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做好辣子鸡的关键在选料和火候,掌握细节就能做出黄嫩又好吃的口感。选肉优先选三黄鸡或本地仔鸡的鸡腿肉,比鸡胸肉更细嫩多汁,避免炒后干柴。回家后将鸡块用清水泡20分钟去血水,中途换两次水,既能去腥又让鸡肉颜色更干净透亮。泡好的鸡块需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,这样调料易入味且炸制时不会溅油。腌制时加料酒、生抽、盐、白胡椒粉抓匀静置10分钟,再放一勺玉米淀粉裹匀,淀粉能锁水并让炸后鸡肉金黄酥脆。炸制时分两步,先六成热油温中小火炸1分钟定型,表面泛黄后拨动至金黄酥脆捞出;再升油温至八成热复炸30秒,逼出多余油脂,让口感干爽、颜色更鲜亮,捞出后用吸油纸去油。炒配料时留少许底油,爆香姜蒜葱段,加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炒出香味,倒入炸好的鸡块大火快炒,加一勺白糖提鲜中和辣味,淋半勺生抽补色,最后撒熟芝麻和葱花即可。掌握选鸡腿肉、淀粉腌制、两次炸制控火候这些细节,不用复杂调料和专业厨具,就能做出外酥里嫩、金黄诱人的家常辣子鸡。

辣子鸡这道菜,打从记事起就是家里餐桌上的“硬菜担当”。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朋友小聚,端上一盘色泽金黄、香气扑鼻的辣子鸡,总能瞬间调动起所有人的食欲。但不少人自己在家做的时候,要么鸡肉炒出来发柴,要么颜色暗沉不够鲜亮,总达不到外面餐馆那种黄嫩可口的效果。其实想要做好辣子鸡,关键不在调料多复杂,而是在选料和火候上藏着小门道,今天就慢慢跟大家唠唠,怎么把家常辣子鸡做得黄嫩又好吃。

咱们做辣子鸡,选肉得挑对,这是口感和颜色的基础。很多人图方便买鸡胸肉,其实鸡胸肉太瘦,炒出来容易干柴,少了点油脂的香润。最好选三黄鸡或者本地仔鸡的鸡腿肉,带点皮下脂肪的部位最理想。鸡腿肉肉质细嫩,含水量适中,经过处理后既能保持鲜嫩口感,炸制时也更容易上色均匀。买的时候让摊主帮忙剁成小块,回家后先别急着腌,把鸡块放进清水里泡上20分钟,中途换两次水,这样能把里面的血水充分泡出来,不仅能去除腥味,还能让后续炒出来的鸡肉颜色更干净透亮,不会发暗。

泡好的鸡块捞出来,用厨房纸巾彻底吸干表面的水分,这一步可不能偷懒。水分控得越干,后续腌制的时候调料越容易入味,炸制时也不会因为水分多导致油温骤降,出现溅油或者鸡肉炸不透的情况。接下来就是腌制环节,往鸡块里加一勺料酒去腥,半勺生抽提鲜,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,用手抓匀后静置10分钟。等调料被鸡肉吸收得差不多了,再加一小勺玉米淀粉,继续抓匀,让每块鸡肉表面都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膜。这层淀粉就像“保护衣”,能锁住鸡肉里的水分,炸的时候还能让表面形成酥脆的外壳,同时让鸡肉颜色更金黄诱人,这也是辣子鸡怎么做黄嫩又好吃的关键一步。

炸鸡肉的火候把控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口感和色泽。先把锅烧干,倒入适量食用油,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转中小火,这时候把腌制好的鸡块逐个放进去,不要一下子全倒,避免鸡块粘在一起。刚下锅的时候不要急着翻动,让鸡肉先炸1分钟定型,等表面微微泛黄后再用筷子轻轻拨动,让每块鸡肉都能均匀受热。炸到鸡块表面金黄酥脆,用筷子能轻松扎透的时候,先把鸡块捞出来控油。这时候别急着关火,把油温升高到八成热,再把炸过一次的鸡块倒回锅里复炸30秒,这次复炸能让鸡肉里多余的油脂被逼出来,口感更干爽不油腻,颜色也会更加鲜亮。复炸完成后迅速捞出鸡块,放在吸油纸上吸干表面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觉得腻口。

炒配料的时候要突出香味,又不能掩盖鸡肉的鲜嫩。锅里留少许底油,油温五成热时放入姜片、蒜片和葱段爆香,接着加入一把干辣椒段和适量花椒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干辣椒,但要注意别炒糊,炒到辣椒颜色变深,香味飘出来的时候,把炸好的鸡块倒回锅里,转大火快速翻炒,让每块鸡肉都裹上调料的香味。这时候可以加一小勺白糖提鲜增味,中和一下辣味,再淋半勺生抽补色,翻炒均匀后撒上一把熟芝麻和葱花,一道香气四溢的辣子鸡就做好了。刚出锅的辣子鸡,鸡肉外酥里嫩,色泽金黄诱人,辣椒和花椒的香味渗透到每一丝鸡肉里,一口下去,鲜、香、麻、辣交织在一起,越吃越开胃。

其实做家常菜没有那么多严苛的规矩,关键是掌握住那些小技巧。比如选肉时尽量选带点脂肪的鸡腿肉,腌制时加淀粉锁水增色,炸制时分两次进行把控火候,这些细节做好了,就能轻松做出黄嫩又好吃的辣子鸡。平时周末在家,花上半个多小时,给自己和家人做上这么一盘辣子鸡,配上一碗米饭,或者搭配冰镇啤酒,都是满满的幸福感。不需要复杂的调料,也不用专业的厨具,用最家常的做法,就能做出不输餐馆的美味,这大概就是家常菜的魅力所在,而辣子鸡怎么做黄嫩又好吃的答案,就藏在这些简单的步骤和用心的细节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