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开口笑,不少人都会想起小时候过年时的热闹场景,金黄油亮的小面团,炸好后裂开一道小口,像在咧嘴笑似的,咬一口又软又香,带着芝麻的醇厚和面团的清甜,是很多人记忆里的经典点心。不过自己在家做开口笑,总容易遇到要么硬邦邦咬不动,要么开口不明显,要么口感发柴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好开口笑又软又好吃,关键就在食材搭配和制作步骤的细节里,今天就来分享一套家常又实用的做法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跟着学会。
先说说食材的选择,这是决定开口笑口感的基础。面粉得选中筋面粉,这种面粉蛋白质含量适中,做出来的面团既有一定的筋性,炸后又不会过硬,要是用低筋面粉,口感容易发黏,高筋面粉则会太有嚼劲,都达不到又软又好吃的效果。酵母要选活性干酵母,用之前最好先激活一下,取30度左右的温水,加入一小勺白糖,把酵母放进去搅拌均匀,静置5分钟,看到水面泛起细小的泡沫,就说明酵母活性很好,可以用了。糖的用量也有讲究,一般500克面粉搭配80-100克白糖比较合适,糖不仅能调味,还能帮助面团发酵和上色,要是喜欢甜一点的可以稍微多放一点,但也别太多,不然炸的时候容易糊。油脂方面,用普通的食用油就行,比如菜籽油、大豆油,加一点油能让面团更滋润,炸出来的开口笑也更软乎。还有芝麻,最好选白芝麻,颗粒饱满的,洗干净晾干备用,这样粘在面团上不容易掉。
接下来是和面的步骤,这一步要耐心揉匀。把中筋面粉倒在案板上,中间挖个小坑,放入激活好的酵母水、白糖和适量食用油,然后慢慢把周围的面粉往中间扒拉,边扒拉边用手搅拌,形成絮状面团。接着开始揉面,揉的时候要用力,把面团里的空气揉出来,一直揉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,不粘手也不粘案板为止,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,温度控制在28-30度最好,比如可以放在烤箱里,里面放一碗温水,或者放在暖气片旁边。醒发时间大概1-1.5小时,具体要看面团的状态,等面团发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戳一个洞,洞不塌陷也不回缩,就说明醒发好了。醒发好的面团不能直接用,要先放在案板上揉一揉,把里面的空气排出来,这样做出来的开口笑内部组织才会均匀,口感更软。
然后是制作生坯,这一步要注意形状和芝麻的粘连。把排气后的面团搓成长条,再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10克左右,差不多是乒乓球的一半大小。把每个小剂子用手搓成圆形,搓的时候要用力均匀,让面团表面光滑。接着准备一碗清水,把搓好的小圆球放进清水里蘸一下,稍微沥干水分,再放进白芝麻碗里滚一圈,让小圆球表面均匀地裹上一层白芝麻。裹好芝麻后,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这样芝麻就不容易在炸的时候掉下来,按压的时候力度要轻,别把面团按扁了,保持圆形就好。把所有的小剂子都做成裹满芝麻的生坯,然后放在案板上,盖上湿布静置15分钟进行二次醒发,二次醒发很重要,能让生坯在炸的时候更好地开口,而且口感也会更软,要是省略这一步,炸出来的开口笑可能开口不明显,还会有点硬。
最后是油炸环节,这是决定开口笑外观和口感的关键。锅里倒入适量食用油,油的量要能没过生坯,油温烧到五成热的时候,就可以把二次醒发好的生坯放进锅里了。五成热的油温怎么判断呢?可以用筷子蘸一点面糊放进油里,如果面糊周围有细小的气泡冒出,而且能慢慢浮起来,就说明油温差不多了。放生坯的时候要一个一个放,别一下子放太多,以免生坯粘在一起。炸的时候要用小火慢慢炸,让生坯内部充分受热,慢慢膨胀开口。在炸的过程中,要用筷子轻轻拨动生坯,让生坯受热均匀,颜色也能均匀上色。等生坯炸到表面金黄,开口明显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了,关火后再用漏勺把开口笑捞出来,放在吸油纸上沥干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不会太油腻。刚炸好的开口笑有点烫,别着急吃,等稍微放凉一点,口感会更软更好吃。
按照这个方法做出来的开口笑,金黄诱人,开口自然,咬一口下去,外面带着芝麻的香脆,里面却又软又糯,甜而不腻,越吃越香。其实开口笑怎么做又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主要就是食材选对,步骤做细,尤其是醒发和油温的控制,只要掌握好这几点,在家就能做出和小时候味道一样的开口笑。平时闲暇的时候,自己动手做上一盘,无论是当零食还是招待客人,都是不错的选择,看着家人朋友吃得开心,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。而且自己做的开口笑,食材都是自己选的,干净卫生,吃起来也更放心,比外面买的要健康很多。
可能有人会问,要是没有中筋面粉,用普通的家用面粉可以吗?其实家里平时用来做馒头包子的面粉大多就是中筋面粉,所以完全可以用。还有酵母的用量,500克面粉用5克左右的酵母就够了,不用太多,不然会有酵母的味道。另外,炸开口笑的时候,油温一定不能太高,要是油温太高,外面很快就炸糊了,里面还没熟,口感就会变差。要是油温太低,生坯放进去会沉在锅底,容易粘在锅上,也炸不出好看的形状。所以炸的时候一定要耐心,小火慢炸,多观察生坯的变化。只要按照这些细节来做,相信你也能做出又软又好吃的开口笑,让这道经典的点心成为家里餐桌上的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