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到了周末,家里总想着做点好吃的改善伙食,卤肉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一锅卤好的肉,颜色红亮诱人,香气能飘满整个楼道,切上一盘摆在桌上,无论是配米饭还是就着馒头,都能让人多吃两碗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在家做卤肉,要么颜色发暗,要么味道寡淡,总达不到外面馆子的那种水准。其实卤肉怎么做才亮色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都是些家常里能掌握的小技巧,跟着步骤慢慢来,谁都能做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卤肉。
做卤肉的第一步,选肉是关键。不是所有的肉都适合卤制,得挑那些肥瘦相间或者带点筋的部位,吃起来才香而不柴。最常用的就是五花肉,肥瘦分层均匀,卤出来油润酥烂,入口即化;前腿肉也不错,瘦肉里夹着少量脂肪,卤好后口感紧实有嚼劲;喜欢吃筋道口感的,可以加点猪蹄、猪肘或者牛腱子,不过这些部位卤制的时间要更长一些。选肉的时候要注意,尽量选新鲜的鲜肉,冷冻肉解冻后水分流失多,卤出来口感会差一些。买回来的肉先切成大小适中的块,太大了不容易入味,太小了卤的时候容易碎,一般切成拳头大小就差不多了。
切好的肉不能直接卤,得先处理一下去腥味。把肉块放进冷水锅里,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大葱,再倒上少许料酒,大火烧开。水开后会浮起一层血沫,这些血沫是腥味的主要来源,一定要撇干净。撇完血沫后,再继续煮个三五分钟,让肉里的血水充分煮出来,然后把肉块捞出来,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杂质。这里要注意,不能用冷水冲洗,冷热交替会让肉的纤维收缩,变得紧实难卤烂。冲洗干净的肉块沥干水分,放在一边备用,接下来就该准备卤料了。
卤料的准备不用太复杂,家里常见的香料就够用了。准备八角两颗、桂皮一小块、香叶两三片、花椒一小撮、丁香三四粒、草果一个,把这些香料用纱布包起来做成卤料包,如果没有纱布,用干净的调料盒也行。除了香料,还需要准备生姜一块拍碎、大葱一根切段、大蒜几瓣拍扁。最重要的一步来了,想要卤肉颜色红亮,炒糖色是必不可少的。准备适量的冰糖,冰糖炒出来的糖色比白糖更红亮,而且带有淡淡的甜味,能让卤肉的口感更丰富。锅里放少许油,油热后放入冰糖,转小火慢慢翻炒,直到冰糖完全融化,颜色变成深枣红色,并且开始冒小泡的时候,糖色就炒好了。这一步一定要注意火候,火太大容易把糖炒糊,炒糊的糖色会发苦,影响卤肉的味道,所以一定要小火慢炒,盯着糖的颜色变化。
糖色炒好后,马上把沥干水分的肉块放进锅里,快速翻炒均匀,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。翻炒几下后,加入准备好的生姜、大葱、大蒜,继续翻炒出香味,然后倒入适量的生抽和少许老抽,生抽提鲜,老抽上色,不过老抽不能放太多,不然卤肉颜色会发暗。翻炒均匀后,加入足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肉块,因为卤制过程中水分会蒸发,所以水要一次加够。把卤料包放进锅里,再加入少许盐调味,盐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,不过要注意,卤料本身有味道,盐不用放太多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卤制,盖上锅盖,让肉块在锅里慢慢咕嘟。
卤制的时间根据肉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,五花肉和前腿肉一般卤一个小时左右,猪蹄、猪肘则需要卤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。卤制的过程中,要时不时地翻动一下肉块,让肉块受热均匀,上色也更均匀。如果发现锅里的水少了,可以适量加点热水,不要加冷水。卤到差不多的时候,可以用筷子戳一下肉块,能轻松戳透就说明肉已经卤烂了。这时候不要着急关火,关火后让肉块在卤汁里继续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,这样肉块能更充分地吸收卤汁的味道,颜色也会更红亮。焖好后,把肉块捞出来,放在盘子里晾凉,凉透后的卤肉更容易切片,而且形状也更完整。
切卤肉的时候,要顺着肉的纹理切,这样切出来的肉片不容易碎,吃起来口感也更好。切好的卤肉摆在盘子里,红亮诱人,香气扑鼻,忍不住夹起一块放进嘴里,肉质酥烂,咸香可口,带着淡淡的甜味,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。其实卤肉怎么做才亮色好吃,总结起来就是选对肉、处理好、炒好糖色、掌握好卤制和焖制的时间。这些步骤看起来简单,但每一步都不能马虎,尤其是炒糖色和火候的控制,多做几次就能掌握窍门。自己在家做卤肉,不仅干净卫生,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调料,想吃什么部位就卤什么部位,比外面买的更合心意。周末有空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锅卤肉,让家里充满卤肉的香气,和家人一起分享这道美味。
有时候卤好的卤肉吃不完,可以连同卤汁一起放进冰箱冷藏保存,卤汁不要倒掉,下次卤肉的时候还可以用,而且卤汁越用越香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老卤”。不过保存卤汁的时候要注意,冷藏保存的话最好两三天加热一次,避免变质。如果想长期保存,可以把卤汁熬浓后分装在保鲜盒里,放进冷冻室冷冻,下次用的时候提前解冻加热就行。用老卤卤出来的卤肉,味道会更浓郁,颜色也会更漂亮。其实做卤肉就像生活一样,需要耐心和细心,慢工出细活,只有用心去做,才能做出美味的卤肉,就像用心去经营生活,才能收获幸福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