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最惦记的就是一锅热乎乎的莲藕汤。端起汤碗,看着里面粉粉嫩嫩的莲藕块,喝一口鲜醇的汤,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,浑身都舒坦。不过好多人在家做莲藕汤,要么莲藕炖出来发柴不粉,要么汤味寡淡不够鲜,其实想做好这道家常汤品,关键都在细节里。怎么做莲藕汤粉嫩又好吃,说难不难,但得把每一步都做扎实了,才能炖出那锅让人回味的汤。
首先得选对莲藕,这是汤品成功的基础。市面上的莲藕分粉藕和脆藕,要做汤就得选粉藕。怎么分辨呢?粉藕一般个头粗壮,表皮颜色偏深,带着点泥土的质朴感,摸起来不是特别光滑,藕节之间的距离比较短。要是拿起来轻轻敲一下,声音会有点闷,不像脆藕那么清脆。还有个小窍门,看藕孔,粉藕通常是七孔的,脆藕多是九孔。买的时候别贪亮,那些洗得干干净净、表皮发亮的反而可能经过处理,带着泥土的新鲜莲藕才更靠谱。要是能碰到刚从田里挖出来的,那更是再好不过,炖出来的莲藕肯定粉糯香甜。
选好莲藕接下来就是处理环节,这一步可不能马虎,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口感,还容易让莲藕发黑。先把莲藕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,然后用刮皮刀去皮,刮的时候要顺着藕的纹理,这样能刮得更干净,也不容易把藕肉刮掉太多。去皮后的莲藕要马上放进清水里浸泡,不然接触空气久了就会氧化发黑。如果想让莲藕颜色更粉嫩,可以在清水里加几滴白醋或者放一小勺盐,这样能有效抑制氧化。切莲藕的时候也有讲究,要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,这样炖的时候受热均匀,不会有的熟烂有的还没入味。切好的莲藕继续放回加了醋的清水里浸泡,直到准备煲汤的时候再捞出来沥干水分。
煲汤的食材搭配也很重要,常见的有排骨莲藕汤、筒骨莲藕汤,也有人喜欢加玉米、胡萝卜一起炖,增加甜味和营养。不管选哪种肉类,都要先焯水去血沫。把排骨或筒骨放进冷水锅里,加几片姜片、一段葱段,再倒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,这些浮沫都是血水和杂质,不撇掉会影响汤的口感和清澈度。焯水后的肉类要用温水冲洗干净,不能用冷水,不然肉质会紧缩,炖出来口感发柴。准备一口砂锅,砂锅里炖出来的汤味道更浓郁,把焯好水的肉类放进去,加入足够的开水,水量要一次加足,中途最好不要再加水,要是实在需要加,也要加热水。然后放入几片姜片、一段葱段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。
什么时候放莲藕是个关键问题,放早了容易炖得太烂,不成形,放晚了又不够粉糯。一般来说,肉类炖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后再放莲藕比较合适。这时候肉类已经炖出了一些油脂和鲜味,汤也变得浓稠了一些,加入莲藕后继续用小火慢炖。炖莲藕的时候不要盖紧锅盖,留一条小缝,这样可以让汤里的一些腥味散发出去,也能让莲藕更好地吸收汤汁的鲜味。炖的过程中可以偶尔搅拌一下,防止莲藕粘在锅底。如果喜欢吃更粉的莲藕,可以多炖一会儿,但要注意观察,别炖到一夹就碎。要是加玉米和胡萝卜,可以在莲藕炖了二十分钟后再放,因为这些食材相对容易炖熟。
调味方面要遵循“清淡鲜醇”的原则,莲藕本身就带有甜味,肉类也有鲜味,所以不需要加太多调味料。盐要最后放,在汤快炖好前十分钟左右再加盐,这样既能让盐味均匀,又不会让肉类和莲藕的口感变硬。有些人喜欢加鸡精或味精提鲜,其实炖得好的莲藕汤本身鲜味就很足,不加也没关系,要是实在想加,也要少放,避免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。炖好后可以撒少许葱花或香菜点缀一下,增加香味和色彩,但不要放太多,以免喧宾夺主。
做好的莲藕汤,汤头奶白浓郁,莲藕块粉粉嫩嫩,用筷子夹起来能看到拉丝的质感,入口即化,带着淡淡的甜味和肉香。喝一口汤,鲜而不腻,暖到心里。有时候炖上一大锅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你一勺我一勺,不知不觉就能喝掉大半锅。怎么做莲藕汤粉嫩又好吃,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就是选对食材、处理得当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。这些都是家常做饭的小细节,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一道菜的成败。只要多做几次,慢慢摸索,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法,炖出那锅让家人念念不忘的莲藕汤。
记得有一次,妈妈炖了莲藕排骨汤,那天我特意早点回家,刚进家门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。走进厨房,看到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莲藕块在汤里翻滚,颜色粉嫩诱人。妈妈盛了一碗给我,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,那味道瞬间唤醒了味蕾,莲藕粉糯香甜,排骨炖得酥烂脱骨,汤里满是食材本身的鲜味。那一刻突然觉得,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喝上一碗家里炖的热汤。其实美食就是这样,不需要多么华丽的食材和复杂的做法,用心去做,把简单的食材做好,就是最动人的味道。就像这道莲藕汤,简单家常,却藏着最朴实的温暖,让人不管走多远,都惦记着这份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