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时节,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些清爽又解馋的凉菜,猪皮骨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它既没有油炸食品的油腻,又有着独特的Q弹口感,嚼在嘴里满满的胶原蛋白,搭配一碗料汁,无论是下酒还是配米饭都格外合适。很多人觉得猪皮骨冻做法复杂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,做出既好吃又简单的猪皮骨冻。
要做好猪皮骨冻,选材是基础,这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口感和味道。猪皮建议选新鲜的后腿皮或者脊皮,这些部位的猪皮厚度适中,胶原蛋白含量高,而且油脂较少,做出来的皮冻不会发腻。买的时候可以让摊主帮忙把猪皮表面的猪毛处理干净,省得自己回家费劲。骨头则推荐用猪筒骨,筒骨骨髓丰富,熬出的汤浓白鲜香,能给猪皮骨冻增添不少风味。如果没有筒骨,用排骨或者猪蹄骨也可以,不过相对来说筒骨的性价比更高,熬汤效果也更好。选好的猪皮和骨头,回家后先别急着处理,先分别用清水浸泡1-2小时,中途换几次水,这样能充分泡出里面的血水,减少腥味。
处理猪皮是做好猪皮骨冻的关键一步,这一步做不好,皮冻可能会有腥味或者口感发腻。泡好的猪皮先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的冷水,再放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。煮好的猪皮捞出,用温水冲洗一下,趁着温热的时候用刀把猪皮内侧的脂肪刮干净,这里一定要刮彻底,不然熬出来的皮冻会油腻。刮干净脂肪后,把猪皮切成宽约1厘米的条状,切好后再用清水淘洗几遍,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油脂。骨头的处理相对简单,泡好后冲洗干净,放入锅中加冷水、生姜和料酒焯水,水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,然后把骨头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备用。很多人焯水时习惯用热水,其实冷水下锅才能更好地逼出骨头里的血水和杂质,减少腥味。
接下来就是熬煮环节,这是猪皮骨冻成型和入味的核心。准备一个深一点的砂锅或者高压锅,如果用砂锅的话,把处理好的猪皮和骨头一起放进去,加入足量的温水,水量要没过猪皮和骨头,并且高出3-5厘米,因为熬煮过程中水分会蒸发。然后放入几片生姜、两颗八角、一片桂皮和少量花椒,这些香料不需要太多,主要是起到增香去味的作用,放多了会掩盖猪皮本身的鲜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熬煮,砂锅熬煮的时间比较长,大概需要1.5-2小时,期间要注意时不时搅拌一下,防止猪皮粘在锅底。如果用高压锅的话,时间会节省很多,上汽后压30-40分钟就可以了。熬煮的过程中,不要急于放盐,盐放早了会让猪皮里的胶原蛋白凝固,不容易熬出来,影响皮冻的成型。
熬煮到什么程度合适呢?可以用筷子戳一下猪皮,能轻松戳透就说明差不多了。这时候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搅拌均匀后再煮5分钟,让盐味充分融入。然后关火,把锅里的猪皮、骨头和汤汁一起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里,稍微放凉一下。如果喜欢口感细腻的猪皮骨冻,可以把汤汁过滤一下,只留下猪皮和清澈的汤汁;如果不介意的话,直接连骨头一起放着凝固也可以。等汤汁不烫手的时候,把容器盖上盖子,放入冰箱冷藏4-6小时,或者冷藏过夜,让汤汁充分凝固。冬天的时候,如果室内温度较低,也可以放在室外自然凝固,这样做出来的猪皮骨冻口感会更紧实。
等猪皮骨冻完全凝固后,就可以取出来享用了。用刀把皮冻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,摆放在盘子里。接下来调一个灵魂料汁,这是让猪皮骨冻好吃的点睛之笔。料汁的做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,最经典的做法是用生抽、香醋、蒜末、小米辣、葱花和少许香油混合,搅拌均匀后淋在皮冻上。如果喜欢吃麻味,可以加一点花椒油;如果喜欢甜味,也可以少放一点白糖提鲜。淋上料汁后,稍微静置几分钟,让皮冻充分吸收料汁的味道,这样吃起来会更入味。咬一口Q弹的猪皮骨冻,满满的胶原蛋白在嘴里散开,搭配着鲜香的料汁,既清爽又开胃,让人越吃越上瘾。
其实做猪皮骨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,只要选对食材,处理干净猪皮和骨头,掌握好熬煮的时间和火候,就能做出美味又简单的猪皮骨冻。而且猪皮骨冻的做法非常灵活,除了经典的原味,还可以在熬煮的时候加入胡萝卜、海带、黄豆等食材,让营养更丰富,口感也更多样。比如加入黄豆一起熬煮,黄豆吸收了汤汁的鲜味,变得软糯香甜,和猪皮骨冻搭配在一起,味道特别好。另外,做好的猪皮骨冻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,保存3-5天是没有问题的,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来切块调味,非常方便。
很多人觉得自己做的猪皮骨冻不够Q弹,或者容易散,其实问题可能出在这几个方面。一是猪皮和水的比例不对,猪皮太少水太多,凝固效果就会不好,一般来说猪皮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:3左右比较合适;二是熬煮时间不够,胶原蛋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,导致无法凝固;三是盐放得太早,影响了胶原蛋白的析出。只要避开这些小问题,就能做出Q弹紧实的猪皮骨冻。平时在家有空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次,既健康又美味,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招待客人,都是一道非常拿得出手的凉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