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在家做麻糖并不复杂,简单几步就能做出香甜软糯的味道。做麻糖的食材都是厨房常备的,300克糯米提前泡6到8小时,泡至手捏即碎;再准备150克麦芽糖、100克白砂糖、100克白芝麻和50毫升清水,麦芽糖若没有可用蜂蜜代替,只是口感会稍差。

泡好的糯米淘洗干净后,沥干水分放进刷了薄油的蒸笼,蒸锅水烧开后中火蒸40分钟,中途翻拌一次让受热均匀,蒸到无硬芯且黏糯即可关火。蒸好的糯米稍放凉,用擀面杖捣成细腻米团,捣得越久黏性越好,之后盖上湿布醒10分钟防干结。

趁米团醒发时处理芝麻,无油小火慢炒白芝麻,不停翻动至香味浓郁、呈浅金黄色且有轻微爆裂声,盛出晾凉。接着熬糖浆,锅中放白砂糖和清水,小火加热搅拌至糖融化,加入麦芽糖继续小火熬,不搅拌避免翻砂,待糖浆滴入冷水能迅速凝固且咬着脆就关火。

把醒好的米团倒入糖浆锅快速翻炒,裹匀糖浆后加入炒好的白芝麻,继续翻炒至芝麻分布均匀。将麻糖团倒在刷油案板上,手上抹油揉匀,擀成1厘米厚的长方形薄片,趁温切成喜欢的大小,凉透后即可食用。凉透的麻糖软糯有嚼劲,无添加剂用料实在,可密封保存,当作下午茶或孩子的点心都合适。

小时候每到秋冬季节,街边总能看到卖麻糖的小摊,那股子香甜软糯的味道,隔着老远就能勾着人走不动道。其实不用总惦记着外面卖的,自己在家也能做,麻糖怎么做简单又好吃?只要准备好常见的食材,跟着几个步骤慢慢弄,新手也能做出跟外面一样好吃的麻糖,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甜度,吃起来更放心。

做麻糖的食材不用多复杂,都是家里厨房常备的东西。先准备300克糯米,提前用清水泡上6到8小时,要是前一天晚上泡上,第二天早上起来刚好能用。泡好的糯米会变得胖乎乎的,用手一捏就能捏碎,这样蒸出来才容易软糯。然后准备150克麦芽糖,100克白砂糖,麦芽糖是让麻糖有黏性和独特风味的关键,要是实在没有,也能用蜂蜜代替,但口感会稍微差一点。还有100克白芝麻,最好是生的,自己炒香比买现成的熟芝麻更有香味,另外再准备50毫升左右的清水就行。

把泡好的糯米淘洗干净,沥干水分后放进蒸笼里,蒸锅加水烧开,把蒸笼放上去,中火蒸40分钟。蒸的时候可以在蒸笼布上刷一层薄油,防止糯米粘在上面。蒸到一半的时候,掀开锅盖用筷子翻一下糯米,让它受热更均匀,避免下面的已经熟了,上面的还是硬的。等糯米蒸到用筷子戳进去没有硬芯,而且变得黏黏的,就可以关火了。把蒸好的糯米倒进一个大一点的盆里,稍微放凉两分钟,然后用擀面杖或者专门的捣泥器开始捣糯米。捣的时候要有耐心,顺着一个方向捣,把米粒捣成细腻的米团,捣得越久,米团的黏性就越好,后续和糖浆混合的时候也不容易散。捣好的米团盖上一块湿布,醒个10分钟,防止表面变干结皮。

趁着米团醒发的时间,我们来处理芝麻。锅里不用放油,把白芝麻倒进去,开小火慢慢炒。炒芝麻的时候一定要不停翻动,不然很容易炒糊,糊了的芝麻会发苦,影响整个麻糖的味道。大概炒个三五分钟,闻到芝麻的香味越来越浓,而且芝麻开始有轻微的爆裂声,颜色也变成了浅金黄色,就可以把芝麻盛出来,放在盘子里晾凉备用。接下来就是熬糖浆了,这一步是决定麻糖好不好吃的关键。锅里放入白砂糖和准备好的清水,开小火加热,用筷子轻轻搅拌,让白砂糖慢慢融化。等糖完全融化后,把麦芽糖倒进去,继续用小火熬,这时候就不要搅拌了,避免糖浆翻砂。熬的时候要盯着锅里的糖浆,观察它的状态,用筷子挑起一点糖浆,滴进冷水里,如果糖浆能迅速凝固,而且咬起来是脆脆的口感,那就说明糖浆熬好了,赶紧关火。

把醒好的米团倒进熬好的糖浆锅里,快速用铲子翻炒,让米团均匀地裹上糖浆。这个过程要快,因为糖浆凉了就会凝固,翻炒的时候能感觉到米团越来越黏,慢慢吸收掉锅里的糖浆。等米团和糖浆完全融合在一起,变得很有黏性的时候,把炒好的白芝麻倒进去,继续翻炒,让芝麻均匀地分布在米团里,每一块米团上都能裹上芝麻。然后把混合好的麻糖团倒在提前刷了一层薄油的案板上,手上也抹点油,防止粘手,把麻糖团揉匀,再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1厘米的长方形薄片。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让薄片的厚度一致,这样切出来的麻糖大小均匀,口感也一样。

擀好的麻糖薄片趁着还有点温度,用刀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,比如切成3厘米左右的正方形,或者切成小长条都可以。切的时候刀上也可以抹点油,这样切的时候不容易粘刀。把切好的麻糖放在盘子里,凉透后就可以吃了。凉透的麻糖变得软糯有嚼劲,每一口都能吃到香甜的糖浆和醇香的芝麻,味道一点不比外面卖的差。很多人觉得麻糖难做,其实只要掌握好泡米的时间、蒸米的火候和熬糖浆的状态,麻糖怎么做简单又好吃的问题就解决了。自己做的麻糖没有添加剂,用料实在,吃起来更安心。平时没事的时候做上一批,放在密封罐里保存,想吃的时候拿几块,无论是当作下午茶的小零食,还是给家里的孩子当点心,都特别合适。那股子香甜软糯的味道,总能让人想起小时候的美好回忆,简单的食材,却能做出最治愈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