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方的不少农家小院里,苕粑粑是秋冬季节最常见的家常小吃。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红薯,简单处理后就能变成软糯香甜的粑粑,咬一口满是烟火气和食材本身的清香。对于喜欢家常味道的人来说,怎么做苕粑粑好吃又简单其实不用太复杂的技巧,只要选对食材、掌握几个小细节,就能做出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。
做苕粑粑的第一步,是选对红薯。虽然各种红薯都能做,但想要口感软糯香甜,最好选红心或黄心的蜜薯,这种红薯水分适中、甜度高,蒸出来后自带绵密的质感。如果家里只有白心红薯也没关系,只是口感会偏粉一些,后续可以适当增加一点白糖调味。红薯的用量根据人数来定,一般3-4个人吃,准备500克左右的红薯就够了。除了红薯,还要准备适量的糯米粉,糯米粉的作用是增加粘性,让粑粑能成型,用量大概是红薯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具体要看红薯泥的湿度。
处理红薯的过程很简单,先把红薯表皮的泥土清洗干净,不用削皮,直接放入蒸锅。蒸锅上汽后,把红薯放进去,大火蒸20-25分钟。判断红薯是否蒸熟的方法很简单,用筷子戳一下红薯,能轻松穿透就说明熟了。蒸好的红薯取出来,稍微放凉一点,等到不烫手的时候,用手把表皮撕掉,这个步骤要趁热撕才容易,凉了表皮就会粘在红薯上不好处理。撕好皮的红薯放入大碗里,用勺子或者擀面杖捣成红薯泥,捣的时候要尽量捣细,不要有结块,这样后续和粉的时候才会均匀。
捣好的红薯泥放温后,就可以加入糯米粉了。不要一次性把糯米粉全倒进去,先加一半,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,再根据红薯泥的湿度慢慢添加剩下的糯米粉。搅拌到红薯泥和糯米粉能揉成一个不粘手、有弹性的面团就可以了,不用揉太久,以免糯米粉起筋,影响口感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10分钟,醒面的目的是让糯米粉充分吸收红薯泥里的水分,让面团更柔软。
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馅料,苕粑粑的馅料分甜口和咸口两种,都很简单。甜口的话,准备适量的白糖和少许桂花糖,或者用豆沙馅也可以,喜欢吃坚果的还可以加一点切碎的花生或核桃,增加口感。咸口的话,准备一小块猪肉末、少许榨菜碎、葱花和姜末。先把锅烧热,放少许油,油热后放入姜末爆香,再加入猪肉末炒至变色,然后加入榨菜碎翻炒几下,最后撒上葱花,加一点生抽和盐调味,盛出来放凉备用。
醒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像乒乓球那么大。取一个剂子,用手揉圆,然后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坑,放入适量的馅料,甜口的馅料不要放太多,以免蒸的时候流出来。然后用手慢慢把口收起来,再揉圆,最后用手掌轻轻按扁,做成一个圆形的粑粑,厚度大概1厘米左右,不要太薄,不然煎的时候容易破。做好的苕粑粑可以在表面刷一层薄油,这样煎的时候不容易粘锅。
接下来就是煎苕粑粑了,这一步是决定口感的关键。平底锅烧热,放适量的食用油,油热后把做好的苕粑粑放入锅中,中小火慢慢煎。煎的时候要不时翻面,让两面都均匀受热,煎到一面变成金黄色、外皮有点酥脆的时候再翻另一面。整个煎制过程大概需要5-6分钟,要注意火候不要太大,以免外面煎糊了里面还没熟。如果喜欢更软糯的口感,可以在煎的时候加一点点水,然后盖上锅盖焖1-2分钟,这样里面会更软,外皮还是保持酥脆。
煎好的苕粑粑盛出来放在盘子里,可以稍微沥一下油,然后趁热吃。刚煎好的苕粑粑外皮金黄酥脆,咬一口下去,内里软糯香甜,甜口的带着红薯本身的清甜和桂花的香气,咸口的则充满了肉末和榨菜的鲜香,不管哪种口味都让人食欲大开。其实怎么做苕粑粑好吃又简单,核心就是保留食材的本味,不用太多复杂的调料,简单的做法反而能突出红薯的香甜和糯米的软糯。
有时候家里红薯多了,就会做上一大盘苕粑粑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,暖乎乎的。这种简单的小吃没有精致的外表,却有着最踏实的味道,就像家常的日子一样,平淡中带着温馨。而且做起来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,家里的蒸锅和平底锅就能完成,食材也都是日常能买到的,不管是作为早餐、下午茶还是零食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只要按照这个方法一步步做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做出好吃的苕粑粑,让家人尝到这份简单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