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一碗热乎的羊杂汤下肚,浑身都能暖起来。很多人在家做羊杂汤,总觉得汤色不够白,味道也差点意思,要么膻味重,要么羊杂吃着发柴。其实想做好这道汤,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巧,关键在细节上多下点功夫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家常羊杂汤的做法,看看羊杂怎么做汤更白又好吃。
首先得从选材说起,新鲜的羊杂是汤好喝的基础。最好是选刚处理好的羊心、羊肝、羊肚、羊肠这些部位,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,一般羊肚和羊肠多一点,汤的口感会更丰富。要是买不到新鲜的,冷冻羊杂也可以,但解冻后一定要多泡几遍水,把里面的血水和杂质泡出来。很多人做的羊杂汤有腥味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期泡发不到位。泡羊杂的时候可以在水里加一勺料酒或者几片生姜,这样能提前去除一部分膻味,泡的时间至少要两小时,中间记得换几次水,直到泡羊杂的水变得清澈为止。
泡好的羊杂下一步就是焯水,这一步也不能马虎。冷水下锅,把羊杂放进去,再加入几片生姜、一段葱段和适量的料酒。大火烧开后,会看到锅里浮起一层浮沫,这些浮沫都是羊杂里的血水和杂质,一定要撇干净,不然汤会浑浊,味道也会受影响。撇完浮沫后,再煮个三五分钟,就可以把羊杂捞出来了,捞出来后不要直接下锅煮,先用温水冲洗一下表面残留的浮沫,这样处理过的羊杂才干净清爽,没有异味。
接下来就是让羊杂汤变白的关键步骤了。准备一口铁锅,锅里放适量的猪油或者羊油,油热后放入几片生姜和葱段煸炒出香味,然后把焯好水的羊杂倒进去翻炒。这里要注意,一定要用大火快速翻炒,把羊杂表面的水分炒干一点,让羊杂的油脂充分释放出来。炒到羊杂表面有点微黄的时候,就可以加入足量的热水了,记住一定要加热水,不能加冷水,加冷水会让羊杂的蛋白质突然收缩,不仅汤不容易变白,羊杂的口感也会变老。加好热水后,大火烧开,然后转中小火慢慢煮,煮的过程中不要盖锅盖,让汤里的膻气能散出去一部分。大概煮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,汤就会慢慢变成奶白色,而且越煮越浓,这时候羊杂也变得软烂入味了。
调味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,不需要加太多复杂的调料,以免掩盖了羊杂本身的鲜味。可以先加适量的盐,然后放一点白胡椒粉,白胡椒粉不仅能提鲜,还能去除膻味。喜欢吃辣的可以加点辣椒油或者小米辣,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和香菜,一碗香喷喷的羊杂汤就做好了。要是觉得汤的鲜味还不够,可以加点鸡精或者味精,但其实新鲜的羊杂煮出来本身就很鲜,不加也没关系。有些人还喜欢在汤里加点萝卜或者粉丝,萝卜能吸收羊杂的膻味,让汤更清爽,粉丝则能增加饱腹感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。
其实羊杂怎么做汤更白又好吃,总结下来就是选材新鲜、处理干净、炒香加开水、大火慢煮这几个要点。很多人做不好,往往是在某个细节上偷懒了,比如泡羊杂的时间不够,或者焯水时没撇干净浮沫,又或者加了冷水。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好了,在家也能做出和外面餐馆一样好喝的羊杂汤。秋冬的早晨,或者晚上下班回家,盛一碗热乎的羊杂汤,喝一口汤,吃一口羊杂,暖心暖胃,舒服极了。而且羊杂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,适量食用对身体也有好处,是秋冬季节不可错过的一道美食。
另外,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羊杂汤更美味。比如在煮羊杂的时候,可以放一两颗山楂或者几片陈皮,山楂能让羊杂更容易软烂,陈皮则能去除膻味,增加一丝清香。要是买的羊杂比较肥腻,煮的时候可以撇掉表面的浮油,这样汤喝起来就不会太油腻。还有,羊杂汤做好后最好现做现喝,不要放太久,放久了汤的鲜味会流失,羊杂的口感也会变差。要是一次吃不完,剩下的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,下次加热的时候最好用砂锅加热,这样能保持汤的香味和口感。
现在大家应该知道羊杂怎么做汤更白又好吃了吧,其实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来,注意那些小细节,就能做出一碗汤色奶白、味道鲜美的家常羊杂汤。下次有空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下,给家人带来一份温暖和美味。毕竟美食的魅力就在于亲手制作的过程,以及分享时的快乐,一碗简单的羊杂汤,也能承载满满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