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蒲城油饼是陕西蒲城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,既是早餐常客,也是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的美味,掌握诀窍在家就能做出好吃又简单的味道。

做蒲城油饼的食材都是家常常见的,需准备中筋面粉500克(约做10-12个,适合一家三口)、温水280毫升(手心不烫以激活酵母)、干酵母5克(冬天可稍多)、盐3克、白糖5克(助发酵并中和盐味),以及适量食用油(用于和油酥与炸制)。

做法上,先和面:面粉入盆挖小坑放酵母、盐、白糖,慢倒温水搅成絮状,揉5分钟至光滑有弹性的面团,盖保鲜膜或湿毛巾在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(夏约1小时,冬可借助暖气片或温水缩短时间)。发酵好的面团放撒粉案板排气,分成50克左右的小剂子,压扁擀成3毫米厚的圆形薄饼,中间划两三道口子防鼓胀,盖湿毛巾二次醒发10分钟。

炸制是关键,锅中倒油没过油饼,大火烧至六成热(筷子蘸面糊冒细密小泡),放入饼坯用筷子拨动使其均匀受热,浮起后翻面炸至两面金黄,捞出放吸油纸吸去多余油脂。刚炸好的蒲城油饼外酥里软、咸香可口,搭配小米粥或豆浆就是营养早餐。若想丰富口味,可加葱花做葱花油饼,或擀饼时抹热油调的油酥增分层酥脆感,经典原味则最显本味。

在陕西蒲城的街头巷尾,总能闻到一股诱人的油香,那是蒲城油饼在热油里翻滚时散发出的独特味道。作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,蒲城油饼不仅是早餐桌上的常客,更是逢年过节、招待亲友时必不可少的美味。很多人觉得做油饼麻烦,其实掌握了诀窍,在家也能做出外酥里软、咸香可口的蒲城油饼,好吃又简单,今天就来分享这份家常做法。

做蒲城油饼,食材不用多讲究,都是家里常见的东西。准备普通中筋面粉500克,这个量大概能做10到12个油饼,适合一家三口吃。温水280毫升左右,水温别太高,摸着手心不烫就行,这样能更好地激活酵母。干酵母5克,如果是冬天,酵母可以稍微多放一点点,发酵会更快。盐3克、白糖5克,白糖不是为了甜,而是能让面团发酵得更蓬松,还能中和盐的味道。另外再准备适量的食用油,一部分用来和油酥,一部分用来炸制。

首先来和面,这一步是做好蒲城油饼的基础。把面粉倒进干净的面盆里,中间挖个小坑,放入酵母、盐和白糖,然后慢慢倒入温水。边倒水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,没有干面粉颗粒就可以了。接下来上手揉面,揉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刚开始揉可能有点粘手,别着急,手上沾点干面粉继续揉,大概揉5分钟左右,面团就会变得光滑有弹性。揉好后在面盆表面盖上一层保鲜膜,或者湿毛巾也可以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夏天放在室温下就行,大概1个小时;冬天可以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把面盆放进温水里,发酵时间会缩短一些,直到面团发酵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戳一下,洞口不塌陷不回缩,发酵就完成了。

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,案板上撒点干面粉防粘。把面团揉一揉排气,这一步很重要,能让做出来的油饼口感更紧实。揉好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50克左右,就像平时做包子的剂子大小。取一个小剂子,用手掌压扁,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薄饼,厚度大概3毫米左右,不要太薄,不然炸出来会硬。擀好后在饼的中间用刀划上两三道口子,这样炸的时候油饼不会鼓得太厉害,还能让油更好地渗透进去,炸出来更酥脆。全部擀好后,把饼坯放在一旁,盖上湿毛巾醒发10分钟,这一步叫二次醒发,能让油饼更蓬松。

接下来就到炸制环节了,这是决定蒲城油饼好不好吃的关键。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要能没过油饼,大火把油烧热。怎么判断油温呢?可以用筷子蘸一点面糊放进油里,如果面糊周围冒起细密的小泡,油温就差不多了,大概六成热。把醒发好的饼坯逐个放进油锅里,放入后用筷子轻轻拨动油饼,让它均匀受热。刚开始油饼会沉在锅底,慢慢就会浮起来。浮起来后把油饼翻个面,继续炸,直到两面都炸成金黄色,就可以捞出来了。捞出来的油饼放在吸油纸上,吸掉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不会太腻。按照这个方法,把所有的饼坯都炸完,一盘香喷喷的蒲城油饼就做好了。

刚炸好的蒲城油饼外皮金黄酥脆,咬一口咔嚓作响,里面却松软可口,带着淡淡的咸香,越吃越有味道。平时早上起来,炸几个油饼,搭配一碗小米粥或者豆浆,简单又营养的早餐就解决了。有时候家里来客人,端上一盘刚炸好的油饼,大家都抢着吃。其实做蒲城油饼真的不难,只要掌握好发酵和炸制的火候,在家就能轻松做出地道的味道。很多人担心自己做不好,其实多试几次就熟练了,而且自己做的油饼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放心。

要是想让蒲城油饼的味道更丰富一些,还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加点葱花,做成葱花油饼,味道也很赞。或者在擀饼的时候抹上一层油酥,油酥就是用热油浇在面粉里调成的,这样炸出来的油饼会更分层,口感更酥脆。不过最经典的还是原味的蒲城油饼,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它的本味。每次做蒲城油饼,家里都飘满了油香,孩子闻到香味就会跑过来等着吃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觉得特别满足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小吃,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,也传递着浓浓的家常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