外皮的薄厚和口感。先把面粉倒进大碗里,中间扒个小坑,把鸡蛋打进去,然后加少许盐,盐能增加底味,让外皮更有味道。接着就开始加水搅拌,水要一点点加,不能一次性倒太多,刚开始搅拌的时候会有点干,别急着加水,先把面粉和鸡蛋充分搅匀,等看到面糊里没有大的面疙瘩了,再慢慢加水调整稀稠度。搅面糊的时候顺着一个方向转,这样能让面粉的筋性更好地发挥出来,面糊也会更细腻。面糊的稀稠度怎么判断呢?用勺子舀起来,面糊能像细线一样连续不断地流下来,滴在碗里能慢慢散开,就差不多了。要是太稠,摊出来的皮肯定厚;太稀的话,皮又容易破,不好操作。调好的面糊要静置10分钟,让面粉充分吸收水分,这样摊皮的时候更顺利。
摊皮是做好抱卷的核心步骤,想让外皮薄,这一步得下点功夫。锅具选平底锅或者不粘锅都可以,不粘锅相对更容易操作,新手建议用不粘锅。先把锅烧到微热,用厨房纸蘸点食用油,在锅壁上薄薄擦一层,油不能多,多了面糊会滑来滑去,摊不均匀。然后舀一勺面糊倒进锅里,迅速转动锅,让面糊均匀地铺满锅底,形成一层薄薄的圆饼。火候一定要控制好,用中小火,火太大会让面糊很快凝固,还没来得及转匀就糊了;火太小,面糊干得慢,皮容易厚。等看到面糊表面凝固,边缘有点微微卷起的时候,用铲子轻轻铲一下边缘,然后快速翻面,再烙个10秒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。把烙好的皮放在盘子里,最好盖上一层湿布,防止表皮变干,这样后续卷馅料的时候更容易,也不会因为皮太干而裂开。
馅料的搭配也很重要,好吃的馅料能让抱卷更出彩。馅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,比较经典的有韭菜鸡蛋馅、白菜粉条馅、香菇肉末馅等等。不管选哪种馅料,都要注意食材的处理。比如做韭菜鸡蛋馅,韭菜要切成小段,不能太碎,不然吃起来没口感,鸡蛋打散后炒熟,放凉了再和韭菜拌在一起,避免韭菜出水。要是做肉馅,肉要剁成肉末,加葱姜末、生抽、蚝油、少许淀粉拌匀,腌制10分钟,让肉馅更入味。蔬菜类的馅料,像白菜、萝卜这些含水量比较高的,要先加盐杀杀水,挤干水分再和其他食材混合,不然包的时候馅料出水,会把抱卷皮泡软,容易破,吃起来也会水水的,影响口感。馅料调好后,不要放太多油,清淡一点更能突出抱卷的鲜香。
最后就是卷抱卷和蒸制了。取一张摊好的薄皮,平铺在案板上,在皮的一端放上适量馅料,馅料不能放太多,不然卷的时候容易把皮撑破,也会导致中间的馅料不熟。然后从放馅料的一端开始卷,卷的时候要稍微用力,把卷压实一点,但也不能太用力,以免把皮卷破。卷到最后,在边缘抹一点点面糊,这样能把口封紧,防止蒸的时候馅料掉出来。把卷好的抱卷放进蒸锅,蒸锅上汽后蒸8到10分钟就可以了,时间不用太长,不然外皮会变坨,口感就不软薄了。蒸好的抱卷拿出来,稍微放凉一点再切,这样形状更完整,不会散掉。刚蒸好的抱卷,热气腾腾的,外皮薄软,馅料的香味扑鼻而来,咬一口,满满的幸福感,这就是家常美食的魅力。
其实抱卷怎么做又薄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技巧,关键就是食材选对、面糊调对、火候控制好。刚开始做的时候,可能摊皮会不熟练,要么厚要么破,多试几次就好了。毕竟做菜这种事,熟能生巧,慢慢摸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每次做抱卷,家里人都特别爱吃,尤其是孩子,一次能吃好几个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,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调料,却能吃出最真实的味道,这大概就是大家都喜欢它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