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,总想着喝口热乎汤暖一暖身子。比起油腻的浓汤,清清爽爽的元宝清汤最是合适,一口下去鲜到胃里,连汤带馅都落进肚子,浑身都透着舒坦。这道元宝清汤做起来不费事儿,材料都是菜市场随手能买到的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一次成功,不用费尽心思想复杂步骤,家常味道才最养人。
做元宝清汤,食材选得对,味道就成功了一大半。肉馅得选前腿肉,肥瘦比例差不多三比七正好,太瘦的馅吃着柴,太肥又容易腻。买肉的时候让摊主帮忙绞成馅,自己回家再用刀剁上几分钟,这样的肉馅更紧实,煮出来不容易散,咬着也有弹性。除了肉馅,馄饨皮要选那种薄厚均匀的鲜皮,不是干硬的挂面馄饨皮,鲜皮煮出来软嫩,吸饱汤汁特别香。配料方面,生姜、大葱是少不了的,用来给肉馅去腥增香,家里有虾皮和紫菜的也备上,提鲜效果比放味精还自然,最后撒上一把小葱花,颜色看着就有食欲。
调馅是元宝清汤鲜美的关键,不用放太多复杂的调料,简单几种就能突出肉的本味。先把剁好的肉馅放进大碗里,加入切碎的姜末和葱花,再放一勺生抽、半勺料酒,少许盐和一点点白胡椒粉,朝着一个方向搅拌。搅拌的时候要有耐心,别乱搅一通,顺着一个方向才能让肉馅上劲,吸收调料的味道。搅到肉馅有点发黏的时候,分两次加入少量清水,每次加完都搅匀,这样调出来的肉馅嫩而不柴,煮在汤里还能释放鲜味。如果家里有小朋友,还可以在馅里加一点切碎的胡萝卜丁或者香菇丁,不仅营养更全,颜色也好看,孩子也愿意多吃几口。
接下来就是包元宝了,这一步看着简单,其实有小技巧,包得好煮的时候不容易漏馅,形状也好看。取一张馄饨皮放在手心,用小勺舀适量肉馅放在皮的中间,别放太多,不然捏不住容易溢出来,大概像小核桃那么大就刚好。然后把馄饨皮对折,变成一个半圆形,用手指把边缘轻轻按紧,别留缝隙,不然煮的时候汤汁会进去,肉馅就不鲜了。接着把对折后的两个角往中间捏合在一起,一个鼓鼓囊囊的“元宝”就成型了,放在盖帘上一个个排好,看着就特别讨喜,小时候妈妈总说,吃这样的元宝能招财进宝,现在煮给孩子吃,也把这份小寓意传了下去。
煮元宝清汤的水很有讲究,别用冷水直接煮,水烧开后加点盐再下元宝,这样元宝煮出来不容易粘在一起,皮也更劲道。下元宝的时候要轻轻放进锅里,然后用勺子的背面慢慢推几下,防止沉底粘锅。等水再次烧开,元宝都浮起来的时候,往锅里加小半碗凉水,这是“点水”,能让元宝煮得更透,肉馅熟透还不柴。一般点两次凉水就差不多了,第二次加完凉水后,等水再开,元宝一个个饱满地浮在水面上,颜色也变得透亮,就说明煮好了。
在煮元宝的同时,就可以准备汤底了。取一个干净的碗,放一小把虾皮、少许紫菜,要是喜欢吃香菜的,也可以提前切好放进去。汤底不用太复杂,用煮元宝的汤就刚刚好,因为煮元宝的时候,肉馅里的鲜味都融进汤里了,盛一勺热汤冲进碗里,虾皮和紫菜的香味瞬间就被激发出来,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盐和几滴香油调味,一碗鲜美的汤底就做好了。这里要注意,盐别放太多,因为肉馅本身有味道,汤底太咸会盖住鲜味儿。
把煮好的元宝捞进调好的汤底里,撒上一把新鲜的葱花,翠绿的葱花飘在汤面上,和金黄的元宝、紫色的紫菜搭配在一起,看着就有食欲。刚出锅的元宝清汤冒着热气,吹一吹再咬开一个小口,鲜美的汤汁先流出来,小心地吸一口,暖乎乎的顺着喉咙滑下去,舒服极了。肉馅紧实又鲜嫩,馄饨皮软而不烂,吸饱了汤汁,每一口都滋味十足。要是早上没时间做早饭,前一天晚上提前把肉馅调好,馄饨皮买好,早上起来十几分钟就能煮好一碗元宝清汤,比外面买的早餐健康又暖胃。
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,做上一大锅元宝清汤当开胃汤也特别合适,做法简单还不费时间,客人喝了都夸鲜。要是一次包多了元宝,用保鲜膜一个个分开包好,放进冰箱冷冻室,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直接煮,不用解冻,和新鲜包的味道差不多。冬天的时候,煮上一碗元宝清汤,配着刚蒸好的馒头,或者一碟小菜,就是一顿舒服的家常饭,暖胃又暖心。
很多人觉得做汤麻烦,其实像元宝清汤这样的家常美食,根本不用讲究太多技巧,食材新鲜,做法简单,用心去做就能做出好吃的味道。不用追求什么复杂的配方,家常的味道最是让人安心。下班回家,花二十分钟煮上一碗元宝清汤,卸下一天的疲惫,连汤带肉吃下去,浑身都暖和起来,这大概就是家常菜的魅力,简单却能满足味蕾和身心的需求。
要是你也喜欢这样鲜爽的家常汤品,不妨试试做这道元宝清汤,不用费什么力气,就能享受到鲜美的味道。食材简单,步骤省心,无论是作为早餐、午餐的配汤,还是晚餐的主食,都特别合适。赶紧去菜市场买好材料,动手做起来,让这碗暖乎乎的元宝清汤,给你的生活添一份鲜美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