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村里馍是家家户户常见的家常主食,做法实在且不复杂。做村里馍选面是基础,常用普通中筋面粉,自家磨的新麦面粉麦香更浓,选面时可通过攥握判断干燥度、观察颜色选乳白色带微黄的,一家三口准备三斤面粉即可。和面有窍门,面粉中挖坑放酵母粉和白糖,用不烫手背的温水搅拌成絮状后揉面,需揉到“三光”状态,再盖湿布于温暖处醒发,夏约一小时、冬约两小时,面团发至两倍大且戳洞不塌不回弹就好。醒好的面团要排气,倒案板撒干面粉揉至无大气孔,搓长条切一两重的面剂子,逐个揉成收口朝下的圆形馍坯,盖湿布二次醒发二十分钟至胖乎乎、轻飘飘。蒸馍用老铁锅,锅底添足水放刷油蒸篦,馍坯留空隙摆好,大火烧开转中火蒸二十分钟,期间别开盖,熟后焖五分钟再开盖。刚蒸好的馍麦香浓郁,外皮有嚼劲、内里松软,看馍底“肚脐”可判断口感,还能加葱花盐或红糖换口味。村里馍好吃的关键在于用心,无需复杂调料和高端工具,即便初次做失败,多试几次就能掌握,其实在家常的特点承载着村里人的生活记忆与烟火气息。

在村里,馍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,家家户户都会做。小时候最盼着的就是灶台上蒸馍的时刻,那股子麦香混着热气从锅盖缝里钻出来,勾得人直咽口水。其实村里馍做法没那么复杂,讲究的是食材实在和手上的巧劲儿,今天就跟着咱村里人的法子,说说村里馍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。

做村里馍,选面是第一步,也是基础。村里人选面不挑那些花里胡哨的,就用普通的中筋面粉,要是能买到自家磨的新麦面粉就更好了,那股子新鲜的麦香味是市售面粉比不了的。选面的时候抓一把在手里攥一攥,松开后面粉能自然散开,说明干燥度够;再看看颜色,呈乳白色带点微黄的是好面粉,太白的反而可能加了过多添加剂。一般一家三口做一次馍,准备三斤面粉就差不多,够吃两顿的。

和面是个技术活,但掌握窍门就简单。先把面粉倒在大瓷盆里,正中间挖个小坑,放上两勺酵母粉,再加点白糖,白糖能帮助酵母发酵,还能让馍的口感更香甜。然后用温水和面,水温很关键,不能太烫,不然会把酵母烫死,也不能太凉,发酵慢。用手背试试水温,不烫手背刚刚好。边倒水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,这时候就可以下手揉面了。揉面要顺着一个方向,手掌心得带着劲儿,把面里的“劲儿”揉出来,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,盆光、手光、面光这“三光”标准就达到了。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,村里一般会放在灶台边,那里温度高,发酵快。夏天大概一个小时,冬天可能要两个小时,等面团发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戳个洞,洞不塌陷不回弹,就醒发好了。

醒好的面团要进行排气,这一步直接影响馍的口感。把发好的面团倒在案板上,撒点干面粉防粘,然后使劲揉,把面团里的气都揉出来。揉的时候能感觉到面团越来越紧实,直到切开面团里面没有大的气孔,排气就完成了。排气后把面团搓成长条,再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一两重,这样蒸出来的馍大小一致,受热均匀。切好的面剂子再逐个揉一遍,揉成圆形的馍坯,揉的时候要把收口朝下,这样蒸出来的馍表面光滑好看。揉好的馍坯放在案板上,盖上湿布二次醒发,这次醒发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二十分钟,等馍坯变得胖乎乎的,拿在手里轻飘飘的,就可以上锅蒸了。

蒸馍用的锅最好是老铁锅,锅底添上足量的清水,放上蒸篦,蒸篦上刷点食用油,防止馍粘在上面。把醒好的馍坯均匀地摆在蒸篦上,馍坯之间要留足够的空隙,因为蒸的时候馍还会膨胀,避免粘在一起。盖上锅盖,大火烧开,水开后转中火蒸二十分钟。这里有个小窍门,蒸的时候不要随便开盖,不然热气跑了,馍容易塌陷。时间到了之后先别开盖,焖五分钟再开盖,这样馍不会因为突然遇冷而收缩。开盖的瞬间,一股浓郁的麦香味扑面而来,一个个白胖的馍挺立在蒸篦上,看着就喜人。

刚蒸好的村里馍最好吃,趁着热乎劲儿咬一口,外皮有点嚼劲,里面松软香甜,满满的麦香在嘴里散开。村里人选馍有个习惯,喜欢看馍的“肚脐”,就是馍底部的收口处,要是收口紧实,说明揉面到位了,口感肯定差不了。有时候做馍的时候还会在馍表面划几刀,蒸出来后刀痕会裂开,像朵花一样,不仅好看,还能让馍受热更均匀。要是想换个口味,还可以在揉面的时候加点葱花和盐,做成葱花馍,或者加点红糖,做成红糖馍,都是村里常见的吃法。

其实村里馍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在于用心。没有复杂的调料,也没有高端的工具,就用最简单的食材和最朴实的手法,却能做出最暖心的美味。小时候奶奶做馍的时候总说,揉面要揉够劲儿,醒面要醒到位,蒸馍要守着锅,做饭和做人一样,急不得。现在自己做馍,才明白这话的道理。每次蒸出一笼热腾腾的馍,家里人围坐在一起吃,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村里的日子,简单又幸福。

要是第一次做没成功也别灰心,可能是酵母放少了,或者醒发时间不够,多试几次就能掌握窍门。村里的媳妇们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做馍,都是跟着老人慢慢学的,熟能生巧。有时候做的馍可能有点歪歪扭扭,不好看,但味道一点不差,这就是村里馍的特点,实在、家常。不管是配着炒菜吃,还是夹点酱豆,或者就着米汤喝,村里馍都能让人吃得满足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主食,承载着村里人的生活记忆,也藏着最纯粹的烟火气息。