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喜欢吃腊肉,但一碰到瘦腊肉就犯愁,总觉得做出来又干又柴,嚼着费劲,好好的食材都浪费了。其实啊,瘦腊肉怎么做才不柴又好吃,关键在于几个不起眼的小步骤,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到位,就算是纯瘦的腊肉也能变得香嫩可口,越嚼越有滋味。咱们平时做瘦腊肉容易柴,多半是在处理食材和烹饪方式上没找对方法,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把瘦腊肉做得好吃不柴。
首先得从选瘦腊肉开始说起,选对了肉,后续操作就成功了一半。市面上的瘦腊肉种类不少,咱们挑的时候要注意看颜色,优质的瘦腊肉颜色应该是暗红色或者枣红色,看起来有光泽,不是那种发乌或者惨白的颜色。然后用手摸一摸,表面应该是干爽的,没有黏腻的感觉,捏一捏肉质要紧实有弹性,这样的瘦腊肉吃起来才会有口感。要是碰到那种表面发潮、颜色不均的,就别买了,不仅味道可能不好,做出来也容易柴。另外,闻一下味道也很重要,好的瘦腊肉只有腊肉特有的香味,没有异味或者哈喇味,这一点可不能忽略。
选好瘦腊肉之后,预处理步骤是让它不柴的关键。很多人直接把腊肉下锅煮,结果煮出来又硬又柴,这是因为瘦腊肉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盐和其他调料,肉质本身比较紧实,而且含有一定的盐分。正确的预处理应该是先把瘦腊肉用温水浸泡,浸泡的时间可以根据腊肉的咸度来定,一般建议泡2-4个小时。泡的时候可以在水里加一点料酒,这样不仅能去除腊肉的腥味,还能让肉质变得更软嫩。浸泡过程中可以换一两次水,让腊肉里的盐分充分析出,这样后续烹饪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太咸而影响口感,也能让肉质更容易煮软。泡好之后,把瘦腊肉冲洗干净,准备下一步处理。
接下来就是焯水,这一步也不能少。把浸泡好的瘦腊肉放进冷水锅里,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葱段,再倒一点料酒,大火烧开。水烧开后会出现一些浮沫,这些浮沫是腊肉里的杂质和血水,一定要撇干净,不然会影响腊肉的口感和味道。撇完浮沫后,转小火再煮10-15分钟,然后把腊肉捞出来沥干水分。焯水不仅能进一步去除腊肉的腥味和杂质,还能让腊肉的肉质初步变软,为后续的烹饪打下基础。这里要注意,煮腊肉的时间不能太长,不然肉质会变老,反而容易柴,只要煮到腊肉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就可以了。
焯水后的瘦腊肉,烹饪方法就有很多种了,不同的做法能做出不同的风味,但都要注意保持肉质的嫩度。蒸着吃是比较常见的做法,也是最能保留腊肉香味的方式。把焯好水的瘦腊肉切成薄片,注意切片的时候要顺着纹理切,这样切出来的肉片不容易散,吃起来也更嫩。把切好的肉片整齐地码在盘子里,放上几片生姜和葱段,再淋上一点生抽和少许香油,然后放进蒸锅,大火蒸20-25分钟。蒸的时候火候要足,这样腊肉才能充分受热,肉质变得香嫩。蒸好后,撒上一点葱花或者香菜,一道香嫩可口的蒸瘦腊肉就做好了,这样做出来的瘦腊肉一点都不柴,还带着浓浓的香味。
除了蒸,瘦腊肉还可以用来炒菜,搭配一些蔬菜一起炒,味道也非常好。炒菜的时候,先把焯好水的瘦腊肉切成薄片,然后在锅里放少许油,油热后把腊肉片放进去翻炒,炒出香味后盛出来备用。接着用锅里剩下的油炒蔬菜,比如青椒、蒜苗、芹菜等,这些蔬菜都比较容易熟,而且和腊肉的味道很搭。等蔬菜炒到半熟的时候,把炒好的腊肉片倒进去一起翻炒,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生抽调味,翻炒均匀后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里要注意,炒腊肉的时候油不能放太多,因为腊肉本身会出油,而且炒的时间也不能太长,不然腊肉会变老变柴。搭配蔬菜一起炒,蔬菜的水分和香味能渗透到腊肉里,让腊肉的口感更丰富,也更嫩。
还有一种做法是炖,把瘦腊肉和其他食材一起炖,比如萝卜、土豆、莲藕等,炖出来的腊肉不仅不柴,还非常入味。把焯好水的瘦腊肉切成块,和切好的蔬菜一起放进砂锅里,加入足量的开水,放入几片生姜、几段葱段,再加入少许八角、桂皮等香料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-2个小时。慢炖的过程中,腊肉的香味会慢慢渗透到蔬菜里,蔬菜的水分也会让腊肉变得更加软嫩。炖好后,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撒上一点葱花,一道暖心暖胃的炖瘦腊肉就做好了。这种做法适合冬天吃,一口腊肉一口蔬菜,香嫩可口,让人回味无穷。
其实瘦腊肉怎么做才不柴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掌握好选肉、浸泡、焯水和烹饪这几个步骤,就能做出美味的瘦腊肉。选肉要选优质的,浸泡要充分,焯水要到位,烹饪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蒸、炒、炖等方式,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。另外,还有一个小技巧,就是在烹饪瘦腊肉的时候,可以加入一点点糖或者蜂蜜,这样不仅能中和腊肉的咸味,还能让肉质变得更嫩,味道也更鲜美。大家平时做瘦腊肉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些方法,保证能做出不柴又好吃的瘦腊肉,让家人和朋友都赞不绝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