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给宝宝做馍无需复杂,掌握简单要点就能做好,关键是松软好嚼、清淡安全。食材上选200克中筋面粉,筋度适中;2克酵母用35度左右温水化开,水温不当会影响发酵;加5克白砂糖助酵母发酵且让口感更柔和。

揉面时将酵母水倒入面粉搅成絮状,耐心揉三五分钟至面团光滑,放温暖处发酵1-1.5小时,待面团发至两倍大、戳洞不回缩且内部呈蜂窝状即可。发酵好的面团需排气揉两分钟,分成鸡蛋大小的剂子揉圆,静置十分钟二次醒发,期间盖湿毛巾防干。

蒸制时蒸锅加水,蒸屉刷油或铺油纸,馍坯留间距,水开后中火蒸15分钟,关火焖5分钟避免塌陷,蒸好的馍麦香浓郁、松软易嚼。想增加营养可加南瓜泥或焯水菠菜汁,需按食材含水量调整液体量。

常见问题中,面团发不起来要检查酵母是否过期或水温,馍硬可能是揉面不充分或二次醒发时间短。做好的馍可冷藏或冷冻保存,加热即食。自己做馍无添加剂,还能根据宝宝情况调整食材,简单又放心。

很多宝妈在给宝宝准备辅食时,总想着做点新鲜又健康的食物,馍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但不少人觉得做馍麻烦,担心自己手笨做不好,其实小宝宝怎么做馍好吃又简单,掌握几个小要点就行。毕竟给宝宝吃的东西,不用追求多复杂的造型,只要松软好嚼、味道清淡,宝宝喜欢吃、吃着安全就够了。

首先得准备合适的食材,给宝宝做馍不用太多花样,基础的几样就能搞定。中筋面粉是首选,因为它的筋度适中,蒸出来的馍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塌,200克左右就够宝宝吃两到三顿。然后是酵母,2克酵母用温水化开,温水的温度很关键,大概35度左右,就是摸着手不烫的程度,要是水太烫会把酵母烫死,发不起来面;太凉的话酵母活性不够,发酵时间会变长。另外可以加一点点白砂糖,5克就好,不是为了让馍变甜,而是能帮助酵母发酵,还能让馍的口感更柔和,宝宝也更容易接受。

接下来就是揉面了,把化开的酵母水慢慢倒进面粉里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搅成絮状后就可以上手揉面。刚开始揉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粘手,别着急,耐心揉个三五分钟,面团就会变得光滑起来。揉好的面团要放到一个干净的盆里,盖上保鲜膜或者湿毛巾,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。冬天的话可以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把盆放进温水里,夏天就直接放在室温下就行。发酵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,具体要看环境温度,等面团发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戳一个洞,洞不会回缩,里面呈蜂窝状,那就说明发酵好了。

发酵好的面团要先排气,把里面的空气揉出来,这样蒸出来的馍才会组织均匀,不会有大孔洞。排气的时候可以把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根部用力按压揉搓,大概揉个两分钟,直到面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,表面也变得光滑。然后把面团分成几个小剂子,每个剂子的大小可以根据宝宝的食量来定,一般像鸡蛋那么大就差不多。把小剂子揉圆,放在案板上静置十分钟,这一步叫二次醒发,特别重要,醒发好的馍蒸出来会更松软。静置的时候可以盖上湿毛巾,防止面团表面变干。

醒发好后就可以上锅蒸了,蒸锅底部放足够的水,把蒸屉刷一层薄油,或者铺一张油纸,然后把揉好的馍坯放上去,馍坯之间要留一点距离,防止蒸的时候粘在一起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中火蒸15分钟,时间到了之后别着急开盖,关火焖5分钟再开盖,这样可以避免馍突然遇冷塌陷。蒸好的馍拿出来,闻着有淡淡的麦香味,摸起来松软有弹性,放凉一点后给宝宝吃,宝宝很容易就能嚼烂。

要是想让馍的营养更丰富,也可以在面粉里加点其他食材。比如把南瓜蒸熟后压成泥,代替一部分温水和面粉混合,做成南瓜馍,颜色金黄好看,还有南瓜的甜味,宝宝通常都很喜欢。或者把菠菜焯水后打成汁,和面粉一起揉成绿色的菠菜馍,既能增加维生素,又能让馍的颜值更高。不过要注意,添加这些食材时,要根据食材的含水量调整液体的用量,别让面团太稀或者太干。

其实小宝宝怎么做馍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在于食材要简单、步骤要细致。不用追求外面卖的馍那么精致的造型,自己在家做的馍没有添加剂,干净卫生,给宝宝吃着也放心。而且做馍的过程也不难,多试几次就能掌握技巧。等宝宝再大一点,还可以让他参与进来,一起揉面团、做造型,不仅能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,还能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。

有时候宝妈可能会遇到面团发不起来的情况,那就要检查一下酵母是不是过期了,或者温水的温度是不是不合适。要是蒸出来的馍有点硬,可能是揉面不够充分,或者二次醒发的时间太短。只要多注意这些小细节,下次做馍就能成功。做好的馍可以放在保鲜袋里冷藏保存,吃的时候加热一下就行,也可以冷冻起来,保存时间更长。

给宝宝做辅食,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简单,馍作为一种常见的主食,很适合宝宝吃。掌握了这些方法,小宝宝怎么做馍好吃又简单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看着宝宝拿着松软的馍吃得香喷喷的,宝妈们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而且自己做馍还能根据宝宝的口味和身体状况调整食材,比买现成的更贴心。所以宝妈们不妨试着在家给宝宝做一次馍,说不定会发现这是一件既简单又快乐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