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干饼是餐桌上常见的家常主食,外皮酥脆、内里松软,配粥或小菜都合适,想要做出又薄又好吃的干饼,关键在细节把控。

做干饼需准备中筋面粉(500克)、温水(250毫升左右,30-40摄氏度)、盐(5克左右),喜欢香味可加白芝麻或黑芝麻,还有少许食用油。和面时,面粉中挖坑放盐搅匀,慢倒温水搅成絮状,再顺一个方向揉至“三光”(盆光、手光、面光),之后盖保鲜膜或湿纱布在温暖处醒面30分钟,让面筋松弛,方便后续擀薄。

醒好的面团分成50克左右的小剂子,揉圆按扁后擀制,要从中间向四周均匀用力,擀到一定厚度刷薄油、撒芝麻,再轻擀让其附着,最终擀至2毫米左右厚,太薄易破、太厚不酥脆。烙饼用平底锅或电饼铛,锅烧热后不放油放入饼坯,中小火烙至一面鼓小泡、微黄就翻面,另一面也烙至微黄鼓起后,表面刷薄油再翻面烙十几秒,两面金黄酥脆即可出锅,刚烙好的干饼别叠放,放晾架稍晾更香脆。

不少人擀不薄干饼,多因醒面时间不足或擀制力道不均,回缩厉害可再醒5分钟;烙饼火候也关键,中小火最合适,要勤翻面保证受热均匀。除原味,还能加葱花做葱花干饼、撒椒盐做椒盐干饼,只要掌握“醒面到位、擀制均匀、火候适中”,就能做出美味干饼,其家常滋味让人感受生活的踏实温暖。

干饼是很多人餐桌上常见的主食,刚出锅的干饼外皮酥脆,内里松软,咬一口满是麦香,不管是配粥还是就着小菜都特别合适。不少人在家尝试做干饼时,总容易遇到饼厚、口感扎实或者不够香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出又薄又好吃的干饼,关键在细节上把控好,从面粉的选择到烙制的火候,每一步都有小讲究。

首先得准备合适的材料,做干饼用普通的中筋面粉就可以,这种面粉筋度适中,做出来的饼既有嚼劲又不会过硬。一般来说,500克面粉搭配250毫升左右的温水比较合适,水温大概在30到40摄氏度,用手摸起来不烫为宜,这样的水温能更好地激活面粉中的蛋白质,让面团更有延展性。另外,还需要5克左右的盐增加底味,要是喜欢吃有香味的,可以再准备一小把白芝麻或者黑芝麻,还有少许食用油用来刷饼。

接下来是和面的步骤,把面粉倒在干净的盆里,中间挖一个小坑,放入盐搅拌均匀,然后慢慢倒入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等盆里没有干面粉了,就可以下手揉面,揉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,像我们平时说的“三光”状态,也就是盆光、手光、面光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者湿纱布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面,醒面时间大概30分钟,醒面能让面团里的面筋得到松弛,后续擀饼的时候就不容易回缩,也更容易擀得薄。

醒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,不用再揉,直接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50克左右,像鸡蛋那么大就可以。把每个小剂子揉圆,用手掌按扁,然后用擀面杖开始擀制。擀饼的时候要注意技巧,不能只擀中间,要从中间向四周擀,力道要均匀,这样饼才能擀得厚薄一致。擀到一定厚度后,可以在饼坯上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撒上少许芝麻,然后用擀面杖再轻轻擀几下,让芝麻和油更好地附着在饼上,也能让饼坯更薄一些,一般擀到2毫米左右的厚度就差不多了,太薄容易烙破,太厚口感就不够酥脆。

烙饼的锅最好用平底锅或者电饼铛,先把锅烧热,不用倒油,直接把擀好的饼坯放进去。中小火烙制,等饼的一面慢慢鼓起小泡,颜色变成微黄时,就可以翻面了。翻面后继续烙另一面,同样烙到微黄鼓起。这时候可以在饼的表面再刷一层薄油,这样能让干饼的外皮更酥脆,刷完油后再翻面烙十几秒,让油渗透进去,两面都烙到金黄酥脆就可以出锅了。刚烙好的干饼不要马上叠放在一起,不然热气会让饼变软,失去酥脆的口感,可以放在晾架上稍微晾一下,这样吃起来更香脆。

很多人做干饼时容易出现擀不薄的情况,大多是因为醒面时间不够或者擀饼时力道不均匀。要是醒面时间短,面团的面筋没有充分松弛,擀的时候就会有回缩力,很难擀薄,所以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醒面时间。另外,擀饼的时候如果感觉面团回缩厉害,可以把饼坯再放回盆里醒5分钟再擀。还有烙饼的火候也很关键,火太大容易外面烙糊了里面还没熟,火太小烙出来的饼不酥脆,所以中小火是最合适的,还要注意勤翻面,让饼受热均匀。

除了基础的原味干饼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做一些变化,比如在和面的时候加入少许葱花,做成葱花干饼,香味会更浓郁;或者在擀饼时撒上一些椒盐,做成椒盐干饼,咸香可口。不管是哪种口味,只要掌握了“醒面到位、擀制均匀、火候适中”这几个要点,就能做出又薄又好吃的干饼。每次烙好的干饼,家里人都抢着吃,搭配一碗小米粥,再炒个简单的青菜,就是一顿暖胃又满足的家常饭。

做干饼其实没有那么复杂,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工具和材料,只要多尝试几次,掌握好每个步骤的细节,就能轻松做出媲美外面卖的干饼。有时候周末在家,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,烙上一摞干饼,放凉后密封保存,接下来的两三天早餐都有着落了。咬一口自己做的干饼,酥脆的外皮带着麦香,越嚼越有味道,这种家常的美味,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踏实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