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家做饭时,最头疼的就是肉做出来又老又柴,咬起来费劲,明明买的肉挺新鲜,却总做不出饭店里那种又好吃又嫩又滑的口感。其实啊,想要肉做得鲜嫩滑口,关键不在于厨艺有多高超,而是掌握几个简单的小技巧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搞定。毕竟咱们在家做饭,图的就是吃个顺口,肉要是做得鲜嫩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就着馒头,都能多吃两碗。
首先得选对肉的部位,不同部位的肉质地不一样,做法也得跟着变。就拿猪肉来说,里脊肉是猪身上最嫩的部位之一,脂肪少,肉质细腻,特别适合快炒或者做肉丝、肉片。要是想做炖菜,那选五花肉就没错了,肥瘦相间,炖出来油润不柴,入口即化。牛肉的话,牛里脊适合做牛排或者爆炒,牛肋条适合炖煮,而牛腩则适合做咖喱或者红烧。羊肉选羊腿肉,嫩度够,腥味也相对小一些。选肉的时候还要注意看新鲜度,新鲜的肉颜色鲜亮,猪里脊呈淡粉色,牛肉是深红色,用手摸上去有弹性,按下去能很快回弹,这样的肉基础条件好,做出来才更容易又好吃又嫩又滑。
选好肉之后,腌制这一步可不能省,它是让肉变嫩的关键。拿炒肉丝来说,切好的肉丝放在碗里,加一勺料酒去腥,少许生抽调味,要是喜欢带点甜味,也可以加一点点糖提鲜。然后放一勺淀粉或者半个蛋清,用手抓匀,让每根肉丝都裹上一层薄薄的浆,这层浆就像给肉穿上了一层保护衣,在炒的时候能锁住肉里的水分,不容易老。如果是牛肉,还可以加一点食用油抓匀,不仅能防粘,还能让肉质更滑嫩。腌制时间不用太长,一般十分钟左右就够了,时间太长反而会让肉的口感变差。要是做炖肉,腌制可以简单一些,用盐、姜片、料酒抓匀腌一会儿,既能去腥,也能让肉提前入点味。按照这个方法腌制出来的肉,不管是炒还是滑油,都能保持鲜嫩的口感,离又好吃又嫩又滑的目标就近了一大步。
烹饪火候和手法也是重中之重,不同的做法火候要求不一样。炒肉的时候,很多人习惯等油烧得冒烟了再下肉,其实这样很容易把肉炒老。正确的做法是,油温烧到六成热,也就是油面开始冒小泡,用筷子放进去周围会有细小气泡的时候,就把腌制好的肉放进去,用筷子快速滑散,让肉受热均匀,等肉变色之后就先盛出来。这时候肉只是半熟状态,然后炒配菜,配菜快熟的时候再把肉倒回去翻炒均匀,加少许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。这样炒出来的肉,外面微微有点焦香,里面却特别嫩,比如青椒肉丝、蒜苔炒肉都能用这个方法,青椒脆嫩,肉丝也不会柴,吃起来就特别香。
炖肉虽然时间长,但也有技巧能让肉嫩。炖肉之前可以先把肉焯水,冷水下锅,加姜片、料酒、葱段,大火煮开后会煮出很多浮沫,这些浮沫是肉里的血水和杂质,一定要撇干净,然后捞出肉用温水冲洗干净,不能用冷水,不然肉遇到冷水会收缩变硬。炖的时候要用热水,一次性加足,中途不要随便加水,要是实在需要加,也要加热水,不然温度骤降会让肉的蛋白质凝固,变得紧实柴硬。炖肉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山楂或者萝卜,山楂里的果酸能帮助分解肉的纤维,让肉更容易炖烂,萝卜则能吸收肉的腥味,让汤更鲜美。比如红烧肉,焯水后炒出糖色,加热水没过肉,放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几片山楂,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左右,肉就会变得软糯入味,用筷子一夹就能夹烂,入口即化,肥而不腻,也是又好吃又嫩又滑的口感。
蒸肉也是保持鲜嫩的好方法,因为蒸的温度相对温和,能最大程度保留肉的水分和营养。比如做清蒸肉片,把里脊肉切成薄片,用淀粉、生抽、少许盐、几滴香油腌制后,铺在盘子里,放上姜片、葱段,上锅蒸十分钟左右,具体时间要看肉片的厚度,薄一点的七八分钟就够了。出锅后把姜片葱段挑出来,淋上少许蒸鱼豉油,再撒点葱花,这样做出来的肉片特别嫩滑,味道也很清淡鲜美,适合老人和小孩吃。要是喜欢重口味一点,还可以做粉蒸肉,把肉用腐乳、生抽、料酒腌制后,裹上蒸肉粉,放在土豆或者南瓜上面蒸,蒸好后肉香浓郁,肉质也很嫩,下面的蔬菜吸收了肉的油脂,也变得特别好吃。
除了这些大的技巧,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能让肉更嫩。比如切肉的时候要注意纹理,不管是猪肉还是牛肉,都要逆着纹理切,也就是刀和肉的纹理呈90度角,这样能切断肉的纤维,吃起来就不会塞牙,口感也更嫩。要是肉比较老,比如牛腱子肉,可以用刀背拍一拍,或者用松肉锤敲一敲,破坏肉的纤维结构,这样处理后再烹饪,肉也会变得更嫩。另外,烹饪过程中不要过早放盐,盐会让肉里的水分流失,导致肉质变柴,炒肉的话最后和肉一起放,炖肉可以在快炖好前半小时左右放盐。还有炒肉的时候可以加少许水,盖上锅盖焖几十秒,利用蒸汽让肉受热更均匀,也能保持水分,让肉更嫩。把这些小技巧都掌握了,不管是做什么肉菜,都能轻松做出又好吃又嫩又滑的口感,让家人每次都光盘,再也不用羡慕饭店里的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