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秋冬季节天儿一冷,就总想着喝点热乎乎的肉汤,炖上一锅羊羔腿骨再合适不过了。咱平常做这菜,不用追求啥花哨的技法,关键是把食材的本味炖出来,吃着暖心又暖胃。很多人觉得羊羔腿骨处理不好容易有膻味,其实只要步骤对了,炖出来的肉香能飘满整个楼道。
先说说选料,这可是做好羊羔腿骨的第一步。咱去菜市场买的时候,得挑那种新鲜的羊羔腿骨,最好是带着点瘦肉的,太瘦了炖出来不香,太肥了又腻。新鲜的腿骨颜色是淡粉色的,闻着没有异味,用手摸上去有点湿润但不粘手。要是能让摊主帮忙剁成块就更方便了,自己在家剁的话得用大点的刀,不然骨头太硬容易伤着刀。买回家的羊羔腿骨先别急着炖,得好好泡一泡,把血水泡出来,这一步能去掉不少腥味。找个大盆,把腿骨放进去,倒上凉水没过骨头,泡上两三个小时,中间记得换个两三次水,直到泡出来的水变清亮了就行。
泡好的羊羔腿骨接下来要焯水。锅里倒上凉水,把腿骨放进去,再扔几片姜、倒点料酒,开大火煮。水开了之后会浮起一层血沫,这些血沫要是不撇干净,炖出来的汤就会浑浊,还会有腥味。撇血沫的时候要耐心点,用勺子慢慢撇,撇完之后再煮个两三分钟,然后把腿骨捞出来,用温水冲干净表面的杂质。可千万别用凉水冲,不然肉遇冷会收缩,炖出来就不软烂了。
炖羊羔腿骨我喜欢用砂锅,砂锅保温性好,能让骨头慢慢炖透,味道也更浓郁。把焯好水的腿骨放进砂锅里,然后加足量的温水,水量要没过骨头,最好再高出两三厘米,因为炖的时候水会蒸发。接着放调料,几片姜、一颗八角、一小块桂皮、几粒花椒,要是喜欢吃点香料味的,还能加点香叶,但别放太多,不然会盖住羊肉本身的香味。然后放几片白萝卜,萝卜能吸油,还能让汤更鲜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炖,盖上锅盖,炖个两个半小时左右。炖的时候可别老开盖,不然香味都跑了,火候也得控制好,小火慢炖才能让肉质软烂脱骨。
快炖好的时候,就该调味了。先加点盐,盐别放太早,不然肉会变硬。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胡椒粉,要是喜欢吃辣的,还能放几个干辣椒。再炖个十分钟左右,让调料的味道融入进去。这时候掀开锅盖,香味一下子就冒出来了,羊羔腿骨炖得酥烂,用筷子一戳就能戳进去,肉轻轻一撕就下来。汤是奶白色的,看着就特别有食欲。
炖好的羊羔腿骨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搭配点配菜。比如切些香菜撒在上面,增香又好看;或者准备点蒜末、醋、生抽调个蘸料,蘸着肉吃,味道更丰富。我家孩子最喜欢用汤泡米饭,就着软烂的羊肉,能吃两大碗。有时候炖多了,第二天还能用来下面条,羊汤面的味道也特别棒。
其实做羊羔腿骨真没啥难的,就是得有耐心,慢慢炖。不用放那些复杂的调料,简单的几样就能把它的鲜味激发出来。秋冬季节,一家人围在一起,喝着热汤,吃着香嫩的羊肉,心里暖烘烘的。这种家常的味道,虽然没有饭店里的精致,但却充满了烟火气,吃着也踏实。要是你也喜欢吃羊肉,不妨试试这个做法,保证你吃了还想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