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擦黑,小区楼下的小吃摊就支棱起来了,其中麻辣串的香味最是勾人。但总觉得外面的麻辣串要么食材煮得太老,要么味道太冲,不如自己在家做着放心。其实只要摸准了门道,家常麻辣串怎么做很软又好吃一点都不难,今天就把这些接地气的做法分享给大家,都是平时做饭总结出来的小经验,新手也能跟着学。
要让麻辣串软嫩,选食材是第一步,可不能随便乱选。肉类得挑细嫩的部位,比如猪里脊肉,买回来先切成半厘米厚的片,别太薄,不然煮着煮着就碎了。切好的肉片放碗里,加一勺料酒、半勺生抽,再抓一小把淀粉,用手抓匀了腌上十几分钟,淀粉能锁住肉里的水分,煮出来就会软乎乎的。鸡胸肉也是个好选择,去皮后切成条,同样用淀粉腌一下,比直接煮要嫩上不少。要是喜欢吃丸子类,鱼豆腐、虾丸这些弹性好的就行,不用选那种淀粉含量太高的,煮久了容易散。
素菜的选择也有讲究,不是所有菜都适合做麻辣串,也不是所有菜都能煮得软嫩。豆腐泡、油豆腐得选那种孔多蓬松的,泡在汤里能吸满汤汁,咬下去软唧唧的还爆汁。金针菇要选菌柄粗壮的,洗干净后把根部切掉,一把一把地攥好穿串,煮的时候不容易散开,口感也更嫩。土豆和红薯别切太厚,切成两三毫米的薄片,切好后泡在清水里,泡掉表面的淀粉,这样煮出来不会黏在一起,吃起来是软绵的口感,不会发硬。娃娃菜、生菜这些绿叶菜要选新鲜的,叶子翠绿挺拔,煮的时候稍微烫一下就好,保持软嫩的同时还能留住水分。
穿串的时候也得注意手法,别图省事穿得太挤。比如肉片,一片一片错开着穿,每串穿个三四片就行,要是串得太密,中间的肉受热不均匀,外面的煮老了,里面的还没熟。素菜像金针菇,抓一小把,从根部穿过去,再从中间穿一下固定住,这样煮的时候不会掉。土豆片每串穿两三片,保持点间距,让汤汁能充分接触到每一片。穿好的串放在盘子里,别堆在一起,不然容易黏住,影响后续煮制。
汤底是麻辣串的灵魂,味道调好了,食材才能更入味,软嫩的口感也能更突出。家里做不用搞太复杂的配料,锅里放适量清水,放入一块火锅底料,我一般用牛油的,香味更浓,要是怕腻就用清油的。再丢几片生姜、一段葱段、两颗八角和一片香叶,大火把水烧开。烧开后转小火熬个五六分钟,让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到汤里。这时候加点生抽提鲜,少许老抽上色,盐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放,因为火锅底料本身就有咸味,别放多了。要是喜欢吃辣,就再扔几个干辣椒和一把花椒,不喜欢太辣的就少放,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调整。
煮串的火候和时间是决定麻辣串软不软的关键,可不能心急。先把难煮的食材下锅,比如土豆片、红薯片、豆腐泡这些,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个三四分钟,用筷子戳一下土豆片,能轻松戳透就说明差不多了。然后放入肉类串,鸡胸肉条煮个两三分钟,看到肉变色了就差不多熟了,里脊肉煮的时间也差不多,千万别煮太久,不然肉就老了,咬起来柴柴的。肥牛卷、肥羊卷这类半成品,下锅稍微涮一下,看到卷起来变色了就赶紧捞出来,煮久了会散掉,口感也会变差。最后放绿叶蔬菜,娃娃菜煮个一分钟左右,叶子变软了就可以了,生菜更是几十秒就行,煮久了会烂成一团,失去软嫩的口感。煮串的时候要时不时地搅拌一下,让每串都能均匀受热,还能撇掉汤表面的浮沫,让汤底更干净。
要是想让麻辣串更入味,还有个小窍门,就是煮好后别马上捞出来,关火后让串在汤里再泡个五六分钟。这样食材能充分吸收汤底的味道,不管是肉类还是素菜,都能变得咸香麻辣,软嫩的口感也能更持久。泡的时候可以盖上盖子,保温效果更好,味道也能更深入。要是家里人喜欢吃蘸料,还可以准备点蘸料,把蒜末、芝麻酱、生抽、香醋、葱花放在一起,搅拌均匀,串捞出来后蘸着吃,味道更丰富,软嫩的食材裹上香浓的蘸料,一口下去太解馋了。
自己在家做麻辣串,不用等外卖,也不用去外面排队,食材都是自己选的,干净又卫生。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,选对食材,掌握好穿串、煮制的技巧,就能做出麻辣串怎么做很软又好吃的效果。每次做的时候,看着串串在热汤里翻滚,香气飘满整个厨房,家里人围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麻辣串,说说笑笑的,感觉特别温馨。咬一口软嫩的里脊肉,再吃一口吸满汤汁的豆腐泡,麻辣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那种满足感真是外面买的比不了的。其实做饭就是这样,只要用心去做,掌握好小技巧,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好吃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