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推开家门,要是能闻到一碗叉烧饭的香气,那股子疲惫立马就散了大半。金黄香脆的叉烧肉盖在蓬松的米饭上,再浇上一勺浓稠的酱汁,配上烫得翠绿的青菜,挖一大勺送进嘴里,肉的焦香、米的清甜混在一起,这才是平凡日子里最踏实的满足。不过很多人在家做叉烧饭,要么肉柴得嚼不动,要么表皮软塌塌没滋味,其实叉烧饭怎么做又脆又好吃,关键就藏在选肉、腌制和火候这三个步骤里,学会了比外面烧腊店的还地道。
选肉的时候可别马虎,不是所有猪肉都能做出又脆又好吃的叉烧。我试过用纯瘦肉做,烤出来干巴巴的像柴火;用五花肉又太腻,油脂多得吃两口就反胃。后来楼下烧腊店的老板告诉我,最适合做叉烧的是梅花肉,也就是猪颈背那一块,肥瘦相间得刚刚好,瘦肉里带着细细的脂肪纹理,煎烤的时候脂肪会融化,既能让肉质保持软嫩,又能逼出油脂让表皮变脆。买的时候要挑颜色鲜红、摸起来有弹性的新鲜梅花肉,最好带一点点猪皮,烤出来的皮才够香。要是买不到梅花肉,用前腿肉也可以,但要选带少许脂肪的部位,提前把筋膜剔除干净,不然嚼起来会塞牙。
腌制是叉烧入味的关键,也是让肉表皮香脆的基础。很多人腌肉只放叉烧酱,做出来的味道单一,还容易发甜发腻。我家常备的腌料配方很简单,都是厨房里常见的调料:三勺生抽、两勺老抽、三勺蜂蜜、一勺蚝油、半勺五香粉,再加上三瓣拍碎的大蒜和一小块去皮的生姜,要是喜欢带点酒香,还能加一勺米酒或者黄酒,既能去腥又能让肉质更嫩。把梅花肉洗干净沥干水分,用牙签在肉身上扎满小孔,这样腌料才能渗进肉里。然后把肉和调好的腌料放进保鲜袋里,用手抓匀,让每一块肉都裹上酱汁,再把保鲜袋里的空气挤出去封好,放进冰箱冷藏至少4小时,最好能腌一整晚,这样肉才会吸饱味道,烤的时候也不容易老。我试过腌2小时就做,结果外面有味里面没味,浪费了好肉,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偷懒了。
腌好的肉取出来后,先别急着烤,要把表面的调料抖掉,放在通风处晾15分钟,让肉表面的水分稍微蒸发,这一步是表皮变脆的小秘诀。要是着急做,用厨房纸巾轻轻吸干表面水分也可以,但别擦太用力,免得把腌进去的味道擦掉。烤之前准备一个烤盘,铺好锡纸,把肉放在烤网上,下面垫上烤盘接油,这样清理起来方便。烤箱提前预热到200度,先把肉放进去烤20分钟,这时候肉表面会开始变色,渗出一些油脂。取出来后,用刷子在肉身上刷一层蜂蜜,再撒上一点点白芝麻,然后把烤箱温度调到220度,再烤10分钟,高温能让肉皮快速焦化变脆,还能锁住里面的汁水。要是没有烤箱,用平底锅煎也可以,中小火把肉的每一面都煎到金黄,煎的时候要不断翻动,让受热均匀,煎到表皮微焦后,转小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,保证肉质熟透,最后再开大火煎30秒,逼出最后一点油脂,表皮就会变得香脆。
叉烧快做好的时候,就可以准备酱汁和配菜了。酱汁不用额外调,把腌肉剩下的酱汁倒进小锅里,加入半碗清水,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煮5分钟,然后加入一勺水淀粉勾芡,煮到酱汁浓稠就可以了。要是觉得味道太咸,加点蜂蜜调味,太甜就加一点点生抽,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。配菜最简单的就是白灼青菜,上海青、菜心都可以,烧一锅水,加少许盐和几滴油,把青菜放进去烫30秒,捞出来沥干水分,摆在米饭旁边,颜色鲜亮又解腻。很多人做叉烧饭会搭配一个溏心蛋,水烧开后转小火,把鸡蛋磕进去,煮6分钟捞出来过凉水,剥壳切开,蛋黄流心的样子特别诱人,和叉烧肉一起拌在米饭里,味道更丰富。
米饭也不能马虎,煮的时候加的水量要比平时少一点点,煮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,更有嚼劲,搭配叉烧肉和酱汁刚好。盛米饭的时候,用勺子把米饭压一压,中间稍微凹下去一点,把切好的叉烧肉铺在上面,皮朝上摆好,这样能看到香脆的表皮,旁边摆上青菜和溏心蛋,最后把浓稠的酱汁浇在叉烧肉和米饭上,酱汁顺着米饭的缝隙流下去,每一粒米都能裹上酱汁。很多人觉得在家做不出餐馆的味道,说到底还是没掌握叉烧饭怎么做又脆又好吃的精髓,其实只要选对肉、腌够时间、控制好火候,在家也能做出不输餐馆的叉烧饭。
有一次我朋友来家里吃饭,我做了这道叉烧饭,她一口气吃了两大碗,说比她常去的那家烧腊店还好吃,非要把配方记下来。其实这道叉烧饭的做法一点都不复杂,没有复杂的调料,也不需要专业的工具,只要用心就能做好。烤叉烧的时候,整个屋子都飘着香味,邻居家的小朋友都跑来问我在做什么好吃的。切叉烧肉的时候,能听到表皮“咔嚓”的声音,里面的肉质却很软嫩,咬一口,汁水和酱汁在嘴里爆开,配上颗粒分明的米饭,每一口都特别满足。
现在我每周都会做一次叉烧饭,有时候是自己吃,有时候是做给家人吃。看着家人吃得香,我就觉得特别幸福。很多人觉得做饭麻烦,其实花点时间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好吃的,是很值得的事情。按照这个方法做出来的叉烧饭,肉皮香脆,肉质软嫩,每一口都充满了烟火气,这才是叉烧饭怎么做又脆又好吃的正确打开方式。不用去外面排队,在家就能吃到热乎乎、香喷喷的叉烧饭,这样的小幸福,其实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