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日常餐桌上,骨头总能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占据一席之地。不管是啃上一口肉香四溢的排骨,还是吸溜一口浓郁鲜美的骨髓,那种满足感总能让人回味无穷。但不少人在家做骨头时,要么做得肉质柴硬咬不动,要么腥味重得难以下咽,其实要想做好骨头,关键在于选对食材、做好预处理,再配上合适的做法,就能轻松做出爽口又好吃的骨头料理。
首先得说说选骨头,这可是决定最终口感的第一步。不同部位的骨头适合不同的做法,要是选不对,后续再怎么调味都难达到理想效果。筒骨也就是猪腿骨,中间中空,富含骨髓,最适合用来炖汤,炖好后骨髓软糯香浓,汤汁也奶白醇厚;排骨分为小排和肋排,小排肉质更嫩,带着些许软骨,适合红烧、糖醋或者清蒸,肋排则更适合烤或者卤,啃起来更有嚼劲;还有脊骨,肉质相对较多,价格也实惠,用来做酱香骨或者炖酸菜都很不错。买骨头的时候要注意新鲜度,新鲜的骨头颜色呈淡粉色,表面没有异味,用手摸起来也不会发黏,要是冷冻的骨头,解冻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变质迹象。
选好骨头后,预处理步骤可不能马虎,这直接关系到骨头做出来是否爽口无腥味。第一步是浸泡,把骨头切成合适的块后,放入清水中浸泡1-2小时,中途可以换几次水,这样能把骨头里的血水充分泡出来,减少腥味。泡好后就该焯水了,很多人焯水时习惯用热水,其实这是不对的,热水下锅会让骨头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,里面的血水和杂质就跑不出来了。正确的做法是冷水下锅,放入骨头,再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大葱和少许料酒,大火煮开后,会看到表面浮起一层厚厚的浮沫,这些浮沫就是腥味的主要来源,要用勺子彻底撇干净,撇完后可以再煮1-2分钟,然后把骨头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,记住一定不能用冷水,不然冷热交替会让肉质变柴。
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家常又美味的骨头做法,保证让你做出的骨头爽口又好吃。第一种是酱香卤骨头,这道菜酱香浓郁,肉质酥烂,越啃越香。准备好焯好水的骨头,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一勺冰糖,小火慢慢炒至冰糖融化变成深褐色,这时候要注意火候,别炒糊了,不然会发苦。然后放入骨头翻炒均匀,让每块骨头都均匀地裹上糖色,接着加入姜片、葱段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干辣椒等香料炒出香味,再倒入适量的生抽、老抽调味上色,老抽别放太多,不然颜色会发黑。翻炒几下后加入足量的热水,水量要没过骨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-60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骨头的大小和软烂程度来定,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扎透骨头就可以了,最后开大火收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炒,让汤汁均匀地裹在骨头上,等到汤汁变得浓稠就可以出锅了,撒上少许葱花点缀一下,一道香喷喷的酱香卤骨头就做好了,啃一口,肉质酥烂不柴,酱香浓郁,简直停不下来。
第二种是酸辣泡椒骨,这道菜酸辣开胃,特别适合夏天吃,骨头咬起来爽口又入味。准备焯好水的排骨,还有适量的泡小米辣、泡姜、野山椒,把泡姜切成片,泡小米辣和野山椒切成段。锅中倒油,油热后放入泡姜片、泡小米辣和野山椒炒出酸辣味,然后放入排骨翻炒几分钟,加入少许生抽、料酒和少许白糖提鲜,接着倒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没过排骨即可,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炖20-30分钟,直到排骨炖至软烂。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醋,醋要最后放,这样能更好地保留酸味,开大火收汁,等到汤汁变得稍微浓稠就可以出锅了,这道菜酸辣爽口,肉质鲜嫩,用来下饭再合适不过了,尤其是炎热的夏天,吃一口酸辣的泡椒骨,瞬间就有了食欲。
第三种是清炖骨髓骨,这道菜汤色奶白,清淡鲜美,既能喝汤又能吃骨髓,营养丰富。准备焯好水的筒骨,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量的清水,放入几片生姜和几段大葱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-3小时,炖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盖严锅盖,让多余的水汽蒸发掉一些,这样汤会更浓郁。炖的过程中如果表面有少量浮沫,撇掉即可。炖好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撒上少许葱花或者香菜,一道鲜美的清炖骨髓骨就做好了。喝上一口汤,鲜美无比,再用吸管把骨髓吸出来,软糯香浓,口感特别棒。这道菜虽然做法简单,但却最能体现骨头的原汁原味,清淡不油腻,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。
其实骨头的做法还有很多,比如糖醋排骨、蒜香烤排骨、玉米炖排骨等等,每一种做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。不管是哪种做法,只要掌握了选骨、预处理的关键步骤,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调料和火候,就能做出爽口又好吃的骨头。平时在家做饭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道骨头料理,让家人尝尝你的手艺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满足。而且骨头富含蛋白质、钙等营养物质,多吃对身体也有好处,是一道既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